慾望是前進的動力還是一切罪惡的源泉,其實就在一念之間

慾望是前進的動力還是一切罪惡的源泉,其實就在一念之間


一、據說神愛世人,但真希望他更偏愛我。我對慾望虔誠,對快樂虔誠,對自由也虔誠。我走過了很長的關於忍耐的道路,時常覺得自己精疲力竭,但總有力量支持我重新上路,其實那種力量僅來自於自身,一直的來源是我自己那一點點“志不在此”。人不是因為完整而孤獨的,卻確實是因為孤獨才完整的。

二、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慾望,是頹敗生活中的英雄夢想。——陳丹燕 《魚和它的自行車》

三、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我只想要一份簡單的愛情。在肉慾的懸崖裡磕磕絆絆,已經快要絕望。也許再也遇不到一個彼此喜歡,可以騎著單車一起笑的愛人了。

四、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滿足則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亞瑟.叔本華 《心理名言》

五、慾望是塊木頭,被做成柺杖,它就是善的,被做成木劍,它就是惡的。善惡與否,看的都是木匠——那個擁有著慾望的人。

慾望是前進的動力還是一切罪惡的源泉,其實就在一念之間

六、一個正常的人可能做到“無私”嗎? 絕對的無私,是不可能的。 人的每一個有意識的行為動作,可以分為自願和被強迫的。 被強迫的動作行為,是自私的。或是為了保命,或是被抓住了把柄,只好低頭,終歸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羽翼。 而自願的行為,便就是自私的。無論你是偷了電纜,亦或是拼了命在車輪前救下了一個孩子,都是自私的,前者是為了滿足自己亦或是飲酒,亦或是打遊戲氪金的慾望,後者是為了滿足自己對生命的愛。 不過啊,人的行為是不是真的無私,哪裡有那麼重要?一個人,只要懷著對對生命的敬重與愛,有顆樂於助人的心,便不是已經足以讓人稱讚了嗎?

七、慾望上頭的時候慾望與理智並存,理智回來的時候慾望熄火,但是下一次的時候還是慾望更勝一籌。

八、無休止慾望是可笑的,再強大的王朝,最終都被歷史淹沒,更何況一個幾十年壽命的素人呢?一切都會歸零,何不帶著歸零心態快樂活著呢?

慾望是前進的動力還是一切罪惡的源泉,其實就在一念之間

九、我們若要活得快樂,必須遵守古希臘人自我規範、節制與平和等原則。自我的慾望必須加以剋制,而平和的心境則可以幫助我們忍受痛苦。(伊比鳩魯學派)——喬斯坦·賈德 《蘇菲的世界》

十、並不存在所謂無慾無求的聖人,任何有思維的生物,都有慾望,哪怕是那修仙之人,也是有慾望的,他們渴望修行,嚮往西方極樂世界。但,慾望在鞭策這人們不斷前行

十一、我們的慾望常常如此:我們只有在慾望得到滿足後,意識到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在慾望滿足之前,我們並沒有意識到我們將付出的代價。問題並不在於我們真的不想要那些我們憧憬的東西,而是我們沒有真正瞭解我們慾望的本身。當然,這並不否認一個人因為將來發現自己要的東西並不是這個東西,就不能享受那些已經被滿足的慾望。——克里斯托弗·漢密爾頓 《挫折超圖解》

十二、這天地間,有太多人分不清慾望和理想,所謂佛魔之別,一念之間,就是這個道理。想要達到一個目的,若是腳踏實地,一步步積累,一步步在歷練和荊棘中蛻變。那這個目的就是理想。若是一心想著走捷徑,不惜將其他生命踏在腳下當登天的梯子,塗炭生靈,邪惡蒙心,那邊是慾望。

十三、人有的大欲望,飲食與男女。

當人生第一次在腦海裡天馬行空這兩個詞的時候,

可能你已不再是那個嬉戲的孩童,而是青蔥的少年;

當人生第一次毫無節制地索取這兩個詞的時候,

可能那個青蔥的少年也已經是從前,現在是蓬勃青年;

當人生第一次儒雅節制地品味這兩個詞的時候,

可能那個蓬勃的青年也已經走遠,到來已是穩重成年;

而當你人生最後一次熱烈且美好的回憶這兩個詞的時候,

想來那時候的生命不再青春,有的只是你我人生在歲月裡劃過的燦爛冰冷的尾焰!

慾望是前進的動力還是一切罪惡的源泉,其實就在一念之間

十四、你知道,慾望是什麼嗎?

生死根本,欲為第一,

餓了要吃,困了要睡,然後是金錢,名譽,地位……乃至幸福,都是人生而就有的慾念。

可是慾望如無法馴服的猛獸,一旦執念太深,奢求太多,愛也會成為束縛人的繩索,讓人氣悶無力,逃遁死亡……《慾望商店》

十五、男人有錢就變壞。是的,很多男人是這樣,不過,有錢就變壞的男人就算沒錢,也好不到哪裡去;女人沒錢就變壞。是的,有這樣的女人,不過,沒錢就變壞的女人,就算有錢,也不是好女人。

十六、看一個人今後的發展如何,就看一個人對慾望的自控能力。如果你可以控制你的飲食、睡眠、懶惰和抱怨的嘴!這本身就是一種強大。封閉的枯井,成就了青蛙;廣袤的草原,成就了野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