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作者 | 小柒

来源 | 旅者行游(lvzhexingyou)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也许是从读到这首诗开始,我就对江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象着那是怎样一个地方,让无数文人墨客对它不惜笔墨。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它从唐诗中走来,带着阳春的明媚带着烟雨的迷蒙,它从宋词中走来,带着白墙黛瓦的素雅带着小桥流水的飘逸......

那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那里“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那里“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在古代,江南曾经被中原称为扬越,后来随着中原汉族南迁,江南成为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地区,它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希望,随着历史的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在江南中,我独爱乌镇。

那是个头枕河中央,目随轻波泛的地方,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进人家,唤醒了新一天的乌镇。阳光照进青石板的小巷,让点缀的青苔变得鲜亮起来,走进其中,轻轻漫步,仿佛走进了历史的过往,畅想着江南烟雨中的种种韵事,也许还会想起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忍不住要把戴望舒的《雨巷》轻吟几句: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走上一座小桥,它定是有斑驳的桥身,因为它是历史的见证者,多少江南的诗词中都有它的身影,它是一个水乡的缩影,站在细水之上,静观着沧桑的巨变。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据载乌镇桥梁最多的时候达150多座,有百步一桥之说。但由于风雨侵蚀,船撞石坍,城镇改建,运河拓宽等原因,有的古桥已经消失了。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但即使这样,乌镇现在仍有相当数量的古桥,经过加固、修复、重建,目前仅西栅就有七十二座古桥,数量和密度均为国内罕见,堪称古桥博物馆。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在众多桥中,我独爱雨读桥,它是一座“廊桥”,在浙江乌镇的西栅景区,长不过十米,阔不足三步,南面邻碧水,北侧砌粉墙,顶上有盖,墙上有窗,横亘在昭明书院西侧不远的通顺河上。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雨读桥,光是名字就够美了,放佛一群学子从江南的烟雨中跑来,在这廊桥之中片刻休息,休息之余拿起诗书吟诵起来,“闻说向时湾下路,沿街不断读书声”,多么饱含诗意的一副“雨读图”。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在雨读桥的北面,隔河相望有一座三孔石平桥,那就是晴耕桥,与雨读桥遥相呼应。

”晴耕桥”和“雨读桥”,两桥相隔一条通顺河,演绎着“晴耕雨读”的故事。旧时喜欢读书的普通人家,有“晴耕度生涯,雨读伴寒窗”的说法,说的是晴天下地劳动,雨天在家苦读。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乌镇文化底蕴丰厚绵长,历史上乡里办学风气十分浓郁,一些农家子弟耕作之余,一遇雨天就聚集雨读桥上读书,因此雨读桥上就建有亭阁。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走下桥去,穿梭在乌镇的大街小巷,去亲身体会一下这里的生活。

徜徉在乌镇的小街上,蓝印花布,木雕竹刻,乌锦,丝棉,布鞋,篦梳,湖笔,红烧羊肉,白水鱼,姑嫂饼,熏豆茶,三珍酱鸡,杭白菊,乌镇臭豆干,乌镇定胜糕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乌镇名产更让人流连忘返。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走累了且坐一叶小船,轻轻划行,感受一下江南水乡的风韵。小船在水中摇曳着,激起阵阵涟漪,搅乱了水中倒影,抬头向前望去,两岸尽是白墙黛瓦的古建筑,那一刻真的仿佛是活在古代,如果是真的也没什么不好,活在江南活在乌镇,一切都是美的。

情醉江南,最美乌镇

乌镇,一个美的符号。

雅致 寂静

即刻出发,诗酒趁年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