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隊變前列貧困村變示範村 龍門藍田瑤族鄉上東村收穫金山銀山依然綠水青山

後隊變前列貧困村變示範村 龍門藍田瑤族鄉上東村收穫金山銀山依然綠水青山

上東村優美的村容村貌。 本報記者湯渝杭 攝

近年來,我市相繼啟動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開展“美麗鄉村”三大行動等,農村面貌不斷改善。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讓鄉村成為城裡人留戀、村裡人樂居的幸福家園。

龍門縣藍田瑤族鄉上東村,這個地處惠州最北端的小山村是省定貧困村。2016年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上東村實現了華麗蝶變,目前正在加快推進新農村示範村建設。

守住生態底線

站在村委會門前放眼望去,深灰色基座、瑤族特色圖騰、仿木紋色線條等上東村統一的房屋形制,充滿了少數民族的獨特美感。還有日漸完善的基礎設施,如2000平方米的村文化廣場、嶄新的衛生站、分散式汙水處理溼地、漂亮的鄉村旅遊廁所、太陽能路燈……

聊起這裡的生活變化,上東村的村民們笑逐顏開。56歲的劉瑞強是土生土長的上東村人,見證了上東村的變化。“變化很厲害,做夢也想不到上東村這麼漂亮了。以前路也不好,現在不僅有水泥路,綠化、衛生都很好了……”劉瑞強認為,上東村的新農村建設不是走過場,變化是實實在在的。

“村容村貌的改變不僅僅是眼前的,也是著眼於將來發展的。”市委辦駐村幹部、上東村第一書記劉豔軍說,上東村是龍門縣的飲用水源保護地,被列為禁養區和限採區。由於長期以來沒有主導產業,經濟發展相對滯後。

群山環抱,寒山河穿村而過,優質的溫泉在小河旁冒著水泡,百竹園鬱鬱蔥蔥……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和資源稟賦,成為上東村發展的優勢,村容村貌的改變則是崛起的基礎。

“整合用好政策資源、資金資源、行業資源和社會資源,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守住生態底線。”劉豔軍說,上東村努力做好“山”“水”“文”三篇文章,堅持以溫泉項目為龍頭,全力打造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遊主導產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上東村在打造溫泉項目時,堅持不開發資源,而是利用現有地表的自然溫泉、純天然的溫泉。

上演“三變三回鄉”

隨著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上東村吸引許多遊客前來。上東村的變化,也改變著村民們的思想。

“以前年輕、有文化的村民都出去了,現在有二三十個年輕人陸續回來了。”上東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軍文總結出上東村目前的蝶變——“三變三回鄉”,即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民,村民回村、項目回村、創業回村。

村民劉偉榮大學畢業後在廣州工作,前年回到村裡。“回到家鄉,看到家鄉發生巨大變化,幹勁挺足的。”劉偉榮回鄉從事靈芝種植,認為瑤鄉的靈芝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村裡變化很大,我們有信心帶動農戶銷售土特產。”去年6月,村民劉少娣牽頭組織上東瑤小妹生態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將上東村的大米、花生、筍乾等土特產整合包裝,農產品搖身一變成為旅遊產品,市場銷路也越走越寬。

為了給民族旅遊產業發展打好基礎,上東村在閒置的荒地上興建了瑤族風情的旅遊公園,長鼓、牛角、環廊、火狗、龍犬吉祥等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圖騰再現村內,也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舞火狗”、瑤族的手工藝品瑤織等進行價值挖掘和品牌打造……

昔日的貧困村,悄然蛻變“省級新農村示範村”,村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守得住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