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只问自由——读汪曾祺《西南联大中文系》

汪曾祺老先生在1988年写过一篇文章《西南联大中文系》。

今天再次读来,仍觉得这才是中文系该有的样子。

中文系该有怎样的样子?就有糖之感言:第一,无为而治。第二,独创性的见解。第三,超然的精神追求。

有糖不止一次读到汪曾祺的小说中有《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超功利的生活态度,接近庄子思想的率性自然的儒家思想对联大学生有相当深广的潜在影响。

无问西东,只问自由——读汪曾祺《西南联大中文系》

汪曾祺说:这种超越功力的生活态度,反而他们这群当时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依旧有丰满的精神,有篇文章不是说过吗,西南联大的一个学生居然在日军轰炸昆明时,依旧在图书馆里搅拌着自己的冰糖银耳粥。

真难以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气定神闲。

再来说说西南联大的中文系老师,不是千篇一律的传授知识,而是无围自主的教授学生的课。当然,自身必须要有极深的文学功底和文化修养。就像文中说道刘文典先生在课堂上会去骂一些老师:自己拿着注解讲课,让学生看没有注解的文章。有本事,你也别拿注解呀。

闻先生把自己在整张毛边纸上手绘的伏羲女娲图钉在黑板上,把相当繁琐的考证,讲得有声有色,非常吸引人。还有一堂“叫座”的课是罗庸(膺中)先生讲杜诗。罗先生上课,不带片纸。不但杜诗能背写在黑板上,连仇注都背出来。唐兰(立庵)先生讲课是另一种风格。他是教古文学的,有一年忽然开了一门“词选”,不知道是没有人教,还是他自己感兴趣。他讲“词选”主要讲《花间集》(他自己一度也填词,极艳)。他讲词的方法是:不讲。有时只是用无锡腔调念(实是吟唱)一遍:“‘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好!真好!”这首词就pass了。

无问西东,只问自由——读汪曾祺《西南联大中文系》

还有其他的,各种不同风格的老师所讲授不同的课时,所表现的状态。有糖真是羡慕。

近来很多网红教授,网友会说,又是别人家的老师。不能不感慨,听不到别人家的老师的精彩讲课,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他们的爱与风华,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只问自由——读汪曾祺《西南联大中文系》

【有糖写作课:与你一起写作、阅读,让生活有温度,让生命有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