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東北最高峰,天然植物寶庫,長江中下游最後的生態屏障

在浩浩蕩蕩川流不息的金沙江中下游右岸,屹立著一座險峻神奇的大山,它就是滇東北最高峰——藥山。它是雲南烏蒙山群體的一座名山,在昭通市巧家縣境內,主峰轎頂山海拔4041.6米,是烏蒙山群體的最高峰。因巧家縣境內共有20餘條河流發源於藥山注入金沙江,藥山又被稱為“巧家水塔”。遠眺藥山主峰,宛如一尊參禪打坐的大佛,當地群眾尊稱為神山。山頂與山腳兩重天,二三四月帶雪帽、八九十月飄雪花。

滇東北最高峰,天然植物寶庫,長江中下游最後的生態屏障

藥山史學上稱為木雅洛宜山,經過彝族史學的專家多年研究,認為藥山就是彝族六祖分支的發祥地;如今,大藥山下居住著漢、彝、苗、回、布依等多種民族,藥山對他們,不是神話和傳說,而是賴以生存的生命之山。

滇東北最高峰,天然植物寶庫,長江中下游最後的生態屏障

關於大藥山,當地流傳著這麼一個神話故事:多年前,在神山腳下的百姓遭受一種怪病,長期痛苦不堪,王母娘娘心繫民間疾苦,請示玉帝下派一位神仙拯救百姓於苦難,神仙到達此山後就地施法,點草成藥,讓當地百姓能夠永久上山採藥就醫,長期病魔纏身的百姓逐漸康復。後來,當地百姓為紀念這位救百姓於苦難的神仙, 就把此山命名為藥山。

滇東北最高峰,天然植物寶庫,長江中下游最後的生態屏障

作為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大藥山上生長著700多種名貴藥材和數十種稀珍花木,因此而聞名。每年端午節前後,數百畝杜鵑花開滿山腰,還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不少驢友和攝影家慕名而來,呼吸著原始森林的純淨氧氣,觀賞滿山遍野的綠林,山雄水秀,鳥語花香;野營、採藥、挖野菜、吃山珍,盡情享受大自然。

滇東北最高峰,天然植物寶庫,長江中下游最後的生態屏障

山腳以烏蒙冷杉為主,另有高山櫟、珙桐、紅豆杉,以及箭竹林等,多種藥材和野花在一棵棵常青樹的庇護下隨性成長,多種珍稀動物猶如修行的道士般躲在林中享受自由生命。山中有高等植物1406種,具有植物多樣性與稀有性,其中國家Ⅰ、Ⅱ級重點保護植物有22種。有中國特有植物攀枝花蘇鐵、急尖長苞冷杉、領春木、水青樹、連香樹、黃花草烏、烏蒙綠絨蒿等13種。保護區是多種植物的模式標本產地,如保護區特有植物有植物界“大熊貓”之稱的巧家五針松、巧家紫堇、巧家虎耳草、蕎麥地鼠尾、巧家繡線菊等22種。藥山是名不虛傳的野生藥材寶庫,已知的藥用植物共189個科的600屬的856種之多,主要保護天麻、杜仲、蟲草、貝母、大草烏、重樓、雪上一枝蒿等。其中菌類23種,地衣類7種,苔蘚類10種,蕨類56種,裸子植物15種,被子植物745種。具有動物物種多樣性,野生陸生脊椎動物有258種,隸屬4綱31目75屬,其中有國家Ⅰ、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獺、穿山甲、金錢豹、金貓、大靈貓、斑羚、麝等30種。

滇東北最高峰,天然植物寶庫,長江中下游最後的生態屏障

大藥山由於受北—東向構成控制發育成型,藥山走向近於北—東。西坡地勢陡峭,懸崖絕壁從兩江匯流的谷地中凌宵而起,柱地擎天,高不可攀。南坡地勢較為平緩,藥山自然保護區的主要林區,詭異瑰麗的高山岩溶景觀都集中在這一片。

滇東北最高峰,天然植物寶庫,長江中下游最後的生態屏障

大藥山上有100多個泉點清流不竭,各盡其妙。山中有被稱作“大龍潭”、“小龍潭”的兩個冰川湖。大龍潭面積20000多平方米,水深達30餘米。從大龍潭向南行約3公里便是小龍潭。小龍潭面積約14000平方米,水深5—6米。傳說,冰川湖有兩種靈異。一是,常有不知名的紅、綠色的小鳥各一隻棲息在臨湖的古柏上,每有樹葉、草莖飄落湖中,小鳥即飛銜而出;二是,如果有不安分的遊客肆意妄為往湖中拋石頭,頃刻間便狂風大作,雷雹交加。

滇東北最高峰,天然植物寶庫,長江中下游最後的生態屏障

大藥山主峰金頂山北,終年積雪,冰掛垂枝,銀裝素裹。 藥山之旅使你在時光的流動中走過亞熱帶、溫帶、寒溫帶;一日之行身歷春之溫煦,夏之火熱,秋風之蒼涼,冬雪之聖潔。

滇東北最高峰,天然植物寶庫,長江中下游最後的生態屏障

金沙江穿越藥山境內注入長江,讓藥山成為長江中下游最後一座高山,形成長江中下游最後的生態屏障。

滇東北最高峰,天然植物寶庫,長江中下游最後的生態屏障

“大藥山,實在高,白雲飄在半山腰;大藥山,真神奇,保護升為國家級;大藥山,多奇樹,生物多樣基因庫”。這是當地群眾對藥山的經典總結。

滇東北最高峰,天然植物寶庫,長江中下游最後的生態屏障

走進藥山,才發現一切美好的稱謂和榮譽,都無法形容她的美麗和神奇、豐富與多彩!

路線:巧家縣城—藥山鎮—大村—雞八卡—藥山—大村—巧家縣城

(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