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祕籍:兩款正宗的重慶牛油火鍋、毛肚火鍋實體店技術

重慶牛油火鍋

一提起重慶你會想到什麼?美女!一談到重慶美食,那必然是火鍋了!來到重慶除了逛一逛解放碑打一打望,欣賞一番洪崖洞的夜景,最主要就是找一家老火鍋店,正兒八經搓一頓重慶火鍋。

美食秘籍:兩款正宗的重慶牛油火鍋、毛肚火鍋實體店技術

重慶作為火鍋之都是火鍋的發源地,最初由碼頭縴夫船工的粗放飲食方式發展而來,原料多為附近屠宰場處理後丟棄的豬牛羊的下水(毛肚、鴨腸、黃喉等),以銅鍋或鐵鍋為器具,以水為湯,大火燒沸,就可以涮煮食物。其特色是邊煮邊吃,你可以任意選擇你喜歡的食物。

火鍋有幾種湯底,有清湯,菌湯,辣湯,鴛鴦鍋(一半清湯一半紅湯)。在重慶大家吃的最多的就是紅湯牛油火鍋,重麻重辣並有地道純正厚重的牛油香味(有可能外地人欣賞不了)。

談到這裡不少朋友可能會好奇牛油什麼?是怎麼煉製出來的呢

很多人以為牛油跟練豬油一樣,是從肥肉中提取,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牛油使用牛邊油(牛肉與內臟之間一層很厚的脂肪)煉製的,香味特別濃厚。

美食秘籍:兩款正宗的重慶牛油火鍋、毛肚火鍋實體店技術

【地道的牛油火鍋配方,純乾貨!必須收藏】

原料:牛油500g(注意購買正宗的,市場上有很多假貨注意辨別),色拉油1000g,郫縣豆瓣醬1000g,幹海椒500g,豆豉100g,大蔥500g,姜200g,冰糖50g,白酒10g,牛骨湯1500g,雞精50g,味精20g。

香料:花椒100g,桂皮3g,山奈3g,八角3g,草果2g,香果2g,香葉2g,靈草3g,排草2g,丁香2g,小茴香1g,大茴香2g,枝芝1g。

美食秘籍:兩款正宗的重慶牛油火鍋、毛肚火鍋實體店技術

製作方法:

1、把蔥切成大段、姜切成片。幹海椒入沸水中火煮2分鐘後撈起晾乾水分,用攪拌機打碎。

2、把牛油放到鍋中熔化燒至五熱時,下大蔥段150克和薑片70克中火炸成金黃色撈起(祛除牛油泡和異味)。

3、鍋內倒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下入大蔥段150克和薑片70克中火炸成金黃色撈起(為了增加油中的香味)。

4、把煉好的牛油中火加熱到五成油溫時,分三次下入幹海椒(用水煮過的幹海椒含水分,一次下入容易使油溢出鍋外),當海椒全部下進鍋中後立即改為小火不停地攪動,防止糊鍋,炒3分鐘後加入郫縣豆瓣醬和香料,小火慢炒至出香味(保持四成油溫)後下豆豉、冰糖再炒1-2分鐘加白酒、添入牛骨湯,加入雞精、剩餘的蔥段和薑片,中火煮10分鐘,最後用味精調味即可

這樣一鍋牛油火鍋低湯就製作完成了,其實步驟並不難,只要配齊各種香料拿捏好量的配比,控制好油溫和炒制時間就可以製作出來了!

重慶毛肚火鍋

重慶毛肚火鍋,用料、用味獨具特色。火鍋底料味重麻辣,即是在數九寒冬,食之也會渾身發熱。這種火鍋的另一特色是盛夏季節也同樣受歡迎。號稱“火爐”的山城重慶,

美食秘籍:兩款正宗的重慶牛油火鍋、毛肚火鍋實體店技術

盛夏酷暑季節,火鍋生意仍然長盛不衰。許多人吃得張嘴咋舌,揮汗如雨,仍然吃了一次想二次。一些聽見“麻辣”二字就生畏的人,偶然“冒險”一試,也會頻頻舉箸,大加讚賞。難怪“火鍋”店在全川各地比比皆是。

毛肚火鍋用料可多可少,但要葷素齊備,調味可濃可淡,視食者口味而定,但不能丟失麻辣風格。

南方各地火鍋名目繁多,諸如菊花火鍋、什錦火鍋、魚生鍋等等,皆堪 稱冬令佳餚。唯四川的“毛肚火鍋”與眾不同,四季皆宜,冬夏不衰。毛肚火鍋,據說早在清末民初就有。最初都在食攤上經營,攤主用大的銅鍋放置於攤子上,裡面煮滿腸肚,邊煮、邊售、邊吃,深受大眾歡迎。因為它是以牛肚(俗稱毛肚)為主料,所以調味考究,有麻辣鮮香的滷汁,食物多樣而嫩脆,可煮可燙,冬天邊煮邊吃滿頭大汗,津津有味,三伏天汗流浹背也舒服,較之其他火鍋,確實另有一番風味。所以“毛肚火鍋”遠近馳名,四方受用!

毛肚火鍋,有成都、重慶兩種風格。成都的毛肚火鍋如上所述,是泥爐小銅鍋,互不相識的人不共食;重慶的毛肚火鍋,爐子在桌子下,桌子中間有個大洞,上面安個大鍋,裡面分成若干格子,一人一格,素不相識的食者可共鍋共食。除冬季上市供應外,春秋,特別是盛夏也應市。食者汗流脊背,別有一番趣情和風味!

美食秘籍:兩款正宗的重慶牛油火鍋、毛肚火鍋實體店技術

用 料:

水牛毛肚1000克、牛肝500克、牛腰500克黃牛瘦肉500克、豬腦花250克、豬脊髓250克鱔片250克、雞血100克、鴨血100克豬肉100克、蒜苗100克、蓮花白100克金針菇100克、萵筍100克、蔥50克豌豆苗50克

調 料:

牛肉湯1250克、牛油200克、冰糖25克辣椒麵40克、料酒15克、姜米50克花椒7克、精鹽10克、永川豆豉40克醪糟汁100克、郫縣豆瓣醬125克、五香料1包

美食秘籍:兩款正宗的重慶牛油火鍋、毛肚火鍋實體店技術

制 法:

制滷水:用75克油,下鍋燒熱,加入豆瓣醬煸酥,下姜、五香料、花椒快速炒香,加入牛肉湯。燒開後盛入火鍋中置火上燒開,將以上除精鹽外的調料一齊下鍋,放在口火上煮開約10分鐘,將以上除精鹽外的調料一齊下鍋,放在中火上煮開約10分鐘,打淨浮沫。臨吃時,將火調旺上桌,並根據食者口味下鹽。

片生片:毛肚及千葉肚上,附有很多雜物,必須清洗乾淨。洗前將毛肚上的雜物抖盡,攤於案板上,將肚葉層層理伸,再用冷水反覆清洗至無草味時,切去肚門沿圈的"肚沿",撕去底板的油皮,以一張大葉和小葉為一連,順紋路切斷。再將每連葉子理順攤平,切成約1.7釐米寬的片,用冷水漂起。牛肝、牛腰和肉等,不論是豬肉或牛肉(背柳肉、梅子頭),均應片成片子(不宜切),片得越薄越好,還應片大張一點。雞、鴨血緊成血旺(加熱凝固),切用打成約兩指長和寬、0.5釐米厚的片子。鱔魚剮後去頭、剔骨、去內臟,橫劃成約4釐米長的片子。蔥、蒜苗切成6-9釐米長的節。蓮花白洗淨,取葉子撕成長片。豌豆苗去老莖,取嫩尖。金針菇洗淨,理齊。萵筍去皮,切條擺好。將上述各料分盤盛裝,圍在火鍋四周。

吃法:

臨吃時,將鱔魚片、腦花、脊髓先下鍋煮起。其它葷素生片隨吃隨燙。每人備麻油加雞蛋清味碟一個蘸食,碟內可加少許味精、鹽及蒜泥。肚、腰、肉片可碼水澱粉下鍋,更為滑嫩,但易渾湯,不宜多用。生片由食者自選,吃多少燙多少。

(注:以上是毛肚火鍋的傳統制闔。目前毛肚火鍋的變化很大,一是原料多、範圍廣;二是原料加工化,只需購入現成的即可燙食;三是味碟種類多,有麻油、蠔油、椒油等幾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