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艺术之道

盆景艺术之道

盆景与盆景艺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而艺术之道那将是另外一个课题,这个课题关乎人性!正所谓是万物皆有道,那么盆景的道是什么呢?

(这盆景,盆景艺术,与艺术之道,好像是宗教的三位一体论,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 (注:宗教的纯粹性让人的心灵信仰 依靠,从而使得面对生命与自然,困惑 彷徨无措的人类找到了存在感、认同感与归属感!而艺术在这个时代,或者说 自有艺术形式发生的任何一个时代,宗教与文化都是无法完全解决人类精神上的空虚与寂寞的,甚至于宗教与文化的传播往往要借助艺术的形式,于是乎艺术与人类的历史人文发展就融于了一体,难解难分,共生共成!或者说 艺术就是人文发展过程中的衍生物,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又或者可以说是 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等都无法完完全全解决人类的疑惑才衍生了艺术。或许这就是艺术的真实面貌,因而令人着迷,千百年来一代一代的艺术天才前扑后继,洐生着无数的关于艺术的美妙动人的故事!当然也演绎着无数的因追求艺术而献身的悲壮。 然而据易中天老师对艺术的考证是:古今中外的民族中即使有那么一个民族她没有文字,没有文化,没有哲学,没有宗教,但她都有艺术现象!由此也可以有另外一种论断:人类通过发现艺术而发展衍生了文化、哲学、宗教、科学等等……)
盆景艺术之道

‘盆景’就是在盆中用植物等材料造景

‘盆景艺术’则是通过盆中造景的过程寄情于物 从而能够令作者与观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注:从而表达与寄托人类内心追求美 追求幸福与快乐的情感与愿望)

‘道’是历来圣贤总结的经验

  1. 道是真理
  2. 道是心念的作用
  3. 道源自于人类独立思考的能力。

经典里面讲:简生道,道法于自然,失道无恒,循道而长。

盆景艺术之道

中国佛教禅宗(注:禅宗是道)主张的一步成佛,一步成魔的定义其实很简单,它就在于当下心达到空灵(注:专注一念)之境的时候,进一步执着有我任由贪 嗔 痴起作用便是魔,退一步心心念念都怀济苍生便是佛。

这进退之间是要通过修行(注:忘我专注的学习)才能达到那种空灵之境的,服务艺术的过程中进入忘我空灵的境界时若不是一心一意的为服务与觉醒大众(注:只有从喜爱于物又执着于物中 学有所成,且又能从中解脱出来才能发现生命真正的价值,才能做到服务大众与觉醒大众。)

只是一味的求取名利(注:任由自己的心随着欲望逐流,是不能超脱的)那肯定是要误入歧途的!就在这一进一退如何掌握自我之间‘道’ 便产生了。

那么这盆景艺术又与‘道’何干呢? ——制作盆景的过程就应该将它视作一场修行(注:因为艺术的核心通达道法)

盆景艺术之道

(1)道是真理

孔孟之道,佛家,道家之道都不外乎阐述人生的真理。此真理不离真 善美!而任何艺术门类的核心也都不应该离开追求与阐述真 善 美,除此以外的艺术别无立足之地,显然盆景艺术也在此例。

艺术的核心是纯粹的,而纯粹的艺术就如同佛家讲的佛性(觉悟的本性人人具足)一样它尽虚空遍法界的本自具足。(注:本自存在)

  • 可是这种纯粹性又很难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出来,艺术的纯粹如同佛的境界一样但凡有所人为就不圆满,但是又不得不人为的去述说,佛在经典里面告诫弟子们说;佛无有一法可说!作者理解为一切语言与文字包括所有一切修行的方法它都只是一个载体,都只是要开发出我们内心觉悟之性的外缘,也就是启迪智慧的外缘,(注:所有的修行方法都只是工具而已,若在修行的过程中执着于工具,错误的以为工具、技巧的娴熟就是开悟了,那可真真就是缘木求鱼了。)这一切外缘并不等同于佛。

而盆景艺术的纯粹性(纯真纯善纯美)也是一样的,它本自具足,所有一切人为的盆景都不能圆满的表达出这种至圣的纯粹,所有的盆景技艺与境界的进步也都只能是更接近完美而已!

(注:如若在学艺的过程中为表达张扬个性而错以为自己的技巧就是艺术,那就真真的进入自设的“怪圈”误入岐途了。

张扬个性是年青人的特征,是一种 生命为了得到认可而表现出来的现象,为了能够更具象的表达张扬个性会使喜爱艺术的年青人越加努力的学习艺术技巧,这种张扬表达的狂热学习正所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能充满激情执着的学习艺术技巧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那种为了表现张扬个性的热情,可是如果过份的只注重表现自我就使得艺术的神圣性被退居其次了,一旦进入自己执着的怪圈那就与艺术背道而驰了。

艺术真学到家以后应该是一种个性的相对完美与圆融,这种完美与圆融的境界里的人是没有张扬的,是无我的,但艺术作品的内涵有可能却是张扬的,因为接近完美的作品会震撼人心。)

又好比是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不在于人们懂不懂,能不能做到,但是它本来就一直存在。纯粹的爱情好像每个青年男女都在不停的演绎,(注:当然中年男女有的也还在演绎,哈哈!)人们又都很难爱到无欲无求接近纯粹的爱。

从这个角度看 艺术作品与纯粹的艺术好像是矛盾的,

爱情男女演绎的苦乐参半的爱情与纯粹的爱情也好像是矛盾的,

执意的修行佛法与佛性好像也是矛盾的。

纯粹的艺术与爱情,还有佛法 好像都无需过多的人为,(注:一旦有所人为就复杂)好像都要回归到至简的状态。(注:当下心念的状态,也就是回归当下的状态,这种回归是要将一切哲理,一切艺术容入到生命中与生活中,那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知行合一的生命现象。)

盆景艺术之道

(2)道是心念的作用

从上所举这个角度出发我是理解国内盆景界有人提出的‘抽象才是艺术的本质’论的!

但本人对抽象的自我理解是:文人画是国画的抽象,文人树是盆景的抽象,狂草是书法的抽象!“柏拉图”是爱情的抽象,顿悟是佛法的抽象,至简无求是人生的抽象……

正所谓是大道至简,回到最简单的状态上才能演绎最复杂与丰富的内涵,才能越接近艺术的本质,可是艺术就如同爱情与佛学一样不经历一遭痛苦的修行是很难回归至简 纯粹的,显然大道至简的艺术境界必须与从艺人员的当下心相契合。

(注:艺术的重要性恰好就处在爱情与佛法之间,也就是生活与灵魂之间)

唐朝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主张的是顿悟法门,(这就是一种大道至简)之所以主张顿悟,就是要让人心离开依赖文字,依赖语言,依赖一切渐修的方法。

从而才能完全的接近佛性,也才能完全的主张佛法的纯粹。

但是盆景艺术显然是离不开盆景实物的,而盆景实物是否有艺术含量,包括它的好坏 美丑又是一种很难琢磨很难定义的概念。

盆景艺术之道

(3)道源自于人类的独立思考能力

1、(艺术有自觉性,自我本具之完善性)纯粹的艺术本身是有其自觉性的,我们学习盆景的过程达到痴迷会进入一种空灵之境,这种痴迷就是一场修行,

(注:这种自觉也就是人性的自觉,能不能通过艺术而学有所成,解脱自我那就得看因缘了……)这个空灵的当下艺术的自觉性就会焕发出来,当然这种自觉 是建立在摆脱了内心的傲慢、狂妄、自大的基础上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虚心地学习,能够完全清楚的、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看到别人的长处,(注:看清自我的渺小,看清艺术之神圣,看清艺术的神圣也就能发现思想的觉醒于个体生命而言是多么的神圣。)这就是我认为的艺术的自觉性。

盆景艺术之道

当然这种自觉也受到时代与个人经验的约束,毕竟艺术是渐悟的呀。

但是任何时代约束下的盆景实物都同样能够承载艺术的纯粹性,这种纯粹性并不受艺术作品的具象或抽象所左右,也不受盆景的形式、盆景的好坏,技艺的成熟、先进与否所左右,因为艺术的核心关乎的是人性,是当下心念!

这当下心只要达到类似禅定的空灵无我,放下傲慢,放下我执,艺术的自觉性就会显现,当然这种自觉性显现以后要表达到艺术作品上与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来那将又是另外一个课题,(注:此课题何其之深远啊!)然而只有将这种自觉性落实到作品上与生活中才称得上‘道’,这‘道’就是天人合一,

于盆景而言这是人树合一,物我相融的境界在这个地方 盆景人与盆景与艺术又是三位一体的。(注:艺术的自觉性与落实到作品,和落实到生活中也是三位一体的)

金钱(权势利益)不能 也无法衡量艺术作品内在的艺术含量。都说艺术是无价的,艺术的无价论仅仅来自于艺术本身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艺术作品真正的内涵与否来自于当代艺术从业人员的共同认可。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经受得起时代的考验。(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的社会包括盆景行业在内 都太过于用价值来阐述艺术内涵了,这种风气甚至已经发展成用金钱来衡量人格!我们该停下脚步好好的反省了,再不反省势必会迷失自我而又误人子弟的,因为用金钱衡量艺术的作风肯定与艺术的核心背道而驰,艺术的核心是能够起到引导大众思维觉醒之重任的,用金钱衡量艺术的结果甚至会短时间内引响大众的审美取向。)

  • (注:也有人说 盆景的买卖,经济的刺激使得盆景人与盆景行业令盆景的技艺与盆景的质量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繁荣,并且大规模的热钱进入盆景市场才使得大型的盆景展会层出不穷,因此先进的盆景造型技艺与革新理念才得以快速的向全国漫延普及。这个现象并没有坏处,而且好处多多。本人并没有反对盆景交易与市场化的意思,本人的主要观点是 过份的追捧、歌颂盆景的高价格,过份的以金钱衡量盆景好坏,衡量艺术成份高低会使得我们的盆景艺术作品走向夸张、浮躁、虚华、空洞,也就是投机取巧的哗众取宠。

盆景人会变得肤浅、唯利是从、迷失本性,从而使得整个行业与整个行业从业人员进入一个怪圈或迷途。从客观的角度看这种现象是有缺陷的,所以本人提出要注重普及盆景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加强探讨艺术的本质,也就是注重与落实道的现象!我想这对于盆景行业与盆景人的健康发展与水平的提升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并且除了“道”以外好像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做为这一行业长治久安的指导方针。)

盆景艺术之道

2、(艺术有时代与社会的担当性)艺术应该对社会负责任,艺术是能够起到有如宗教或文化那样的教导人民与觉醒人民,启发民智、启迪智慧的作用的。(注:同时也能起到教导自我与觉醒自我!如佛教思想之自利利他。)

艺术本身就是人文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的核心是觉醒的,是有其自觉性的,这种自觉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能够承担时代重托,承载文化的传承,

艺术如果仅仅只是艺术不能起作用,那么这艺术还有什么用呢?不就是玩物丧志吗?换句话说:艺术起现实作用了便是道,便合乎道。

就像前面所说的:失道无恒,循道而长。我们的心应该回归到道的基础上来侍奉盆景,也只有回归到宁静无我的道的基础上才能够主导艺术长久的发展。

我们应该学习日本人将艺术当成神一样的顶礼膜拜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华夏文化尊天敬地回归自然的核心)因为纯粹艺术的真谛是人类赋予它的。就像当年米芾拜石一样那是一种见道成痴的表现!虔诚的尊敬艺术行业就是在膜拜千百年来人类追求的真理。

由此而论,我们盆景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脚踏实地的服务盆景,实践盆景人生呢?

盆景艺术在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与盆景人一起在繁华的表象里绕了一大圈以后势必要回归到道的基础上,因为盆景艺术跟所有的艺术门类不一样,除了创作灵感以外它需要的是时间,所以它更需要这种无为的道法,才使得我们能够安下心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甘守清贫的好好种树,因为一件好的盆景艺术作品不是一下子就能创作的,它需要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得出来。如果总是为名为利哪里能耐得住寂寞的好好种树呢?

以上所说是作者在长达二十余年喜爱盆景 制作盆景与三十五岁的人生这一场修行里的一些感悟,纯属个人之浅见,不是之处诚待盆景界之同参道友不吝赐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