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血,健脾胃,這個方子是亞健康人群的福音!

虛這個詞,以前常用來調侃男性。可是現在不一樣了,高壓繁忙的現代生活,很多人都感到身體虛。

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學習累,工作了的成年人工作累,總之,放眼一看,精神抖擻的沒幾個,無精打采的人到處都是。

很多人會覺得渾身不舒服,身累,心更累,想調理,卻不知怎麼調,想補往往補錯了方向。

補氣血,健脾胃,這個方子是亞健康人群的福音!

女人的虛往往表現在:

手腳越發冰涼,血氣不足,膚色暗淡、雙目無神、失眠易怒、食慾不振......

男人的虛往往表現在:

滿臉粉刺黑頭,腰背痠痛,心虛驚悸,咽乾唇燥、頭昏目眩,虛勞咳喘......

補氣血,健脾胃,這個方子是亞健康人群的福音!

細想一下連第一批90後都邁過25歲的坎了,人家說25歲是條分水嶺,身體各個機能都在走下坡路,果然是這個道理!

因此調理身體,恢復健康狀態刻不容緩。

針對這個廣泛的身體虛勞的問題,很多名醫大咖都會推薦《金匱要略(張仲景)》的經方薯蕷丸

補氣血,健脾胃,這個方子是亞健康人群的福音!

>>>>

薯蕷丸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有載: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方劑如下:

薯蕷(山藥)三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當歸、桂枝、麯、乾地黃、豆黃卷各十分,人參七分, 芎窮、芍藥、白朮、麥門冬、杏仁各六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膠七分,乾薑三分,白蘞二分,防風六分,大棗百枚為膏; 上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

補氣血,健脾胃,這個方子是亞健康人群的福音!

氣血陰陽都不足的人,因為受到外界風寒溼熱等,而容易患病,且因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所有的營養攝取均首先來自於脾胃,氣血又是體力之源,所以要重用薯蕷健脾為主。

人參、白朮、茯苓、乾薑、豆黃卷、大棗、甘草、麯補益氣,當歸、芎窮、芍藥、地黃、麥冬、阿膠用來養血滋陰,柴胡、桂枝、防風用來祛風散邪,杏仁、桔梗、白蘞用來理氣開鬱,起到滋陰補氣血、祛邪扶正的功效。對於比較瘦弱、髮質枯黃、食慾不振,存在營養跟不上的情況的兒童,也是非常適合使用薯蕷丸調理脾胃的。

補氣血,健脾胃,這個方子是亞健康人群的福音!

◎病案舉例

李某,男,28歲。3年前患急性黃疸型肝炎,經過治療,黃疸及肝區脹痛等症消失。但長期頭昏,睡眠不好,便稀納差,稍多食即噯氣脘痞,心悸氣短,終日倦怠神疲。

觀其面色蒼黃少華,脈虛細,苔薄黃,證屬肝脾心三髒受損,陰陽氣血皆不足之虛勞證,處以薯蕷丸。服藥5劑後,精神好轉,頭昏氣短等症狀減輕,治療信心大增,守方服藥兩個多月,複查轉氨酶正常,諸症消失。

補氣血,健脾胃,這個方子是亞健康人群的福音!

薯蕷丸的做法:

準備好上述材料藥粉、蜂蜜、不鏽鋼臉盆1個、不鏽鋼小鍋1個、木藥錘1把、中藥包裝紙

1、首先將藥粉倒入不鏽鋼臉盆中待用;

2、將蜂蜜倒入不鏽鋼小鍋裡,放在煤氣爐上加熱直至沸騰,沸騰後,仍然小火熬製,用勺子撇去沫;

3、將熬好的蜜直接倒入藥粉中;

4、用手攪拌藥粉和蜂蜜,小心燙手。一邊攪拌一邊可用木錘子敲打,直到藥粉團被敲打的既緊實又均勻為止;

5、將藥團分成幾份,搓成長條,揪成一小團小團後就可以搓成相應的丸子了。可做成9g一粒的大丸子,也可做成4-5g的小丸子;

6、最後用中藥紙包好就完成了。

補氣血,健脾胃,這個方子是亞健康人群的福音!

如果覺得自己製作比較麻煩,可以點擊下面"瞭解更多”看看成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