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四梢齊,泰山移” 師徒問答篇:四梢

——四梢齊,泰山移

形意拳“四梢齊,泰山移” 師徒問答篇:四梢

孫祿堂

大二下學期,五月份左右的時候,天氣已經比較熱了。記得某一個週末,天氣有點悶熱,不活動都要流汗。早上十點多的時候,同學們都訓練完回去了。只剩下我、鵬鵬和李老師。

當時每個人身上都鍛鍊的一身臭汗,李老師也鍛鍊的很開心,興之所至,說道:“你們每天跟著師父練拳,聽師父講一些事兒,是不是覺得師父就一個江湖騙子?”

我倆很詫異,師父怎麼會這麼問呢,趕緊否定道:“沒有,沒有,怎麼可能?”

“哈哈,有也沒關係。今天讓你們看看師父的功夫。”說著,李老師向前一上步,做了一個形意拳的起式。接著說:“你們看,我胳膊上,身上和腿上的汗毛,有什麼不同?”

我勒個去,胳膊上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汗毛也都根根直立而起。肚子上也是。腿上汗毛長,尤其明顯,根根直立。(鄭重聲明:此事兒確為親眼所見,不是編造)我跟鵬鵬兩人都感到不可思議,要說天氣冷,一陣冷風吹過,讓人不自覺地立起了汗毛還有可能。但是當時天氣悶熱,一絲風也沒有,確實不可思議。鵬鵬說:“師父,你再來一下看看。”

“呵呵呵,還不相信,以為是偶然。”李老師笑著,又做了一遍形意拳起式。結果還是胳膊上,身上和腿上的汗毛根根直立。

我倆見此情景,佩服之情溢於言表,不禁心生嚮往之情。遂問道:“師父,您是咋做到的?我們得練多長時間才能做到這樣?”

李老師說:“我二十九歲那年,發現練完拳有此現象。當時還很害怕,以為練錯了。後來到山西參加一個活動,聽一位前輩講‘岳氏八翻手’。當時臺下有人起鬨,這位老前輩打了個起式,渾身汗毛乍起,他胳膊上汗毛長,立起來看的特清楚。臺下起鬨的人見此情景都不再做聲。我從那時起才知道原來沒練錯。”

我倆繼續問道:“那師父,我們得怎麼才能練出這種功夫呢?”

李老師講到:“拳諺說‘四梢齊,泰山移’。何為四梢?毛髮為血之梢,血為氣之海,氣血充足,則能怒髮衝冠。渾身汗毛乍起,血梢練到了;舌頭是肉梢,肉為氣之囊,氣血練到後會有舌欲催齒的感覺;牙齒是骨梢,指甲是筋梢。氣生於骨,聯於筋,練不到骨梢就不可能練到筋,練到後會感覺牙齒要咬斷筋,指甲要透骨而出。”

李老師見我倆聽得懵懵懂懂,似懂非懂的樣子。笑道:“聽不懂吧,聽不懂就對了。聽懂了,要我這個師父就沒用了。好好記著,以後慢慢練,慢慢悟,就體會到了。記住,功夫練不到四梢,就是氣血還不充足,還不完滿。那樣的話,看似實,其實仍然虛而不實。”

見了李老師露的這手功夫和講了這些,覺得有種高山仰止的感覺,真的是學海無涯。對於傳統武術,流傳至今,自有他的道理,沒有練到或見過,不能妄下定論。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練到了你想要追求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