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或成湖北高考新模式?這些內容你務必要了解!

“3+1+2”或成湖北高考新模式?這些內容你務必要了解!

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正式發文,確定了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3+1+2"模式優點

“3+1+2”或成湖北高考新模式?這些內容你務必要了解!

“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2"是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

在"3+1+2"模式下的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這等於給偏文、偏理的考生指出了更簡便的選擇之路。

對全體考生來說,對比前兩批高考改革試點省市"3+3"的幾十種組合,"3+1+2"模式降低到了12種組合。這無論是對學校還是考生而言,選擇所帶來的壓力和困惑都可能有所減少。這種模式在保留了學生一定選擇性的同時,有利於減少學生棄難就易,避選物理導致的物理科學素養的下降的問題。總體上有利於提高中學生的科學素養。

提高了物理和歷史兩門學科的地位。物理的知識結構對於學生大學選專業、科學思維的訓練都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而歷史在培養人文素養、哲學思維等方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於降低走班科目。由於科目設置的減少,走班的科目自然就降低,學校更易安排課程,在走班數量人數巨大的情況下,將給學校對學生的課程安排、教室安排、教師安排帶來極大困難。有利於高校選拔更合適的人才。高校招生很多王牌專業有必學科目要求。為大學教育培養更加符合要求的人才。

"3+1+2"模式挑戰

“3+1+2”或成湖北高考新模式?這些內容你務必要了解!

在"3+1+2"模式中,物理和歷史的學科地位得到突出,但是這兩個科目之間的分數完全沒有參照性,老師應當幫助學生評估好考生的學科優勢,以獲得相應的競爭優勢。

2018年5月,教育部下發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這篇指引給高校設了一條底線,給出高校專業選科更大的選擇權限,允許高校同時設置2門(甚至3門)科目為必選科目,同時允許高校在部分專業做專門說明情況下,可以突破限定的選考科目範圍。選科並不是任意選擇的,因為高校在錄取不同的專業時,是有專業必選的科目要求的。選擇科目要注意目標大學的目標專業類對高中所選科目的具體要求,這種要求大概分為下面幾種:有3 門科目要求、有2 門科目要求、有1 門科目要求、不限制選考科目。

"3+1+2"選科模式分析

“3+1+2”或成湖北高考新模式?這些內容你務必要了解!

物理+化學+生物

這種選擇方案是最標準、最傳統、最純淨的"理科生"方案。此組合可以覆蓋97.4%的專業,不能選擇的2.6%專業基本為哲學類、歷史類專業。這種組合方案優點是記背內容最少,理解內容最多。學科之間關聯極大,互相印證、互相促進。

物理+化學+地理

"地理學"又稱文科中的理科。以理科思維去學習地理,從理解掌握的角度,極有優勢。但同樣地,地理學是文科三科中難度最大的一科,但若從理科學習的角度來看,少記背,多理解,反而更加符合另一些學生群體的需求。

物理+化學+政治

可報專業98.9%,實際上一些頂尖大學專業可報率達100%。目前,考研必考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如果高中階段未選擇學習政治,會存在2年左右的知識斷檔期,對今後的考研之路影響頗多。政治學科與物理、化學的學科關聯性並不是很大,學習起來難以起到聯繫、促進的效果。

物理+生物+地理

可報專業比例99%。這種組合一般適合於具有以下兩個特點的學生:物理成績優異,邏輯思維能力強;其他科目成績一般,無明確的未來職業發展方向規劃。

物理+生物+政治

選擇這個組合的人群往往比較少。由於針對的學生面比較窄,很難與同校師生橫向比較,不利於瞭解自身真實水平。由於師資原因,很難單獨為這個組合的學生單獨設計走班課程的時間表。

物理+地理+政治

可報專業比例99%。物理成績突出、理科偏科的學生(數學、物理較好,化學、生物薄弱)建議選擇。

歷史+政治+生物

如果考生生物成績在3門理科當中較為優秀,建議選擇這個選科組合。專業選報比率為75.3%。

歷史+地理+生物

適合日語、體育、醫學類考生。可報專業比例為77.8%。

歷史+化學+生物

這種組合在選擇專業上很難有特別的針對性。

歷史+地理+政治

這種組合適合想選藝術專業、傳媒專業的考生;致力於考取漢語言文學、新聞學、社會學、國際政治等專業的考生選擇的大都是這個傳統的文科綜合。

歷史+地理+化學

可報專業比例為88.6%,對物理不感興趣或物理成績不理想,對文科成績較優秀的考生來說是最佳選擇。

歷史+政治+化學

這種選擇優勢在於文科思維比較強的同學,以一門化學拓廣了專業選擇面。同時學科之間沒有太強的割裂感。但是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學科間差別比較大,需要學生能在各種思維中靈活切換。

在2018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中,共有19個專業類必考物理,佔93個總專業類數的20.4%。同時,物理科目還被60個專業類提及,佔專業類總數的64.5%;其次是化學,被58個專業類提及,佔62.4%;再次是生物,被29個專業類提及,佔31.2%。至於政史地三科,只被3-5個專業類提及,僅佔3.2%-5.4%。

“3+1+2”或成湖北高考新模式?這些內容你務必要了解!

一般來說,《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的選考要求中提及物理的專業類,高校在設置選考科目要求時,也會允許選考物理的學生報考此專業類。所以,對於選考了物理的同學來說,可以報考"要求選考物理"的這60個專業類,另外,允許"不設選考要求"的29個專業類也可以報考,所以一共可以報考89個專業類,即佔專業類總數的95.7%。物理和化學的覆蓋率均超過了90%,生物覆蓋了58個專業類(62.4%),政史地三科分別覆蓋了32-34個專業類(34.4%-36.6%)。

無論怎麼變化,面對新高考,做好生涯規劃是不變的應對方法。因為無論怎麼變,專業與學科對應這個大原則不變,選擇、確定專業方向後,再倒推學科組合才最理想。如果所選專業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不符,短期來看是對學科優勢的不充分利用,長遠來看對學生的人生生涯規劃都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3+1+2”或成湖北高考新模式?這些內容你務必要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