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量變”到“質變”,國產手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量變”到“質變”,國產手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4月是柳絮紛飛的季節,也將是國產手機廠商發佈新品的高峰期。儘管在2月的MWC2019上,國產手機廠商推出的5G手機和摺疊屏手機賺足了眼球,但從已發佈的手機新品看,國產手機廠商依舊圍繞硬件尋求最大的賣點。不難發現,目前手機賣點越來越集中在拍照功能上——已不能滿足於4800萬像素作為宣傳的噱頭,“消滅”相機廠商才是未來一年內的頭等大事。

近年來,國產手機廠商的創新大多圍繞手機外觀、拍照、指紋識別以及快充等方面,可以肯定地說,在這些領域內,國產手機確實取得了顯著成績。這些創新體現在市場份額上,便是國產手機企業的銷量近年來不斷提升。根據IDC的數據,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前五名中,有3個是中國廠商,並且對比去年的數據,排在前兩名的三星、蘋果都呈下降態勢,而排名第三、第四的華為與小米都有著30%的銷量增長,並且華為跟蘋果的差距已經在逐漸縮小。另一方面,國產廠商這兩年全面進軍國際市場,跳出國內市場與蘋果、三星的正面交鋒,也說明國產手機廠商具備了一定的核心實力,將進一步搶奪國際市場。

但如果就此認定國產手機在創新上領先國際廠商,開始引領智能手機市場創新大潮,顯然有些言過其實。細究下來,在外觀、拍照、指紋識別以及快充的背後,產業鏈條上的國產手機廠商依舊沒有改變組裝車間的地位。如今在許多國人眼中已經被國產手機打敗的三星,卻死死掐著中國手機市場的七寸:一屏一芯(閃存),這足以讓國產廠商窒息。三星是全球唯一擁有手機行業全產業鏈的廠商,強大如蘋果,也要仰鼻息於三星。而在核心的智能手機處理器上,蘋果的A12仿生處理器已遠遠領先於競爭對手,並且需要注意的是,蘋果在A系列處理器上實現了GPU、ISP、NPU的全部自研。國內除了華為有自研的麒麟980處理器外,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是高通的忠實用戶。

所以,各種“吊打”蘋果、三星的說詞還是最好歇歇,無論是技術創新還市場份額,我們不僅在核心技術上還和蘋果、三星差一大截,而且在市場份額上也遠沒有超過人家。

當然這不是滅自家威風,長他人志氣。國產手機的今天以及未來,還是需要實際一點更好。在技術創新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市場份額上,我們並沒有從蘋果三星手機搶回來多少。不禁感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5G是個機會,但我們並沒有十足的把握。這一點從蘋果前不久的春季發佈會上就可以看出端倪。與以往的發佈會不同,也與國產手機發佈會有很大不同,今年的蘋果春季發佈會竟然沒有硬件發佈,全部是軟件服務類產品。這場發佈會被稱為蘋果史上最“軟”發佈會,引發了業界的又一次爭論:蘋果是江郎才盡,還是又要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筆者傾向於後一種。蘋果的“軟化”不只是對自己iOS生態系統的自信,更是後硬件時代、服務化趨勢的自適應。5G時代,對於針對個人用戶的大帶寬、高速率、低時延服務,或將重寫新的手機市場格局。

所以,從“量變”到“質變”,國產手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