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风土丨将军府

2019-04-07 16:0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邱新福

苍南风土丨将军府

将军府台

马站镇中魁村中魁山西南麓,有一座清代民居,人称“将军府”,是清代怀远将军林东明的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古朴深幽的三进江南四合院,距今已经200多年。

“将军府”坐东北面西南,背山面水,由门台、前厅、厢房、正厅组成合院式院落,第一进门台位于建筑中轴线南侧, 前台门上书“山河伫秀”四个墨色大字,因年代久远,已是墨色斑驳,三间砖砌仿木构。第二进前厅五开间,七架五柱, 前后双步梁,带前后单步廊,屋面双落翼硬山顶,盖阴阳合瓦,正厅悬挂清代兵部左侍郎胡瑞澜题写的“柏操松龄”匾, 是为了庆贺林东明的林周氏老夫人八十大寿而赠。

第三进七开间,十三架七柱,前后双步梁带前后双步廊,正厅明间悬挂“居敬堂”匾额,正厅后为花园,两侧设水井。“将军府”内的住户林魁弟向笔者介绍说,房子当初很有气势,面积有15亩左右,现共存房屋26间,其中正房7间,厢房 19间。后花园原来种有桂花等多种花木,水井便于汲水浇灌花草。

据民国年间《平阳县志》及《林氏宗谱》等记载:林东明(1620—1699),原名文冕,字启生,号服周,平阳招顺乡(今苍南马站镇)人,明末诸生(秀才),有才学,立志学武,善骑射,矢无虚发,提起120斤大刀健步如飞。顺治辛丑年(1661),他投入清军,授千总,签书管守备事,擢升南汝镇右营游击、河南总兵。康熙七年,康熙皇帝到河南中山府打猎,林东明奉命随猎。康熙皇帝见林东明躯干修伟,引以为奇。打猎时,有兔子跑出来,康熙皇帝命林东明去射,一矢而中,获兔献上,康熙皇帝大悦。不久,林东明擢升定州忠顺营都司,康熙九年封怀远将军。《林氏宗谱》还记载,康熙皇帝还赏赐林东明蟒袍和龙头杖。

当时吴三桂叛清,割据云南、贵州及湖南等省,并经常扰乱清朝。林东明率军出征,他身怀雄才大略,调度有方,精心修建城堡,备足兵器,以防不虞。但主管上司忌东明之才,居心不善,欲加害。东明深察秋亳,为防不测,便辞官回乡。当时清廷因为海患而“迁界”,家乡平阳尚未复界,他就侨寓外地,吟诗自乐,著有《服周诗稿》,现存诗11首,如 《元日咏雪》、《奉平镇黄镇台》、《赏牡丹》、《送友》、《霜月》、《记梦》、《生日自咏》等。

林东明后裔、中魁村党支部书记林言忍等人根据《林氏宗谱》等资料认为,现存的“将军府”是其后人在嘉庆年间建造的。由于“将军府”的屋脊上塑有象征荣耀的“鸡母”(当地人对母鸡的俗称),当地人又称“将军府”为“鸡母屋”。

据介绍,“将军府”里住户多时住过18户70多人。民国时期,“将军府”的肃穆非同一般,就连附近的小孩也不敢到里面来玩,而“将军府”里的人非正装也不出门,尤其是妇女,出门必须穿裙子。当年林东明的盔甲、蟒袍一直被保存在箱子 里,但后来被小偷挖墙偷走。龙头杖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当地的剧团拿去当道具,后下落不明。

在离将军府不远处的顶魁村莲子田处,有林东明墓,墓前立着楷书阴刻直书“怀远将军林公墓”的墓碑,平面方形内凹 ,碑额有小篆阳刻“奉天诰命”,碑沿两侧分别阳刻龙纹,碑中间雕刻一圈云纹,碑背面楷书阴刻直书,记录了中魁林氏 迁移史,此碑现为苍南县文保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