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故事開始於那個時代的“糧店”……

我曾經有個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的小名:妮兒。

那個時候,很煩這個名字,因為村裡的小女孩都叫妮兒,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在叫我。可現在,再也沒人叫過我這個小名了。

這篇故事開始於那個時代的“糧店”……

長大後,才知道,小時候盼望著快快長大是多麼的可笑。

那個時候,總想快點長大,覺得長大了才是真正的自由,可以做許多的事情,至少不會被父母嘮叨了。

這篇故事開始於那個時代的“糧店”……

那個年代,很多家庭都很窮。日子過得真的很苦,不知道那段歲月是怎麼度過的。

如今,總是習慣性在雨天時坐在窗前,聽著雨聲回憶那曾經的日子。

為了生活好一點,父親跟別人一樣,離開了家鄉,去大城市打工找出路了。

於是,父親去了北京。那個年代,超市商場很少見,最火的是糧店。也許是因為在家裡窮怕了,總是為柴米油鹽而發愁,覺得糧食才是最好的東西。就這樣,父親在糧店裡開始了漫長的打工生涯。

這篇故事開始於那個時代的“糧店”……

糧店裡,父親可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面,如此多的米。他才明白,生活的貧富差距真的很大:富的人米麵是吃不完的,窮的人買鹽的錢都是省出來的,更別說做飯時油只放那麼一點點了。

經過幾年的打工,由於父親工作很努力,幹活認真,髒活累活經常搶著幹,騎著三輪車跑幾十裡的路拉東西送貨總是無怨無悔,老闆娘看在心裡,就讓父親接手了糧店裡的一個“大項目”:饅頭店。

這篇故事開始於那個時代的“糧店”……

父親聽到消息後,興奮了整整三天兩夜。他想啊,饅頭是每頓不可缺少的食物,誰都要吃饅頭,肯定很賺錢……

就這樣,父親的命運被改變了,開始了新的征程,誰能想到,這一干就是幾十年!

這篇故事開始於那個時代的“糧店”……

那個時候,為了家庭能夠生活在一起,沒有幾千裡的想念,父親就把母親和我也接到了北京。

剛開始踏上火車的時候,我無比興奮的幻想著北京,是住在高樓大廈裡,生活得開心幸福。可到了之後,才發現那都是幻想。

我們一家人住的不是高樓大廈,甚至不是樓房、平房。而是臨時搭建的簡易房。

這篇故事開始於那個時代的“糧店”……

夏天還好些,挺涼快的,風吹著身體,涼颼颼的。可到了雨天或者冬天,就不是那麼好過了。因為那個房子的屋頂儘管維修了很多遍,但總免不了漏水,被雪壓塌。

有次都正在熟睡,突然感覺什麼東西掉了下來,迷糊的醒來後發現竟然是一灘雪從屋頂掉到了床上。頓時感覺淒冷無比,我鼻子一酸的哭了,向父母抗議著:睡的地方連路邊的公共廁所都不如。父親苦笑著並未回答,只是冒著大雪出去修補房屋的窟窿了。

這篇故事開始於那個時代的“糧店”……

那個夜晚,安靜的可怕,有的只是外面任意揮灑的雪花無情的掉落在臉上。

那條街是出了名的市場,賣什麼的都有。我們店門前就有一家賣菜的,男的是北京本地人,身有殘疾,聽說是小兒麻痺症,手總是彎曲著一顫一顫的。女的是河北農村的,長得十分漂亮,也許是為了獲得北京戶口,也許是因為不為人知的相逢他們走在了一起,生了個兒子,叫王亮,跟我一樣的年紀,帥氣極了。

這篇故事開始於那個時代的“糧店”……

不知是否因為他母親的原因,他這個北京本地人不一樣,喜歡跟我們這種外地人一起玩耍,經常邀請我們幾個小夥伴去他家玩。我經常感嘆著,他們家真大,他居然有自己屋子,有自己的床,有滿滿一屋子的玩具,羨慕極了。

路邊還有一個賣水果的年輕小夥子,那個時候是我最崇拜的人。因為他的生意總是這一條街裡最好的,一大車的水果總是很快就賣完了。也不見他的水果比別人的好,也不見他賣的水果比別人的便宜,但就是賣的很快,那個時候,奇怪的很。後來,我才明白了,也許那就是一種做生意的親和力吧。

這篇故事開始於那個時代的“糧店”……

在北京生活的人,沒有不去天安門的。即使像我們家這種經常忙碌的,春節也會去天安門看升國旗。

那個時候,北京的冬天,天冷的很,但那是好不容易的假期,卻也能忘記了疲憊,忘記了寒冷,去盡情的玩耍拍照。

這篇故事開始於那個時代的“糧店”……

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幾十年過去了。

留下了一張張有意義的照片,留下了滿滿的回憶。

時代的變遷,生活的柴米油鹽,讓你經歷了一段又一段艱苦的歲月,還好,你在成長著。

變化的不僅是生活,而是你的心,那顆追求幸福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