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產後恢復的“晴雨表”,超過這個時間,易留下病根

導語:它是產後恢復的“晴雨表”,超過這個時間,易留下病根

女人生完孩子後,子宮內膜剝落,子宮內的殘血、白血球、粘液和組織等混合形成一種分泌物,經陰道脫落排出,即為惡露,它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略有血腥味,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是產婦都會經歷的事情。一般情況下,產後惡露就像產後身體恢復的“晴雨表”,當惡露停止的越迅速,說明子宮就收縮得越好,產後恢復越好。

它是產後恢復的“晴雨表”,超過這個時間,易留下病根

一、產後惡露

產婦排出的惡露按照時間先後變化分為三種,即血性惡露、漿液性惡露及白色惡露。

1、血性惡露

血性惡露主要在產後第1~4天內排出,比平時的例假來的量要多,顏色呈鮮紅色,主要是血液、蛻膜組織及黏液等組織,有時還帶血塊,一般七到十天左右會轉為淡紅色。

2、漿液性惡露

漿液性惡露在產後7~14天排出,顏色呈淡紅色,主要是含有少量血液、黏液和較多的陰道分泌物。

3、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說明產後惡露已經到了後期,顏色為淡黃色或者趨於白色,比平時的白帶量多,主要是含有大量白細胞、蛻膜細胞及細菌等,最後直至慢慢乾淨。

它是產後恢復的“晴雨表”,超過這個時間,易留下病根

整個惡露排出的過程大同小異,時間長短也因人而異,平均大概為21天,最短者可能14天左右就乾淨了,最長的可能得6周才能完全恢復。另外,順產還是剖宮產的產婦,產後惡露恢復的情況也是不盡相同,一般而言,順產產婦在產後4-6周基本可以完全排盡。

二、惡露異常

那麼,怎樣才能觀察出來自己惡露是否正常呢?如果我們發現以下情況,說明存在惡露異常的問題,需要及時就診檢查。

1、產後3周,仍有紅色惡露流出。(正常一週左右)

2、惡露有惡臭味,腹部觸摸有痛感,則也可能是宮腔內感染所致。(正常為血腥味,無臭味)

3、去醫院檢查若發現子宮復舊不良或宮腔內有組織等,說明可能胎盤有殘留等問題。

它是產後恢復的“晴雨表”,超過這個時間,易留下病根

三、產後惡露不淨

最常見的還是產後惡露不淨,也就是如果產後兩個月以上惡露還是淋漓不淨,新媽媽應及時就醫,一般情況下,引起產後惡露不淨的原因主要有3個,新媽媽在產後要多加註意。

它是產後恢復的“晴雨表”,超過這個時間,易留下病根

1、子宮收縮無力

月子期間,如果新媽媽休息不好,或平時身體素質比較差,體弱多病,缺乏產力導致分娩時間過長,耗傷氣血過多,也會導致宮縮乏力,致使惡露不絕。

2、宮腔內發生感染

產後也要注意清洗下體,但是如果存在乾淨衛生達不到或者過早開始性生活等,都會導致新媽媽出現宮腔感染,此時,惡露會伴隨有臭味、腹部有壓痛感甚至出現發熱等症狀。

3、組織物殘留

如果在分娩時有胎盤組織沒有處理乾淨或者有子宮肌瘤等,都可能導致部分組織物殘留於宮腔內,這種情況也會導致惡露不淨,還會伴隨有出血時內夾血塊、陣陣腹痛等症狀。

四、產後惡露注意事項

1、儘量採取母乳餵養。因為當寶寶吸吮媽媽乳頭時,可引起子宮收縮,促進惡露排出。

它是產後恢復的“晴雨表”,超過這個時間,易留下病根

2、注意個人衛生,惡露期間應勤換衛生巾,保持陰道清潔,並且嚴格禁止性生活,避免生殖系統受到感染而引發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