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將建設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示範城市

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濟南市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制定了《關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建設“一城一谷多平臺”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示範城市,加大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攻關和深度融合應用力度。

濟南市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產業規模雙雙突破3000億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佔全省半壁江山,信息通訊基礎設施和數字經濟發展走在全省、全國前列。具體而言,濟南市在多個領域形成了從基礎支撐、核心技術到行業應用較為完整的人工智能產業鏈,產業鏈內規模以上企業100餘家,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600億元。山東省人工智能產業聯盟123家企業中,濟南企業有52家,佔42%。

濟南企業在多個領域實現了突破,比如算力平臺方面,浪潮AI服務器全國第一;芯片領域,擁有天嶽碳化硅單晶襯底、晶正鈮酸鋰單晶薄膜、高雲半導體、領能神經網絡芯片等關鍵技術和產品;識別領域,擁有神思電子、中維世紀、華戎信息等研發的圖像識別、人臉識別、深度學習等關鍵技術;傳感領域,擁有盛品電子、金鐘電子、博科生物等研發的壓力、氣體、光學、生物、稱重傳感器等關鍵技術。

濟南還產生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產品和應用,比如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中國重汽率先啟動全國首個全5G環境下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打造全國領先的車輛智能化平臺;智能機器人領域,擁有智能機器人企業120餘家,約200億元規模,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國內領先;智能製造方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0%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全市企業上雲達2.4萬家,居全省首位;兩化融合指數82.12,居全省第一位。在智慧醫療領域,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落戶濟南,齊魯醫院開通全省醫療行業首個5G環境下的智慧診療試點。

濟南還培育了一批創新服務平臺。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濟南市制造業和數字經濟領域涉及人工智能產業的創新平臺有53個,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7個、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19個、軟件工程技術中心27個。

下一步,濟南將首先高質量編制發展規劃,由市工信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在廣泛聽取企業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編制高水平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其次,按照龍頭帶動、骨幹支撐、園區承載、鏈式發展的集群化發展思路,打造濟南人工智能發展產業園、集聚區,打造一流的產業體系。第三,打造一流創新平臺,設立專項基金,支持人工智能研發,搶佔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制高點。第四,打造一流人才隊伍,用好“人才新政30條”等政策,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強化本地人才培養,厚植人工智能人才創新創業沃土。第五,打造一流應用場景,搭建人工智能應用推介平臺,促進人工智能產業跨界聯合發展,為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第六,打造一流創新創業環境,各級領導幹部要甘當“店小二”、當好“店小二”,為企業項目落地、後續拓展發展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