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文山世居的11个民族,还有这样一段历史意义!


十一个民族十一朵花

每朵花又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正是他们共同绽放、紧紧相依

才组成了文山这个

美丽和谐的大家庭

一起来看一看

它们各自代表的花语是什么吧


原来,文山世居的11个民族,还有这样一段历史意义!


汉族

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以后,称为汉族。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据记载,西汉时期,“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汉人开始从内地迁入文山境内。汉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还有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2018年底,文山州汉族人口约159.91万人。

原来,文山世居的11个民族,还有这样一段历史意义!


壮族

壮族原称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桂、粤、滇、黔、湘等地。先秦时期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百越部族中的“西瓯”“骆越”等,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

文山州境内的壮族主要分为侬、土、沙三大支系。壮族最隆重的节日为三月三花街节,还有二月二小年节、六月花饭节、八月尝新节、十月牛王节等独具特色的节日。2018年底,文山州壮族人口约110.62万人。

原来,文山世居的11个民族,还有这样一段历史意义!


苗族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四川、广西等省(区)。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据民国《邱北县志》记载,文山苗族最初于明朝初期由贵州迁到文山。

苗族自称为“蒙”,有蒙逗、蒙诗、蒙颛、蒙邶、蒙巴、蒙叟、蒙沙等7个支系。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闹兜阳、花山节等。其中以花山节、闹兜阳最具民族特色。2018年底,文山州苗族人口约50.72万人。

原来,文山世居的11个民族,还有这样一段历史意义!


瑶族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瑶族迁入文山州的确切年代说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唐代就有瑶族先民进入文山州,多数学者则主张瑶族是明末清初迁来的,并且分若干批、多条线路迁入。文山州境内的瑶族有蓝靛瑶、大板瑶、山瑶三个支系。盘王节是瑶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2018年底,文山州瑶族人口约9.04万人。

原来,文山世居的11个民族,还有这样一段历史意义!


回族

回族历史上称为“回回” 。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云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也有不少聚居区。回族于明末清初开始迁入文山州境内。回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回族的主要节日有俗称三大节日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2018年底,文山州回族人口约2.81万人。

原来,文山世居的11个民族,还有这样一段历史意义!


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源于中国古代沿海一带的百越族群。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德宏等地,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文山州境内傣族最早于明清时期从西双版纳迁入,自称为“傣郎”“傣好”“傣仰”,他称“摆族”“黑傣”“白傣”“红傣”。二月节、六月锦库节、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2018年底,文山州傣族人口约1.6万人。

原来,文山世居的11个民族,还有这样一段历史意义!


白族

白族历史悠久,先民是古代居住在西南地区属于西北氐羌系统的部落。

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据考,唐宋时期就有白族先民聚居在文山州丘北县的马者龙一带。太平节是文山州境内白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2018年底,文山州白族人口约0.82万人。

原来,文山世居的11个民族,还有这样一段历史意义!


原来,文山世居的11个民族,还有这样一段历史意义!


蒙古族

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文山州境内的蒙古族是元朝驻守云南的蒙古族官兵落籍于云南而迁入文山定居的,以农业为主,多为旃、伙、余姓, 那达慕、家族节、祭草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2018年底,文山州蒙古族人口约0.47万人。

原来,文山世居的11个民族,还有这样一段历史意义!


原来,文山世居的11个民族,还有这样一段历史意义!


布依族

布依族源于古代“百越”。

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其中以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文山州布依族最早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从贵州省迁入,自称“都匀”“布依”“布仲”“布曼”,他称“民家”。文山州布依族的节日主要有二月二离娘节、四月八牛王节、六月六祭龙、六月二十四献田公地母,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牛王节。2018年底,文山州布依族人口约0.64万人。

原来,文山世居的11个民族,还有这样一段历史意义!


仡佬族

仡佬族又名仡僚,是古代“僚”的一支。

97%的仡佬族聚居在贵州省,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文山州境内仡佬族于明末清初从贵州省迁入,先入广南、麻栗坡,后又有部分迁到富宁、砚山、马关定居。2018年底,文山州仡佬族人口约0.2万人。


看到这里终于长知识了!

原来我们的民族来源

还有这么多意义

你是什么民族呢?

一起来留言探讨吧


来源文山日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