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我的家鄉涉縣郝家村,在我看來是一處世外桃源,生活在這裡可以說是無憂無慮的,而屬於涉縣那種獨特的美縈繞在每個郝家村人的心裡。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魅力小村莊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一座座小樓坐落在巍峨的太行山腳下,捧一把金慈的泥土,我說,這是我的家鄉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這裡有巍峨的太行山脈,有純淨的山泉水,還有一群樸實的農村人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看,今日的郝家村也是一片繁榮的景象,多美的小村莊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郝家村人樸實善良,最重要是團結,一家有事眾人幫,這不就是真正的中華兒孫嗎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隨便拍一張都那麼美,你看,山上的小石頭都充滿了朝氣,充滿著魅力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這遠近聞名的太行山脈威武雄壯,閒著的時候爬爬山,采采藥材,抽袋煙畫個畫多美啊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這座山我不知道上去過多少次,每次上去都有不同的感受,我們從小長到大,這座山一直陪伴著我們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這充滿著魅力的山脈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郝家村人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小時候我們經常來這上面捉蠍子,一個蠍子三毛錢,捉一天的蠍子足夠我們買冰糕了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這個地方我特別熟悉,小時候在這捉蠍子掀起一塊石頭,下面一條大黑蛇,嚇得我差點從這掉下去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一轉眼,都是三十的人了,再次上來想起了小時候的一幕幕,這次上來有著太多的感受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看,這兩位村民揹著袋子似乎在採藥材,路很難走,但是對於我們山裡的孩子來說都不算什麼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在山坡上拍下我們的小村莊,雖然不大,但很美,深藏在這個山溝溝,安靜、舒適、美好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山上下來餓了吧,我就不告訴你是從別人地裡偷得菜做飯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花椒樹,摘花椒你們城裡人一定沒有感受過,雙手被扎的血糊糊的,但是能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上一年摘花椒沒有趕上,這次,我一定不落下,作為涉縣郝家村人怎能不摘花椒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另一大特產柿子,當柿子掛滿枝頭,漫山遍野一眼望去紅彤彤一片,怎一個美字了得。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柿子收完之後,樹上還會留下軟柿子,我們會上樹摘下軟柿子拿回去做軟柿子抹窩子,軟柿子餅,做。。好多的美。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郝家村的核桃,每到核桃豐收的時候,在外打工的郝家村人都會趕回去打核桃,打核桃成為村民的一項重大活動。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郝家村村委會,郝家村的領導們就在這裡面出謀劃策,帶領全體村民共同致富,現在也是文藝演出中心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這棵樹不得不說,據說已有千年的歷史,已成樹仙,樹中心是空的,但是它還在堅強的活著,

樹中心經常上著香供奉,還記得小時候都在樹中心往上爬,玩的不亦樂乎。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這裡是郝家村玉皇山上的玉皇廟,此地供奉著玉皇大帝與王母娘娘,村民經常來這裡上香祈福

大年夜的時候,村民門早早地來到這裡等著搶頭香,十二點鐘聲一響,鞭炮齊鳴,鑼鼓喧天,跟玉皇大帝恭祝新春。

提到玉皇山,不得不說郝家村玉皇山引水的故事。

太行山精神代代傳-郝泉水鑿山引水

玉皇山很美,橫空出世,刀切斧砍。只是玉皇大帝要考驗一下這裡人的膽量,故意出了道難題,把涉縣惟一的水源漳河擋了個嚴實。

1936年,山下郝家村人在後溝打了一眼5丈深的水井,但旱季無水,井口被封,郝家村人稱這口井為“老井”。

我的故鄉-郝家村 一個深藏在涉縣山溝溝裡的魅力小村莊

盼水想水,800口人的莊子就有百十號人的名字與水有關,黨支部書記郝泉水就是其中的一個。“種田人吃皇糧(國家發放的救濟糧)臉上掛不住啊。”

1984年,退伍軍人郝泉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民兵連指導員後,決心發揚我黨我軍為民造福的光榮傳統,鑿透玉皇山,引山後的漳河水進村。 引水過程中,資金困難,塵霧中毒事件不時發生。一次,東口發生塌方,10個人堵在裡面,幾個人重傷。郝泉水來到洞口,“我到前面探路……”他帶頭翻箱倒拒,變賣家產,為引水工程集資。全村黨員、民兵每人捐款1元.義務獻工100個。20名男女民兵停建r新房,變賣嫁妝。東借西湊,硬是集資了n萬元,當年冬天,郝泉水帶領幾十名民兵開上海拔1000多米的玉皇山安營紮寨,吃在工地,住在崖下,每天苦幹14個小時以上.他強忍著嚴重的肺氣腫和肺結核,處處衝鋒在前,3次累昏在工地上,兩次捨生忘死排啞炮。

1988年,玉皇山服了,大山那邊的漳河水流進了郝家村乾渴的土地。

這項工程動土石方兩萬立方米,磨壞鋼釺上萬根。

1990年,民兵連指導員郝泉水被評為河北省勞動模範,省、地報紙刊登長篇通訊介紹了他的事蹟。 郝泉水是靠帶領民兵鑿山引水直得這一殊榮的。他的家鄉河北省涉縣郝家村位於太行深處,是個有名的“老井村”。自康熙年間建村以來,百姓們吃盡了無水之苦。為找水,村裡吃過官司,賠過土地死過人。300多年間不知打了多少幹窟窿。人們想水簡直著了魔。800人的小村竟有近百人的名字上帶著 “水”字。最終卻還是過著“種地靠老天、吃水翻山擔”的苦日子.

現如今,郝家村在黨中央英明政策的指導下,在郝家村村支部領導的帶領下,正在一步一步走向繁榮,向前,向前,向前。

捧一把金慈的泥土,我說,這是我的家鄉;摘一朵鮮豔的野花,我說,這是我的家鄉;高歌一曲悠揚的《郝家美》,我說,這是我的家鄉! 一鄉一俗,一灣一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家鄉郝家是我們生長的根,是我們美麗的家園,不論走多遠、不論在哪裡,在我們的眼中,她永遠是最美的。祝願家鄉的明天更美好!我是郝家村人我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