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差等生的逆袭:科举考试只是八品芝麻官,后成权倾朝野之人

小说:差等生的逆袭:科举考试只是八品芝麻官,后成权倾朝野之人

一、差等生的逆袭

张璁凭借嘉靖皇帝的支持以及自己的智谋,最后将杨一清赶走了。

然而,这时候一个没有张璁学习好的人在慢慢崛起,这个人就是夏言。

夏言也是嘉靖初期的一位猛将。夏言的崛起,直接终结了张璁。

夏言1482年生人,江西贵溪人。他是正德十二年的进士。

不过,夏言学习并不好,因为他虽然没有八次考上进士,但是他是三甲出身,也就是进士中最不行的一档。

如果光看成绩的话,夏言的学些成绩和前面的芝麻官桂萼差不多。

然而,学习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古今中外都是这样的。

学霸为学渣打工的事情即便是现在也是非常多的。

夏言如果和杨慎、费宏、杨廷和这些人相比的话,他就是学渣一枚。

然而,人家夏言有着桂萼所没有的品行和特征,这些特征也是夏言崛起的关键因素。

三甲这样的成绩,分配工作的话,是不可能进入翰林的。

所以,三甲出身的夏言,直接被分配到了行人司。

光从官位来看,行人司是非常小的一个职位,有多小呢?连七品芝麻官都不如。

因为行人司的品阶是八品。

这样的品阶往上升的话,可以说得等到猴年马月了,然而,夏言的崛起并不仅仅依靠这样的品阶,他身上有着一般八品芝麻官没有的东西。

我们可以来看看夏言的字,人家夏言的字很了不起,夏言字公瑾。

想到公瑾,你能够想到谁呢?当然是周公瑾周瑜了。

虽然夏言并不是一个武将,但是夏言身上体现的精神,和周公瑾差不多,史书对夏言的记载是“正直敢言自负”。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不怕得罪人的人,只要建议合理,他什么话都敢说。

但是,敢说还不行,还必须会说,能够说到点子上才行。

而人家夏言就能够说到点子上,为什么说夏言敢说而且会说呢?因为史书上有记载。

史书对夏言的记载是,夏炎机警灵敏,很善于写文章。

当然,会说只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人家夏言的颜值,史料对人家夏言描述是一个大帅哥。

在明史中,有对夏言外貌的描写,明史说人家夏言眉目清朗、胡须很长、口齿洪亮,而且还不说家乡话。

在当时,在普通话还没有大面积普及的南方地区,夏言的普通话这一特点是非常厉害的。

这样一个长得帅、颜值高、表达能力强的人,即便是现在也是非常吃香的。

不过,光长得好看还不行,人家夏言对自己的专业也有着极深的研究,这一点才是真正成就夏言的。

夏言和张璁一样,对礼仪这种东西也也有精深的研究。

嘉靖刚刚当皇帝的时候,夏言就给嘉靖皇帝说了,正德年间,上下消息不通,现在陛下开创了新的时代,应该每天早朝以后,去文华殿亲自批阅一下奏章啊。

皇帝陛下你可不能一下早朝就去玩,还是关心一下国家大事比较好。

要知道,陛下接受到的一些奏折,很多都是内阁事先过滤了送给你的,这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人将皇帝想看到的东西处理掉。

为了避免陛下被别人蒙骗,还是亲自到文华殿看看奏折吧。

嘉靖皇帝一听,也是这个道理,于是欣然接受了夏言的意见。

嘉靖下朝后不玩了,开始好好批阅奏章。

夏言因为长得帅,会说话,后来渐渐被嘉靖皇帝看上。

这里大家就有疑问了,为什么嘉靖会和这个八品芝麻官联系这么紧密呢?

这就需要说说夏言大人的工作性质了,我们可以从他的官职来看看。

“行人”表面意思也就是行走的人。

夏言这个行人,就是每天往返于内阁和皇帝之间的,这样天天和皇帝见面,脸熟是很自然的了。

这就和现在的职场一样,经常和领导打交道的,领导有一天高兴,很可能你就辉煌了。

人家夏言就是沾了这个职业的光。

夏言这个八品芝麻官,虽然学习不好,但是除了学习外,他占尽了各种优势。

要长相有长相,要表达能力有表达能力,而且根据考证,夏言之所以成为三甲,并不是因为学习不好,而是在考试的时候,答题内容批判性太强了。

改卷老师不喜欢夏言的答题风格,所以才给了他低分。

当时可都是主观题啊,主观题是什么,考生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写题,改卷老师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分。

那个时代,可没有好几个专家一起来打分,最后给你个平均分。

总之,夏言这个行人,最后和嘉靖皇帝混了个脸熟,嘉靖领导一高兴,夏言高升了,成为了兵科给事中。

之后的夏言,凭借自己能说会道、专业本领过硬、长得好看的特征是步步高升。

不要光看人家夏言靠脸吃饭,其实,人家也是很有才华的。

夏言在任职底层官员的时候,也做了很多威猛的事情。

在夏言建议嘉靖早朝完去批阅奏折这件事情之后,夏言又联合好哥们兼御史的郑本公、主事汪文盛一起考核京城尸位素餐的官员。

在夏言这些人的考核下,京城三千二百多吃闲饭的官员被干掉了。

之后,夏言又联合御史樊继祖对权贵的庄园下手,在夏言看来,你们这些权贵,占领大面积土地当寄生虫,这是不应该,也是不正确的。

所以,夏言大人又在嘉靖耳边吹风,权贵无数田地、庄园回归到了百姓的手中。

工作做的这么好,嘉靖当然非常喜欢他了,而且有这样一个大帅哥,能说会道的秘书在身边,嘉靖也非常放心。

于是,在嘉靖七年的时候,夏言直接被调进了吏部。

调入吏部后的夏言是火箭式上升,两年后,从吏部进入翰林,不过自始至终,夏言都兼任着嘉靖皇帝的秘书。

根据史书记载,夏言在给嘉靖上奏的时候,嘉靖都盯着人家夏言看,总之,嘉靖对这位帅气胡子长的夏言非常喜欢。

二、张璁和夏言的交锋

夏言的急速上升,对张璁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于是两个人的血雨腥风开始了。

嘉靖七年,也就是夏言进入吏部后,嘉靖认为天地合一的祭祀方法不符合礼仪,所以嘉靖想,还是将天和地分开来祭祀吧。

而礼仪专业出身的张璁开始占卜了,张璁占卜的结果是,天地分开会不吉利,而且张璁说,朱元璋大人也是不同意这一做法的。

真不知道张璁是如何联系上朱元璋的。

总之,张璁认为天地分开祭祀不好。

而张璁不敢决定这件事情,其实,张璁的态度是不愿意让天地分开祭祀的。

这时候夏言站出来了,将天地分开祭祀没有什么不好,墨守成规就好吗?

夏言建议嘉靖皇帝去北京南郊亲自耕种(这是古代皇帝常有的一种做法),嘉靖皇帝此举,在民间和庙堂引起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嘉靖趁着朝野一片欢腾,将天地祭祀这件事情分开了。

在嘉靖看来,你张璁不是说我祖宗不愿意吗,现在我亲自种地,老百姓如此高兴,我的祖宗怎么可能不答应我天地分开祭祀呢?

就这样,夏言压了张璁一头。

在权倾朝野的张璁看来,你夏言算个什么东西,竟然敢挑战我的底线。

于是,张璁命令出任詹事的霍韬攻击夏言。

而张璁此举也彻底为他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霍韬不愧是张璁的跟班,在礼仪上也很专业,他在给上疏嘉靖的奏折上,将夏言骂了个透遍体鳞伤。

而这件事情彻底激怒了嘉靖。

为什么霍韬骂夏言,嘉靖皇帝发怒呢?

因为将天地祭祀分开这件事情,是人家嘉靖的意思。

你霍韬骂夏言,不就是骂我嘉靖吗?

果不其然,霍韬直接被扔进了监狱之中,而夏言因为倡导天地祭祀分开得到了嘉靖的赏识。

嘉靖在这件事情之后,好好犒赏了一下夏言。

嘉靖赏赐给夏言加盖玉玺的奖励诏书,给夏言漂亮的衣服(四品官府),还给夏言涨了很多工资。

这之后,嘉靖对夏言宠爱有加,而张璁在嘉靖心中的地位也慢慢的衰落了。

这件事情之后,张璁开始对夏言发动了更猛烈的攻击。

而这时候的张璁,有了之前杨一清的遭遇,就是所谓的“上意早移”,张璁的败亡也在情理之中了。

总之,从杨廷和、杨慎到杨一清,再到张璁,再到后来的夏言,再到后来的徐阶,再到严嵩,他们之间处处充满了斗争,或者正当不正当的“倾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