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天台的神秀山水和深厚文化,吸引了历代书画家前来访古问幽留下珍贵墨宝,古有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等,近有康有为、黄宾虹、张大千、郭沫若等。

而在几十年前,有一位老人曾来到天台,并在此创作了多幅作品……

1987年4月底的一天,张家桐的村民如往常一样,男人下地做活,女人在池塘洗衣,孩子背着书包上学,一个着便装的清瘦老人来到了村里。

老人在村里转悠着,他会在某处静静地注视了一番,尔后找块石头坐下,打开带来的速写本,村里的大岩石、稻杆蓬、棕榈树、错落的民居……一一勾勒在他的速写本上。他就是中国绘画大师、中国流艺术家画派创始人之一吴冠中。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吴冠中正在作画

他后来又转到小学附近作画,铃声响起,下了课的孩子们围上正在写生的绘画大师,吴冠中仍然静静地画着,全然没有在意身边围观的孩子们。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孩子们围在吴冠中身边

对于张家桐来说,这一天十分的平常,可对吴冠中来说,却是一次难忘的写生。1987年他的《天台行》发表于当年的《新观察》。

天 台 行

山间老树成林,屈曲舒展,绿荫掩映黄墙,绕墙溪清苔滑,人知道,该是名山古寺了。果然就是天台山国清寺,隋代古刹。高耸的隋塔久经岁月渲染,色彩崐沉着而斑驳,躯体筋骨外露,显得苍老坚劲。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和弦 摄

佛塔阅尽人海波澜,深谙世态炎凉,今日俯瞩山寺前喧扰着各式新颖汽车和五彩缤纷的人群,依然无动于衷。寺院显然已几经修饰,佛像有的属新塑,有的从外地借调而来。有人说不幸中尚有幸,如果红卫兵连老树统统毁尽,则国清寺的恢复就不可设想了。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和弦 摄

人们皈依宗教,祈求心灵的寄托,而宗教需皈依大自然的独特环境气氛;幽深的山林、惊险的峭壁、奇特的崖洞、难攀的绝顶、恐怖的荒漠……我并不信教,只探寻大自然的景观,却往往在人胜、人奇、令人肃穆处,与寺、庙、观、庵邂逅。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王正多 摄

寺院多种花,国清寺的幽静庭院里名花相聚,庭院十分洁净,一尘不染,花叶如洗,暗香浮动。穆静与优美令人凝思,涤人烦恼,期间似乎已寓有宗教的熏陶。蔡元培先生倡导以美育代宗教,他早已体会到“美”对陶冶性情的潜移默化之感染力。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和弦 摄

石梁飞瀑离天台县城数十公里,单行车路,交通不甚方便,但通过重重茶山,进入参天竹林,发现白练在岩石间咆哮奔泻,气势壮观。这避暑佳境同时必然也是菩萨的别墅。庙虽地处偏僻,仍见新加坡的信徒来虔诚跪拜。人们在香烟鼎盛的国清寺膜拜之后意犹未尽,似乎寻根要寻到根之须尖。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天台山飞瀑 吴冠中

从竹丛中窥探,可见山谷间的小块水田里正有农民同水牛耙田,这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也正是现代物质文明之根须。陪伴我们的小朱知道我爱寻农舍,便带领我们翻过两个松林之坡,来到一户她相熟的农家。这山坡上独户人家种田、种橘、种菜,门前有棕榈、竹林、春笋林立,高的已及丈余。屋旁有桃、杏、楷杷、樱桃、茭白……还有仅供观赏的月季、绣球、兰花……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天台山水怀里 吴冠中

进屋入座,女主人端上一人一碗糖水煮蛋,小儿子得意地打开黑白电视机,可惜白天无节目,煞他兴致。他们是幸福的,对目前的生活条件已感满足,因这是自己勤劳的果实。我深深感到他们是真正幸福者,他们身体健康、心境恬静,没有病痛,更没有内疚。人生的幸福不决定于物质生活物奢华程度,而往往系于无罪、纯朴、创造与贡献。宗教为人赎罪,在现代物质生活浸染中褪了色的人们想回归自然。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天台张家桐 吴冠中

主人出门挖笋,我跟去看。据说露出地面的毛笋便不宜吃,须观察、寻找被春笋顶裂的土口,细心破土挖下去,那尚未出土的嫩笋才好吃。鬓色已斑的老农选定了土口,挖出了一棵偌大的鲜笋,有好几斤重,他用旧报纸包好,用几根苎麻捆扎,又找来一段丝瓜络,系在手提处,以免麻勤手,然后交给了小朱,为她准备了迎客佳品。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天台张家桐 吴冠中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张家桐里的大岩石

热心的朋友竭力想让我游遍天台胜迹,雇车到尚很少人去参观的寒岩,据说那里的先僧寒山与苏州寒山寺有联系。我无意研究佛门宗谱,对寒岩粗略看过,便匆匆下山。司机办自己的事去了,迟迟不回,我们便利用这空隙到附近山村看看。这一看,令我兴奋起来。背靠山岩,建立在高低曲折地基上的古老山村隐现于大岩石之间。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张家桐速写 陈峰

入村,村里有巨石、池塘、棕榈、野藤……处处入画,因具备块面、点及线之多样形式变化,且男女老幼相呼应,老牛犊子随处走,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我来天台,本意是想寻找浙江山区的独特风貌,但得到一个最突出的印象;处处盖新房。路途所见几乎是一式的二层楼房,偶有三层的,式样也相仿。汽车从这个县驰到那县,经过那么多小镇与村落,不时碰到建房的砖、木、灰泥阻碍交通,人们手忙脚乱,欢欢喜喜,诚是一派农村富裕起来的新气象。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天台山风光 吴冠中

光景虽好,但少风景画意。谁爱画人人一式的西装或制服!踏破铁鞋无觅处,眼前这个小山村却令我动心了,这村房屋大都是旧的,同时因粪坑多,也脏。我并非青睐于旧和脏,是形象的性格特征启示我美感,笔底的山村之美是真实的,因脏和旧并不能掩盖山村本质之美。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天台张家桐 吴冠中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岩中有屋,院内有岩”的张家桐

我们翌晨带着干粮重到山村,整整画了一天。我从村里画到外,拐弯抹角到处钻,同去的老伴久久找不见我,最后一位七八岁的小姑娘带着她找到大石与草垛间的我。老伴说这姑娘特别淘气,但偏偏她帮她找到了我。我们给她吃饼干,她大大方方地吃,很快活。她的鞋很破,脸很脏,问及她妈,她说妈嫁人了,她一岁时爸就死了,现在跟奶奶过,她已十二岁了。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天台张家桐 吴冠中

后来转到小学附近作画,课间休息时小学生们蹦跳着围拢来看画,这位小姑娘也来了,手里还捏着一枝毛笔,手上、脸上、衣服上都染有墨迹,她猛力挤到跟前来亲切地同我搭腔,像是很相熟了……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如今的张家桐

离开天台后,有三个人的形象总不易忘怀;石梁瀑布旁小庙里跪拜的新加坡老妇、用苎麻和丝瓜络捆扎大笋的老农、看来只七八岁其实已十二岁的小姑娘。

作 者 简 介

吴冠中老师(1919—2010)

吴冠中:难忘天台行,心动张家桐

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

险峻的山、灵动的水、平静的小村庄以及纯朴的乡农,天台的风光与人文,不仅留在了吴冠中的画中,也让每一个看到这些画的人们,感受到了天台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