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這是我見過最有感觸的答案!

麥家說:“讀書的長度是需要鍛鍊的,當你每天多增加一點閱讀量,你自然會習慣,你的人生就會慢慢變得厚實,你的內心就會變得生動、善良、細膩、美好。”

愛讀書的人會發光,有了書,就等於有了未來,當孩子們愛上了讀書,也就走進了未來。

01

書,雖然不能幫你解決問題

但卻能給你一個更好的視角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這是我見過最有感觸的答案!

孩子說:

我每天上課,做題,考試,已經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了,我為什麼還要讀書?

書本不會告訴我今天該吃什麼,也不會告訴我這道題該怎麼解答,更不會告訴我該如何過好一生,我為什麼要讀書?

是的,書本不是答案,更不是工具,在我們一籌莫展時,它不能為我們解答疑惑,但是卻能給我們一個更好的視角。

你的語文成績很不錯,能輕而易舉考高分,但是當你和別人交流時,你發現你的思想是空的,你沒有什麼好說的。

知識想拿總能在短時間裡拿起來,但思維方式和行動方式的養成卻需要日積月累的實踐與磨練。

同樣的一件事,內心淺薄的人只能看到表面,而有底蘊的人卻能看到本質,這就是讀書與不讀書的區別。

02

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

構成了你的人生格局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這是我見過最有感觸的答案!

扎西拉姆·多多在《喃喃》中說:

有人尖刻地嘲諷你,你馬上尖酸地回敬他。有人毫無理由地看不起你,你馬上輕蔑地鄙視他。

看似敢愛敢恨,但是卻暴露出了你的格局,格局高的人從來不會和小人爭執,因為你和他爭執,你就被他同化了。

讀書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更好的溝通。

網上有一個視頻,一輛價值1000萬的邁巴赫在倒車時,撞了一臺價值800萬的勞斯萊斯,雙方理性剋制,不吵不鬧,互遞名片,相互認識。

一輛10萬的長城撞上了8萬的五菱,於是雙方召集人馬大打出手。場面變得極其混亂和難堪。

這裡要說的不是貧富差距,而是格局的大小,格局大的人受到損失後會及時止損,甚至在損失中找到新的收穫,而格局小的人受到損失後只會斤斤計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自己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能讓自己的格局越來越大。

03

讀書是為了成為高貴且有溫度的人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這是我見過最有感觸的答案!

不能去旅遊,那就看書,書裡有神秘的金字塔,有奢華的凡爾賽宮,有古老的亭臺樓閣,更有秀美的江山如畫。

父母不能給自己很好的家庭教育,那就讀書,和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學家對話,和最有思想的人探討人生,和最有前瞻性的人展望未來。

讀書,是為了讓我們滋養出高貴的靈魂。

培根說,“讀書使人成為完善的人”。

閱讀是一個孩子擁有優質童年的基礎,它為孩子帶來眼界、思考的能力、勇氣、和對世界的熱情。

讀書不是為了考多少分,更不是為了提高作文水平,而是為了沿著作者的腳印去看沿途的風景,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這是我見過最有感觸的答案!

當你的孩子問你“我為什麼要讀書?”時,請把以下幾句話告訴孩子:

1. 努力讀書不一定能賺大錢,但可以看到更精彩的世界。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這是我見過最有感觸的答案!

2. 努力讀書不一定能上名牌大學,但會得到更多的選擇機會。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這是我見過最有感觸的答案!

3. 努力讀書不一定能讓生活多舒適,但會讓生活更有意義。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這是我見過最有感觸的答案!

4. 努力讀書不一定能讓智商提高,但可以讓內心世界更豐富。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這是我見過最有感觸的答案!

5. 努力讀書無法改變容貌和外表,但一定能塑造氣質。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這是我見過最有感觸的答案!

6. 努力讀書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卻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這是我見過最有感觸的答案!

7. 努力讀書不會讓你成為完美的人,但能夠讓你更加優秀。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這是我見過最有感觸的答案!

作家龍應臺曾對兒子說過這麼一段話,分享給大家: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帶給你快樂。

希望孩子們都可以發自內心的愛上讀書,去感受書本的魅力,享受書本帶給我們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