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捏好和孩子之间的分寸感:爱不是捆绑孩子的借口

最近,皮克斯的动画《包宝宝》斩获第

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看似温情萌趣的动画,却刺痛了无数中国父母和孩子的内心。这是为什么呢?

拿捏好和孩子之间的分寸感:爱不是捆绑孩子的借口

这部动画短片中的情形真实地反应了我国家庭育儿方面的情况,一个包子变成了可爱的“包宝宝”,却为饱受空虚寂寞之苦的年迈父母重新带来了天伦之乐,妈妈每天幸福地享受着这种自认为的美好,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个上天赐予的小天使,可是孩子呢却一天天长大,越来越独立,不再喜欢这种没有距离感和丝毫隐私的爱。终于有一天,儿子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母亲,这位母亲失望气愤之余,竟然一口吞下了她的“包宝宝”。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她的一场梦。当她从梦中惊醒后,她那现实中离家出走的儿子回来了。

拿捏好和孩子之间的分寸感:爱不是捆绑孩子的借口

现实中有多少这样的家长,打着爱的旗号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自认为是对孩子好,可却完全违背了生命的成长规律。从今天起,不要再做这样的家长,适时放手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01

天下真无不是的父母吗

孩子渐渐长大,已经不是襁褓中的婴儿,需要大人时刻保护。可很多父母仍然以“父母都是为你好”“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为由为自己自私的爱找借口,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孩子小时需要父母的照顾,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孩子逐渐长大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自己的生活圈,父母此时应该放开手,让孩子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02

给孩子松绑,解开无形的枷锁

父母控制欲的爱会成为孩子无形的枷锁,一个人带着枷锁生活怎么能开心幸福呢?有的父母真是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穿了一双自己不喜欢的鞋子,家长让孩子换一双来重新搭配衣服,满足自己的审美,孩子在偶尔外边吃了快餐食品,回到家中父母批评孩子吃垃圾食品,孩子打个电话都要偷听,翻看孩子的日记本,等等。

在这些琐碎的生活小事中,孩子的棱角慢慢被磨平,变成父母所期望的样子,一切都按父母设定好的路线走。可是内心呢却越来越多的怨气和不满,整个人的状态也没有呈现出父母所期待的开朗、智商情商双高的样子。相反,无精打采、优柔寡断。这都是父母用爱的枷锁锁住了孩子的内心,锁住了孩子的人生,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亲近呢?孩子必然和父母的心越来越远。

拿捏好和孩子之间的分寸感:爱不是捆绑孩子的借口

03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独立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对孩子时刻监控。在安全的范围内孩子可以自由活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父母可以为孩子单独安排一个房间,在这个房间里,孩子自由地发挥创意,发泄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学会独处,在自由的空间中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样孩子会更加快乐、自信,学会独立思考,为孩子今后成为一个敢作敢当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拿捏好和孩子之间的分寸感:爱不是捆绑孩子的借口

04

给孩子自己判断和选择的机会

在孩子选择玩具和衣服的时候,父母不要过多插手,从小事做起,给孩子提供自己判断和选择的机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主见的孩子。不要让孩子为了满足大人的喜好而做出不情愿的牺牲,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即可。如果孩子在难以抉择时,父母可以帮孩子分析其中利害关系及优缺点,然后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这有利于培养孩子开阔的思路,全面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拿捏好和孩子之间的分寸感:爱不是捆绑孩子的借口

和孩子保持分寸感,与孩子的关系保持舒适性,爱孩子的同时,不要忘了给孩子自由,充分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该放手时就放手,孩子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做明智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