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爺爺都是首富,而他更大手筆,一天損失147億也不在意

什麼是富人?事實上,人們對富人有不同的定義。例如,如果你以一個普通的農民為例,在他的眼裡可能有數百萬的富人。對於一個擁有數百萬財產的人來說,富人可能是擁有上億資產的贏家。因此,對富人這個詞來說,並沒有準確的定義。就像之前播出的電影《西紅市首富》一樣,劇中有一個情節,讓你一個月內花掉花10億元,讓很多人想知道這些錢到底怎麼樣才能花掉啊。

父親和爺爺都是首富,而他更大手筆,一天損失147億也不在意


不過這和榮智健相比簡直不值一提,因為他一天就曾損失155億元。現在我們來談談榮智健是誰?榮智健的家庭非常大,是一個非常傳奇的家族。榮智健的祖父榮德生是江蘇無錫人,起初,他經營了一家小銀行。

後來,他的生意越來越大,他也有了一些積蓄,他開始涉足許多其他領域。不得不說榮智健的祖父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商人,他開了12家麵粉廠和4家紗線廠,逐漸發展成為當時最大的民族資本家。榮德生也是一個很有骨氣的人,當時,日本人強迫容德生為日本人服務,但他始終保持著民族主義的態度,未曾向日本低過頭。

父親和爺爺都是首富,而他更大手筆,一天損失147億也不在意


後來,榮德生去世後,他的事業自然移交給了兒子榮毅仁。雖然當時的中國社會動盪不安,但在動盪不安的時代,很多人也開始走上了創業救國之路。智者們抓住這個機會,創造了自己的財富,榮毅仁也不例外。他憑藉自己的財產和天生的商業頭腦,使得他的家族企業迅速發展,成為了當時最富有的人。

但是1966年之後,他把所有的錢都無償地捐贈給了自己的國家,不得不說他為新中國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榮智健是榮氏家族的第三代傳人,與其說他是繼承人,不如說他是企業家,創業者。因為他可以成為最富有的人,是因為他自己頑強的打拼闖下來的。

父親和爺爺都是首富,而他更大手筆,一天損失147億也不在意


45歲時,榮智健以9年的工作所得的100萬港元全部投資了融文科技,併成為了融文科技的最大股東。後來,一家美國公司願意以12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這個公司,榮智健利用這段時間將所有股份出售給該公司,一舉賺得5600萬港元,這比之前他的投資資金翻了56倍。

榮智健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後,便開始在商界大展身手,最後成為了商業傳奇。當時,榮智健一直在中信香港工作。在他的領導下,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的收購。後來,在香植球的泰富發展上市的幫助下,香港中環正式更名為中信泰富,榮智健通過一系列的投資、收購等行動,不斷的鞏固了自己的商業地位。

榮智健在60歲時被《福布斯》評為“中國首富”。而當榮智健事業穩步上升時,卻遭遇滑鐵盧。2008年,榮智健控股的中信泰富虧損了147億元人民幣,在第二天的時候,他就被帶去做了調查。

父親和爺爺都是首富,而他更大手筆,一天損失147億也不在意


也許在榮智健的眼中,147億元只是一個數字。但在普通人的眼中,這筆錢是不可想象的。但從榮智健身中,我們不難看出,家庭對一個人有很大的影響。雖然人們常說榮家三代都很富有,但他們都表現出非凡的商業頭腦,或多或少受到家庭環境,尤其是家庭條件的影響。他們可以從小接受最好的教育,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這樣,長大的孩子比普通人會有更好的思維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