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之前寫的一篇20年養鯉經驗文得了不少魚友的捧場,謝謝大家。初級魚友一些東西吸收不了,包括操作上遇到各種問題,因此建議我寫稍微基礎的,我就結合自己領悟抓空再寫一小文,求效不求質了,望對朋友們有幫助。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一、過濾到底怎麼變強大

我們是養錦鯉,又不是養水晶養珊瑚,因此我不贊成將過濾放到一個高科技、刷錢刷設備的角度。我們要做的無非就是將自然搬來缸裡(雖然不會完全實現),因此,除了封閉式濾桶(易堵)外,過濾形式不十分重要,上濾最古老,但並不比滴濾的效果差多少(效率確實差些)。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我們需要做的是:

1、相對足量的濾材

濾材的多少,很難用一個體量或者比例來確定,因為不但濾材材質表面積不同,過濾形式、排列方式、魚多少等也造成很大影響,用多少多數是靠經驗得來的,為了穩妥通常量比較大,通說有1/5-1/3的,但事實上很多人用小於1/10的體積養出了穩定的水質。沒經驗的話,先多再調。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2、流量適當,保證濾材最大程度地和氧氣接觸

硝化菌類需要氧氣的程度是很高的,漁場有句話:亞硝高了肯定缺氧了。說明氧氣跟不上,硝化就下降。因此保證水裡充足的氧氣非常重要,氣泵、瀑布等不能忽視。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水流控制上也儘量以多支水流、多孔散流的形式緩慢沖刷濾材。如滴濾,水流下來應該是一滴一滴像斷線的珠子、上濾中應是緩慢的溪流感、測濾水深靜止氧低應格外注意加氧。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3、試試添加硝化菌

我認識兩個魚友,養過些年頭的魚,一說人工加硝化菌就“不會養魚的人才加,我都自己培養”,把無知當智慧。正牌硝化菌的菌種、協同配比、活性都是非常豐富、科學的,自然培養硝化自然沒問題,但是人工定期添加絕對可以錦上添花。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4、定期監測,添加新水。

把水質檢測設備或者藥劑弄一套,圖省事檢測亞硝、氨氮的也一定要有。一週測一測,高了立馬找原因立即調整過濾系統。即使不高,也要經常抽底水、撇面水、加新水,緩解硝化壓力是一,興奮魚體是二。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5、儘量做好糞便分離,減輕硝化壓力。

6、少養點,養精品。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二、怎麼選魚(鑑賞角度)

1、色彩

對大部分魚友,色彩平衡還是最重要的,魚色彩鑑賞的核心是平衡,需要多看圖多看魚慢慢領會,而且掌握了這一標準你會發現,最出名的銘鯉都具備相當出色的平衡色彩。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而不那麼知名的銘鯉,往往色彩平衡欠佳,而是靠超大的體長和體型得以彌補(絕大部分魚友沒條件沒機會養這種體型的錦鯉,因此對大部分人而言,色彩平衡>色彩表現>體型)。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2、體型

我們一般都不會直接買一條70釐米以上的成魚,小魚看體型能猜出將來多大不可能特別準,但要看起來圓潤舒服,這一方面確有可遵循的標準。

一是:頭寬、嘴大。

二是:魚頭上面看不要三角臉、不要魚臉部往裡凹,要看起來圓潤微凸的梯形。

三是:側面看體高要高即高背,上面看寬大,腹圍向尾部過渡自然。

四是:放在一群魚裡,它應當體長偏長、但體型適中偏胖(小魚可以不要求“偏胖”)。

五是:對公母很在意的朋友,魚類多數都是小時候長得快的是公的,半成熟以後長得快並持續長的是母的,因此可能發現一條20釐米的小魚明顯比別的大,這樣的公的面兒大一些。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3、關鍵鑑賞點

比如昭和、寫鯉的元墨、面割、卷腹墨紋;大正的線墨、肩墨;淺黃的鱗片分層明晰;黃金類的頭版乾淨....所有墨、緋部分不散不突兀、無糙點、無天窗等等。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4、選魚要有標準,但別把標準神化了

自己覺得好,如果這種好離鑑賞標準很遠,你日後一定會覺得它醜,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不建議經濟條件還可以的魚友總看眼緣然後選了無數標準外的魚。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另外說一點:總也有魚友拿很像昭和的大正(或相反)來考驗大家。實際上,大正和昭和是獨立名,但是都是三色系,我們判斷的依據,包括底色、胸鰭、頭墨、肩墨僅僅是鑑賞因素(也就是說這魚有這樣最好)。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並不能完全判斷一條模糊的魚的血統品種,這樣的魚除了依據血統證明、小苗圖片外,辨別起來都是各有各理很難說清楚的,因此外國對此種經常用“三色”來直接說。再碰到這樣的不必糾結。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5、側面不好看?並不!

錦鯉觀背最好,沒有疑問。但是錦鯉側面不好看就是太簡單的判斷。達到較好背觀標準的鯉魚(一條麻子你無論觀背還是觀側都毫無美感好麼),一定也有不錯的側觀效果,尤其是紅白、昭和、白寫。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紅白側線上切割整齊的紅色,側線下銀白閃亮的整齊側腹鱗,非常有視覺美;昭和和白寫山水畫的側面觀非常震撼。加之魚的鰭條舒展、遊動百態,以及兩面側不同的景觀互換,絕算一美。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三、怎麼選魚(在漁場幹啥)

1、脾性

這個有點苛刻,是我養魚養久了的一個標準。錦鯉是底層魚、神經質,因此脾氣很重要,脾氣不壞但影響魚群,還影響自己的生長。說白了就是膽小的不要。怎麼判斷,會不是水質、溫度影響的?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還是要在選魚的時候和別的魚對比,相比下游動不積極、不敢把頭大方地露出水面、吃食快到水面就下潛或者咬一口不管吃沒吃到就鬼跑的一般不會太膽大(膽大可以參照茶、黃、落葉,也建議每缸一茶),將來很可能在水質水溫都很好的情況下鬧水,搞得魚群驚恐、看魚的人嚇一跳。不過這條太苛刻,不強求。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2、千萬仔細觀察

那些病怏怏的、看著就呆的一定不能選。一個池子裡,水面沫多、髮油、發黃,錦鯉呆滯佔到十分之一我就建議新手不要買,可能你控制不了。魚撈了上來好好檢查有沒有毛病,尤其注意看看腹部,因為角度問題穿孔了可能也沒能看出來。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四、怎麼拌飼料

我常說拌飼料以為大家都會,後來有人一問我才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拌飼料,多數人的做法是飼料和藥劑、營養劑噴水攪拌均勻,然後陰乾。這樣的弊端就是粘不住,入水就散了,不但魚吃不到還可能把水色搞混(拌液態抗生素可以直接用藥泡)。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我建議大家這麼做:如果是粉狀、微粒狀的營養劑,先把飼料、營養劑、少量水產飼料粘合劑(淘寶)不加水攪拌一下,然後邊噴壺噴水霧邊攪拌,讓飼料和營養劑等最大地粘合,拌得好的藥粘的牢並且飼料顆粒之間又不粘連,直接喂就行了。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要是對藥品濃度要求高,拌飼料的單次濃度都不夠,就做藥丸:把飼料、藥品加水合成泥狀,然後搓丸,這個濃度絕對夠,但費時費力且藥丸基本是下沉性的,注意不要讓水泵都吸了去。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五、我對餵食、生長的理解

1、五分鐘吃完標準,是為大面積魚塘或魚池設定的。因為飼料灑的面積大,水面不平靜、魚群上下急亂潛游、互相推擠,實際上有效吃食的效率很差,因此需要更多的時間達到7、8分飽。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我們家養一池一缸的,讓魚不停氣地吃五分鐘,那絕對是在考驗魚的腸道,長此以往凸眼、腸炎、肝膽失調都是跑不了,魚兒僥倖現在還沒那樣,實際上身體已經不是最佳狀態了。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2、少食多餐。誰都知道,次數要保證,不要貪多大量,魚沒有胃,沒地方慢慢消化。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3、大水流不是錦鯉喜歡的,但卻是我們需要的。鯉魚喜歡緩流和靜水,但是靜水的弊端就是魚代謝慢、肥胖、長得慢,因此在成長期經常多加大水流,強迫運動,長大後改成緩水流為好。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六、不生病比會治病重要,但不生病比會治病簡單

有時候有人問了個雜症,我半天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即使充血的症狀,我也為這是應激、細菌感染、併發症、還是打印、穿孔的前兆煩心不已。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但是預防疾病就簡單多了,錦鯉疾病大部分來自於細菌,注意定期殺菌(我是兩週一次二氧化氯),然後平時投餵一些含有苦參、大黃、大蒜的水產中藥抑制寄生蟲和肝膽腸的不適,適當植物和活食,最後一年做好兩到三次殺蟲,魚很難有什麼狀況。

20年養鯉經驗之淺談

建議大家平時在家備點常用藥,學會及時觀察魚的症狀,這樣會輕鬆很多,以後再接著跟大家分享,另外有什麼不足的請魚友們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