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東莞向國家創新型城市邁進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东莞向国家创新型城市迈进

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4月4日,全市科技創新暨全面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大會在市行政辦事中心順利召開。中科院趙忠賢院士、王恩哥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劉煥彬院士、瞿金平院士,科技日報社總編輯劉亞東,省科技廳副廳長龔國平等嘉賓應邀參加大會。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梁維東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市委副書記張科主持會議,市委常委、松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黃少文,副市長劉煒等領導參加會議。省情報所、省技術經濟發展中心、省高企協會、省製造業協會、省機器人協會、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等省科技服務機構及行業協會負責人,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鎮街(園區)、企業、高校、孵化器、金融機構及新型研發機構代表,共約350人參加了會議。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东莞向国家创新型城市迈进

會議要點

01

梁維東書記會上發表講話

梁維東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舉措和具體實踐,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戰略和經濟轉型的總抓手,明確目標、突出重點、持續用力,推動科技創新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东莞向国家创新型城市迈进

梁維東強調,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必然要求,是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東莞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

梁維東書記講話精神

1

要緊緊扭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重大機遇,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契機,加快構建源頭創新、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企業培育“四大創新體系”,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攻堅力度,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推動東莞市科技創新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2

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參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爭取更大的更多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重大創新平臺;

積極對接落實大灣區系列政策,促進各類創新資源和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

(二)扭住科技成果轉化這條主線不放鬆

抓好轉化平臺的建設;

加強股權性投資;

抓好項目的落地。

(三)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加快新舊動能的轉化;

培育新動能。

(四)切實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

繼續壯大創新型企業數量規模;

不斷增加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推動高企樹標提質,實施百強創新企業培育計劃;

完善產學研合作長效機制。

(五)著力打造一流的創新生態

大力集聚創新人才;

大力促進科技金融產業深度融合;

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

要認識到人才是關鍵,核心領軍人才是關鍵。

3

要凝聚合力,狠抓執行,確保國家創新城市建設落地見效

(一)要堅持一把手帶頭,提高各級幹部抓科技創新的能力水平

(二)要切實形成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強大合力

(三)要全面加強執行力建設

02

龔國平副廳長髮表講話

省科技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龔國平同志在會上指出東莞是我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核心城市之一,是全省科技創新的重鎮,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大膽先行先試,闖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創新發展之路。去年,東莞獲批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這是國家、省對東莞科技創新的充分肯定。龔廳結合東莞現有的突出優勢,提出五點希望:一是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中主動作為;二是在建設廣東省實驗室中走在前列;三是在落實科技創新政策中先行先試;四是在組織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核心技術攻關中提前佈局;五是在培育創新型企業中樹立標杆。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东莞向国家创新型城市迈进

03

劉煒副市長傳達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並作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報告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东莞向国家创新型城市迈进

劉煒副市長傳達了全省科技創新大會李希書記講話主要精神及馬興瑞省長的要求,並在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報告中指出:

1、我市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創新格局正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轉變,從點的突破向系統化和體系化邁進。

2、東莞科技工作亟待突破的瓶頸制約:科技創新的氛圍還不夠濃厚、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的競爭力不足、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經濟發展的力量不強、區域創新體系的系統性不夠、科技創新整體發展不平衡。

3、部署了2019年科技創新重點工作:結合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的部署和東莞實際,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市科技創新工作重點是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統領,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大局,深入開展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以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為“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建設提供有力支撐。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進一步強化區域創新體系的頂層設計;

二是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三是打造區域創新發展的重大科技平臺;

四是推動新型研發機構提質增效;

五是抓好創新型企業的培育發展;

六是營造科技創新的良好氛圍環境。

04

舉行六大項目簽約

1、市政府與科技日報社簽訂戰略框架協議

2、市科技局簽訂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框架協議

3、市科技局與松山湖管委會簽訂聯動工作協議

4、市科技局簽訂創新強鎮共建協議

5、香港中文大學與中國科學院雲計算育成中心簽訂合作協議

6、香港大數據交易所有限公司與東莞市中科雲智產業孵化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东莞向国家创新型城市迈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东莞向国家创新型城市迈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东莞向国家创新型城市迈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东莞向国家创新型城市迈进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05

推出12項重磅政策包!

會上正式出臺《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實施意見》 ,並配套發佈了源頭創新體系、技術創新體系、成果轉化體系、企業培育體系和創新環境營造等五個方面的12項相關政策。

(掃碼即可查看東莞最新政策)

第一批配套政策清單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建設發展專項扶持辦法》

《東莞市組織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實施辦法》

《東莞市推進莞港澳臺科技創新創業聯合培優實施辦法》

《東莞市推進新型研發機構提質增效實施辦法》

《東莞市組織卡脖子技術創新項目實施辦法》

《東莞市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實施辦法》

《東莞市創新強鎮建設實施辦法》

《東莞市培育創新型企業實施辦法》

《東莞市科技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東莞市引進戰略科學家團隊實施辦法》

《東莞市深入推動科技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

《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 全面建設國家 創新型城市的實施意見》

要點內容

《實施意見》以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總目標,以構建源頭創新、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企業培育等區域創新體系為抓手,突出解決我市面臨的短板,突出國家和省對東莞的佈局,突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突出核心重點工作,將開放創新、協調發展和創新型城市全域創新、全鏈條創新的理念貫穿於整個政策,同時吸收借鑑了省“科創12條”和國內相關先進城市的經驗做法,共形成

目標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3個部分。

01

目標要求分為總體要求、基本原則、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其中,近期目標圍繞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主要任務置了R&D投入、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人員、發明專利、創新強鎮、創新型企業等體現科技支撐經濟發展的指標。遠期目標主要是對未來東莞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工作的定位,力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城市。

02

重點任務分為構建源頭創新、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企業培育4個創新體系和創新創業環境支撐,共20條措施。後續小莞將為大家定期推送圖解內容。

03

保障措施分為強化組織領導、健全政策配套、加大科技投入、營造良好氛圍等4個方面。

本次政策創新突破點

一是高標準建設松山湖材料實驗室

發揮其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主軸作用,著力解決先進材料領域的“卡脖子”問題,支持建設未來創新樣板工廠和成果轉化產業區等。

二是組織卡脖子技術和顛覆性技術攻關

建立技術創新項目庫,按照長期培育、動態調整、小額起步、逐步加碼的方式給予支持。引導方向是加強與省科技廳聯動,鼓勵企業爭取國家和省的立項支持。

三是推動新型研發機構“提質增效”

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目標,通過大膽放、高效管和貼心服,推動新型研發機構的“二次革命”,實現自我造血。新型研發機構通過《提質增效改革方案》考核優秀的,可獲得進一步的支持和資助。

四是培育百強創新型企業

遴選100家創新研發能力強、創新人才集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成果轉化效益好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為百強創新型培育企業。強化穿透服務,支持企業建立研發協同機制,努力爭取承擔更多國家、省重點研發資助項目,培育行業“隱形冠軍”。

五是推動創新強鎮建設

鼓勵有工作基礎、有實施條件、有積極性的鎮街規劃建設創新強鎮。鼓勵創新強鎮大膽探索,重點在引進產業化高端人才、打造特色平臺載體、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和龍頭骨幹企業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鼓勵鎮街與新型研發機構合作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

六是引進戰略科學家團隊

六是引進戰略科學家團隊。圍繞我市五大領域十大重點產業,主動走出去挖掘各個行業的領軍人才,重點對接香港的高校院所創新資源。探索組建高水平的產業戰略科學家智庫,吸引更多人才來莞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支撐東莞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一批配套政策要點

(請往下滑動查看)

1

《東莞市培育創新型企業實施辦法》

梯度培育:在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的基礎上,在產業領域、創新能力、盈利模式、資本運營等方面遴選一批百強創新型企業和瞪羚企業,推動突破一批國家、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技術,培育一批科創板或創業板上市企業,打造一批行業隱形冠軍,打造“百強企業—瞪羚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型企業培育梯隊,帶動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2

《東莞市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實施辦法》

項目落地:建立健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科技成果雙轉化機制,按照“有核心技術、有市場需求、有人才團隊、有資本投入、有經濟效益”的條件認定一批成熟度較高的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和低成本空間,推動一批科技成果來莞產業化。

3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建設發展專項扶持辦法》

專項扶持:全力推進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建設,支撐我市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機制體制方面,支持材料實驗室實行符合國際創新規律的新型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賦予材料實驗室研究方向選擇、科研立項、技術路線調整、人才引進培養、職稱評審、科研成果處置和經費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權;

在經費投入方面,探索採用財政經費支出採用負面清單制,明確前期以財政經費投入為主,中後期形成財政經費投入、社會資本投入、成果轉化收益等三方共同投入,逐步提升社會資本投入和成果轉化收益的投入比例;

在人才待遇方面,允許材料實驗室自主制定與科研人員能力和貢獻相一致的、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制度,並支持“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人才苑”建設;

在科研管理方面,給予材料實驗室我市新型研發機構同等政策待遇,明確材料實驗室通過自主立項程序設立的科研項目等同於我市科技計劃項目;

在成果轉化方面,允許材料實驗室依法設立成果轉化企業,對持有的科技成果享有自主處置權,可自行決定成果的實施、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等事項;

在建設保障方面,明確優先保障材料實驗室建設用地規模及指標,允許材料實驗室自主制定科研儀器設備採購管理辦法。

4

《東莞市推進新型研發機構提質增效實施辦法》

提質增效:通過大膽放、高效管、貼心服等手段,支持新型研發機構提質增效。通過權力下放,賦予新型研發機構自主經營、財務審批、預算調整、收入分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豁免、項目管理自主、免除項目自籌經費、免除股權獎勵審批、管理改革等權力。協助新型研發機構圍繞“引領一個產業、帶領一個團隊、創新一個機制、創建一批載體、孵化一批企業、轉化一批成果”六大方向提出《提質增效改革方案》,並對實際改革效果進行考核,對考核優秀的新型研發機構,按照其上年度的收入、支出等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通過提供各種政府服務和政策扶持,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安心快速發展。

5

《東莞市推進莞港澳臺科技創新創業聯合培優實施辦法》

科技合作: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主動承接港澳臺科技創新資源,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全力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分別從

莞港澳臺科創人才和企業培育、園區和平臺搭建、資本和成果轉化、技術和服務供給等方面,在延續原有莞港澳臺聯合培優計劃的基礎上,優化出臺措施來推動莞港澳臺科技創新資源集聚,體現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中心任務和目標導向。

6

《東莞市組織卡脖子技術創新項目實施辦法》

核心攻關: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五大領域及新一代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通信、智能終端、工業機器人、高端智能製造裝備、先進材料、新能源汽車、高性能電池、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十大產業,圍繞支柱產業、骨幹企業急需的關鍵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和關鍵材料,支持開展技術攻關,自主研發一批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和重大裝備。建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建立項目實施項目專員管理制度,強化項目跟蹤服務,為項目提供市場對接、產業對接、空間對接、研發合作、投融資等各類創新服務。

7

《東莞市組織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實施辦法》

顛覆創新:支持包括但不限於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等領域開展新技術發現和現有技術的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型應用等顛覆性技術攻關,對已有傳統或主流技術產生顛覆性效果或變革性效果,推進技術創新發生重大變革。實行常年隨時申報推薦機制,建立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庫,建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組建顛覆性技術創新專家委員會,強化項目跟蹤服務。

8

《東莞市創新強鎮建設實施辦法》

創新強鎮:通過市鎮聯動共建創新強鎮,推動鎮街更加註重科技創新,將區域發展規劃與創新體系緊密結合,提升我市基層創新治理水平,強化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的系統支撐。

對通過驗收的鎮街,授予“東莞市創新強鎮”稱號,並視建設成效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的獎勵;對於未能通過驗收的鎮街,按照工作進展情況收回剩餘資金,取消創新強鎮相關政策傾斜。

9

《東莞市科技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資金管理:圍繞源頭創新、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企業培育、創新環境優化等以及上級部門和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各類科技創新工作,安排科技發展的專項資金予以支持,規範資金管理,簡化項目管理,激勵科研人員積極性,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分別在建立項目庫、可跨地區使用、放寬資金使用範圍、為科技人員鬆綁、優化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優化科技創新環境。

10

《東莞市引進十大戰略科學家團隊實施辦法》

團隊引進:自2019年開始,3年共引進10個具備顛覆性、變革性技術水平的戰略科學團隊,推動我市一個或多個產業整體升級,給我市帶來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突出團隊項目產業化,要求戰略科學家團隊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孵化不少於一家產業化公司;優化財政資金撥付方式,按照小額起步、逐步加碼、動態調整的原則進行支持;為戰略科學家團隊項目提供貼身服務,按照成熟一個、論證一個、落地一個、服務一個的方式,每個團隊項目配備一名項目專員,負責對項目研發進展、團隊建設和資金使用等情況進行跟蹤服務,提出評價意見。

11

《東莞市深入推動科技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

科技金融結合:引導科技創新和金融創新“雙擎”驅動,加快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和實現高質量發展。分別按照企業的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

三個不同階段,具體出臺針對性強的措施來扶持企業,更體現了精準服務企業的精神。扶持種子期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快速成長,重點支持科技服務機構開展科技金融服務活動。扶持初創期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加速發展,鼓勵發放信用貸款,將專利質押、商標權質押、小額保證保險貸款納入貼息範圍;鼓勵運用融資擔保公司擔保融資,對貸款項目實際支付的擔保費,給予補貼;對科技保險費進行補貼。對投保科技保險的企業,按實際支出保費給予補貼。扶持成長期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熟壯大,推動科技型企業上市,推動科技型企業掛牌全國股轉系統,引導科技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工具融資。

【幸福松山湖熱點索引】

▶松山湖舉行學習貫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宣講報告會

▶松山湖推進減稅降費紅利落地生根!看看能為企業省下多少錢?

▶清明節到了,這份囑咐請收好!

▶清明期間,松山湖328公交停運!還有這些必看消息...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东莞向国家创新型城市迈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东莞向国家创新型城市迈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松湖妹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东莞向国家创新型城市迈进

好看要點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