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逐字精讲——“和”!抓住这3点,把“和”字印在脑中

针对《兰亭序》中的“和”字,我主要从字形、笔法、章法三个方面来讲。

一、字形精讲

1.笔顺

总体来说,要先写禾字旁,再写口字。具体来说,笔顺如下:

先写平撇

《兰亭序》逐字精讲——“和”!抓住这3点,把“和”字印在脑中

再写长横

《兰亭序》逐字精讲——“和”!抓住这3点,把“和”字印在脑中

然后写一竖

《兰亭序》逐字精讲——“和”!抓住这3点,把“和”字印在脑中

接着连写撇、挑、短竖

《兰亭序》逐字精讲——“和”!抓住这3点,把“和”字印在脑中

然后写横折

《兰亭序》逐字精讲——“和”!抓住这3点,把“和”字印在脑中

最后写短横

《兰亭序》逐字精讲——“和”!抓住这3点,把“和”字印在脑中

2.几个关键点

(1)禾字旁的关键点

禾字旁,横和竖的长度基本相当。

横竖相交的连接点,均位于各自笔画的大约1/4处。

撇向左行笔的幅度,不超过横画的1/2位置。

《兰亭序》逐字精讲——“和”!抓住这3点,把“和”字印在脑中

(2)“口”的关键点

口字要方正、饱满,不能扁。

左边的短竖,起笔位置与禾字旁横画的右端平齐,向下运笔的幅度,不超过禾字旁撇、挑交接点的位置。

横折起笔后,略向右上方45度方向行笔,突出转折处,从而与左边禾字旁的横画形成平行、呼应的关系。

短横收笔略向右下方压,从而维持整个字的平衡。

《兰亭序》逐字精讲——“和”!抓住这3点,把“和”字印在脑中

二、笔法精讲

1.露锋起笔,向右下方轻顿,然后向左下方撇出(禾字旁的平撇);

2.空中运笔,与横画形成意连,尖锋直入,略顿笔并调整笔锋,向右行笔写横,至横画结束处轻按,然后提起(禾字旁的横);

3.逆锋入纸,向右下方略顿笔并调锋,逐渐加重力度,向下中锋行笔,至竖画结束处略提笔回锋(禾字旁的竖);

4.从横竖交界处直接落笔,向左下方行笔,至撇、挑交接处,向右下方切笔,然后向右上方挑起,挑至和字旁横画末端右侧,调锋向下行笔(禾字旁的撇、挑与口字的短竖连笔)

5.从口字左边短竖顶端下方入笔,斜向右上方行笔,顿笔折向左下方(口字的横折)

6.从口字左边短竖末端上方入笔,向右行笔,至笔画末端轻轻一按(口字的短横)

三、章法精讲

书法的章法问题被很多人讲得很神秘,上升到一个高不可攀的地步,因此,人们往往谈章法而色变,觉得非常难以掌握!

其实,章法并没有那么神秘,说白了就是字与字之间的联系。

我们平时练习书法的时候,可以单独针对某个字进行反复的练习,但是在进行整篇的临摹、书写,或者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一定要注意章法,即字与字之间的联系。

《兰亭序》中的“永和”这两个字,“和”字要与第一个字“永”字形成一定的联系,不能让它们成为两个孤零零的字。

具体来说,“永和”这两个字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联系。

1.字的中心线一致,处于同一纵线上。“和”字左边的禾字旁和右边的口,正好以“永”字的主笔为中线,分布于这一纵线的两侧。

2.“和”字的禾字旁的横画,起笔向左下方延伸扩展,与“永”字末笔向右下方延展的捺画,形成错落有致、遥相呼应的关系。

《兰亭序》逐字精讲——“和”!抓住这3点,把“和”字印在脑中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接下来,我会持续发布关于《兰亭序》逐字精讲的文章,欢迎大家关注“长短故事”来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