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的精妙

文玩 | 字画 | 品鉴 | 茶道

褚遂良的精妙

“变起伏于锋杪。

——孙过庭《书谱》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立于永徽四年,分“序”和“记”。在褚遂良笔下,“序”比较安和稳重,“记”用笔较恣肆。其线条,最突出的特征,轻灵与跳跃感。强调笔画的轻重变化,用孙过庭的话讲是“变起伏于锋杪”,这六个大字,褚遂良当之无愧。

褚遂良的精妙

此碑中字很难找到平直的笔画,每一笔都通过跳跃的用笔节奏展示笔画的丰富姿态,这一点,随便找出一个字都可以感受到。有人说他追求的是“唯美”,倒也不为过。我们看“鹿”,可以想见每一笔的提按动作,笔画姿态的丰富。“昆”也是同样的效果,“横折竖”必然要有丰富的节奏变化,此一笔要高出《阴符经》很多。

所以学褚,此一特征不可忽视。

褚遂良的精妙

“使转为情性,

反之真不通草,

殊非翰札”。

——孙过庭《书谱》

楷书用笔,大的方面有两种:

第一类是严谨、沉实,或叫沉着得笔触。

这一类,可以想象一下赵孟頫的《胆八碑》、八大山人的《河上花图歌》、欧阳询《九成宫》、邓石如的大字隶书,都会有这种感觉。

褚遂良的精妙

第二类是轻灵、活泼、流美的笔触。

《雁塔圣教序》即是此类,还可以想象一下王羲之的“青李、来禽”小楷书、智勇墨迹本《千字文》等。

褚遂良的精妙

《雁塔》,虽为碑刻,但流动的用笔状态传达得非常准确,甚至牵丝连带都很清晰。可以想见其书写速度是比较快的,点画起收之间不只是“眉目传情”,以至于“勾肩搭背”了。

褚遂良的精妙

由于书写的速度快,使得有时结构会出现不妥的地方,同时也少了些平心静气的安稳与闲和。但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禇河南在流美的道路上,给我们树立了成功典范。

精彩阅读

这位女神,让她画出了帕米尔的灵魂!

她用一生证明,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毛主席的十大印章见过吗?最后两枚惊到了!

被蒋介石带走的十幅画,每幅都代表了一个时代

梵高的秋天(高清98张)

布达拉宫内部珍贵照片曝光,一般人不给看!

一把油纸伞,美醉了整个江南!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签约作家或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褚遂良的精妙

END

顶尖藏品藏你所爱

让 收 藏 变 得 简 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