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荣:故乡的山杏花

贺文荣:故乡的山杏花

【作者简介】贺文荣,陕西白水人。曾供职于《陕西日报信息时代》《西部民企》《中华风采人物》省人大常委会报刊社《法治与社会》。作品多被国家级重要刊物转载与收藏。《渭南热点》、《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贺文荣:故乡的山杏花

桃花红,梨花白,杏花盛开满山香。

阳春三月,未曾回家的我,独自游荡在故城未央湖畔。看着这柳絮千条翠,轻飘迎春笑。人面桃花红,清水碧波荡之美景,不胜情感而发,思绪万千……家乡涝池畔上的柳条绿了吗?家乡枣洼嘴的杏花开了吗?如果绿了。如果开了。它们一定很美很美的!

那一层层,一棵棵杏树在春阳的呵护下,羞着粉红的花面,绽放着青春的激情,在春风的簇拥下,好似花的海洋,在飘荡着,澎湃着。

假若到了收麦之时,那黄黄的,圆圆的,甜甜的,柔柔的,蜜一样的杏子,惹得多少乡亲望而馋涎。

每次想起,我的心里就泛溢着那股股思念的浪潮……

尽管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岁年了。每次想起,不由的泪水盈眶,父亲的音容时时浮现而出。

曾记得,九十年代末。年龄大的父亲,因他本人老实厚道,又当过贫下中农代表,村上把枣洼嘴那个杏园的就交给他来管护,也算是对他老人家最后的信认与照顾。

那年我才上初中,每逢星期天。父亲就带我去杏园,他让我坐在园子最高处看果园,他在一边用镢头挖地,除理树下的荒草。为的是让雨水不能乱流,都归树下,确保果实丰硕,让乡亲们吃上鲜美的杏子。晚上回家的时候,他给我打捆柴背着,自己也背着一捆柴,父子俩便一前一后说说笑笑回家去了。

早出夜守,风雨相伴,蚊叮虫咬,守护着杏园。

那年我便于杏花结了缘。有时为杏花绽放而高兴,有时为杏花的飘落而伤感。尽管我生来多愁善感,但在父亲的陶训下,是我从父亲身上看到了美德,懂得了很多道理,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原则。只有真诚地善待每一位人,只有辛勤地劳动与付出,你的人生不但精彩,也很满足的。

那年,在父亲的精心付出与看管下,枣洼嘴的杏既大又甜,也丰产。乡亲们家家户户都分到了杏,都夸父亲管的好。父亲听着乡亲们的夸赞,他只是在心里高兴,因为他是很低调做人,再说这也是自己的责任与本份。

就这样没两年,村里开始责任制了,园林荒山承包了。枣洼嘴的杏园也就被别人承包去了。为这父亲伤心了好多时。

父亲是最爱务的果子的人。曾记得小时候,他在我家的老院务有苹果,红果,大梅杏。也可能是因为家大娃娃多,没钱买水果的缘故吧。

后来,没几年。父亲就患下不症之症,离开我们而去了。母亲也去世十年之久了。他二老的坟地也选在枣洼嘴的峁嘴上,每年故乡的杏花开了,长睡在那里的父母双亲就含看到杏花,他们一定是会很高兴的。

我不知道,故乡枣洼嘴的杏花开了没有,花开了。不知道他俩位老人家知道不?看到了没有……

我爱你杏花。我更爱你故乡的山杏花。

2019年3月于西安

贺文荣:故乡的山杏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