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設計師在於實現幻想

一個優秀的設計師不僅能實現幻想

更能將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深深的貫徹其中

深澤直人

就是如此

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他常常會觀察別人喝水時的吞嚥動作,在街上拿著傘走路的姿勢,嘴上說no內心想說yes的人面部肌肉的輕微抖動。還有很多人關冰箱最後一層抽屜時,喜歡用腳而懶得用手的習慣。

他設計過MUJI冰箱的抽屜手柄,會特意做得很細很薄,看起來是根彎曲的金屬絲,當人們眼睛識別到金屬絲手柄之前,就會下意識握住,並關上它。他擁有了無數人的”無意識瞬間“,這些無意識的習慣和行為在大腦裡運轉加工,最終成為他設計的雛形。

01


直覺設計

將無意識的行動轉化為可見之物

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深澤直人,1956年出生於日本山梨縣,畢業於日本多摩藝術大學產品設計系,日本著名產品設計師,家用電器和日用雜物設計品牌“±0”的創始人。

絲手柄之前,就會下意識握住,並關上它。他擁有了無數人的無意識瞬間,這些無意識的習慣和行為深澤直人曾為多家知名公司進行過產品設計,如蘋果、愛普生、日立、無印良品、NEC、耐克、日本精工株式會社、夏普、steelcase、東芝等等。其設計在歐洲和美國曾獲得五十多項大獎,其中包括美國IDEA金獎、德國IF金獎、“紅點”設計獎、英國D&AD金獎、日本優秀設計獎。

<strong>


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深澤直人的設計理念即無意識設計,”無意識設計”(Without Thought)又稱為“直覺設計”,是深澤直人首次提出的一種設計理念,

即“將無意識的行動轉化為可見之物”。

比如,經常做飯的人一般都知道,煮米飯時放一些輔料可以使做出的米飯達到意想不到的口味,比如放醋可以使煮出的米飯更加鬆軟、香嫩,即使大部分人知道這個常識,但是因為一時疏忽仍會有忘記添加輔料的時候。


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因此需要這樣一種設計,可以使人在煮米飯時的一個無意識動作中自動添加相應輔料,這種設計就稱為”無意識設計”。設計是為了滿足人的一種生活需求,而非改變,設計是方便人的生活方式,而非複雜。

“無意識”並不是真的沒有意識去參與,而是人們知道自己需要某些東西,但還沒意識到到底想要什麼而已,而深澤關注的,正是人們所忽略的有關“無意識”的種種生活細節。深澤用一個簡單的道理闡釋了他設計的思想根源:在發短信的時候,一般人會選擇沿著給盲人專用的道路走,那樣可以不用眼睛看而不走錯。


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也就是說,這條黃色的、平時提供給盲人使用的路,又體現了它的新價值。而人走路並不僅僅是兒時學會的一種行為,而是在走路的時候要看腳往哪兒踩,也就是在尋找腳踩的一種價值。所以,發短信時循著盲道而行,就是一種尋找價值的連續的行為,而當人、物與環境達到完美和諧的時候,這種行為就成了一種無意識的有價值的行為。

深澤直人為日立設計過“無意識電梯”,他發現一般人乘坐電梯喜歡依靠角落,他把電梯四角設計成沒有稜角的圓弧形,並在四周都安裝扶手,為乘客的直覺行為提供一種安全感。


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他也為MUJI設計過“無意識壁掛式CD機”,鑲嵌在牆上的CD播放器借用了日本廚房裡通風扇的外形,細長的拉繩是開關,即使沒有看過說明書,你都會明白下意識拉動長繩,啟動機器,音樂隨之而來。

這就是設計語言的神奇之處,英國產品設計師薩姆·赫奇也購買了這款 CD 播放器,他告訴深澤直人,自己找到了放置它最完美的地方。


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長柄雨傘上的凹槽可以承載購物袋;順手往檯燈托盤放入鑰匙,就可以點亮燈光;帶紙簍的打印機,不滿意的成品直接丟棄在下方。這都是深澤直人的無意識設計,是他為人們提供的一個無需思考、不用多想的生活空間。

深澤直人認為經過刻意安排的設計容易產生違和感,設計與時尚不同,時尚有時候是需要製造違和感,提供給消費者感官刺激。設計雖然也是一種潮流趨勢,但它不應該製造違和感。深澤直人警惕這種違和感,他想要使用者在看到設計時,會發出“啊,這就是我想要的”感嘆的產品。

02


有意識的觀察

捕捉無意識的瞬間

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17歲的深澤直人還沒發覺自己擁有這樣的感知力。在他的認知世界裡,設計師還只是藝術家或雕刻家的意思。彼時的他在老家山梨縣一所技術高中學習電氣課程,畢業後接管父親的電力公司,是他和父母之間沒有說出口的協議。

由於在高二時他提前通過了畢業資格考試,高三整年幾乎都浸泡在圖書館。在那裡他遇到了人生的重大意外,在一本叫《螢雪時代》的雜誌上,他看到了工業設計師這幾個字。


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雜誌上這樣寫道:工業設計師,是通過製作產品給予他人幸福,實現夢想的職業。設計原來是這樣!從未受過設計知識浸染的深澤直人當場決定,要成為一個設計師。

深澤直人向父母宣稱來年要考取東京的藝術學校成為一名設計師,父母聽到這個決定有些驚訝,並認為他不會成功,期盼深澤直人考學失敗之後歸來繼承家業。但令他父母更想不到的是,深澤直人考入了多摩美術大學產品設計專業,走上了設計道路。


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1980年代正是日本工業設計最蓬勃興盛的時代,設計是日本工業產品發展的強大支撐,對設計師來說,那是一個完全不需要擔心就業的環境。

大家都希望在大公司裡找到一份好工作,深澤直人也這樣想過,但他似乎更願意嘗試一些不那麼受歡迎的行業。拋開當時最人氣的汽車和家電,他選擇了成為一名手錶設計師。


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畢業後,他進入了日本知名製表公司SEIKO精工,研發部門發現他的繪畫才能,讓他擔任了很多設計工作,並且除了手錶之外,還嘗試做一些投影儀、打印機的新項目。在SEIKO工作9年後,他離開日本前往美國,加入了一個只有15人的設計團隊ID two,這是世界知名設計公司IDEO前身。

七年的留美時光沒有讓深澤直人走向西方設計之路,他認為自己依舊被東方文化所牽引。那是極具歷史感的文化,留有餘白的文化,對食物和自然懷抱敬意,有著謙虛姿態的文明。東方美學在某些時刻印證了他的設計理念。去年,他在參觀杭州中國美術學院途中,撿到了兩塊青磚,一小片瓦磚,他用白色塑料紙悉心包起,帶回日本。


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幾個月後,他和淘寶心選合作設計了一組名為“生活分子”的產品,鬧鐘、紙巾盒、保溫杯、計算器。產品外形不是圓形就是四角方形,規規整整,顏色選用了深澤直人不常使用的墨黑色,他並不認為這是某種突破或改變,黑色給人的印象很強烈,但終究是種簡單的顏色。人們目光在被黑色吸引的時候,還會不禁說,“哇,這個東西這樣簡單”。還是我一貫的想法,Simple is best,Less is more。

“生活分子”的理念還是歸溯於最初的“無意識理念”。所有的設計要做到滿足使用者,而非改變使用者。深澤直人說:生活分子也是一樣,這些產品與其說是給生活帶來改變,不如說是它們像細胞一樣融入我們的生活,本身就是環境中的一個分子。


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分子是持久的,擁有長久生命力的。在他眼裡,一直在變化更替的電子產品是短暫的,桌椅、杯子、床具是長久的。作為設計師,深澤直人是幸運的,他天生擁有豐富感知力和體察力。回憶30多年的設計生涯,他說自己幾乎沒有遭遇過煩惱和困擾,也沒有做出過什麼令自己感到遺憾和失敗的東西。

不是所有人都是深澤直人,設計師總是會遇到靈感枯竭和失敗的過程。深澤直人強調,年輕設計師想要做出好的設計,一定要學會體驗,不論經歷好壞,豐富的經歷才會讓設計成長,打磨得光鮮亮麗。


無印良品的大功臣,馬雲都求他來設計,設計費百萬起(不是日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