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樹上的女人》:張小嫻,適合過日子的那個人,不一定最愛的

《麵包樹上的女人》:張小嫻,適合過日子的那個人,不一定最愛的

《麵包樹上的女人》:張小嫻,適合過日子的那個人,不一定最愛的

某一天,在書店,手裡提著不算輕的東西,居然就這樣站著,看完了張小嫻的兩本小說。是啊,她的小說,假裝的瀟灑,逼仄到讓人就要爆炸的想念,欲愛不能的比絕望還絕望的絕望,閉上眼就有眼淚滑落的憂傷,還有怎麼也無法逃脫的宿命,她筆下的愛情,總能讓人內心酸澀,有苦不能言。

《麵包樹上的女人》男人主公林方文。這個善於填詞的喜歡裝酷總喜歡鴨舌帽出場的男人,一度成為女人心目中的最佳男友典範。他給程韻的愛,若即若離,從來不曾驚心動魄過,卻讓人無法忘懷。他喜歡嘲笑奚落她,卻總是在她最需要他的時候出現。離開她,他便開始墮落頹唐,卻一直偽裝堅強。

《麵包樹上的女人》:張小嫻,適合過日子的那個人,不一定最愛的

徐起飛固然也是愛著她的,卻愛得始終很有分寸,程韻離開後,傷心,隨即回覆常態,即刻救死扶傷。不似林方文,活生生把自己整成了一個萎靡頹廢的文藝男青,成天就和一般小樂團混日子,似不知還有明天。印象最深的是那個場景,失意的程韻到北京出差,烈日當空,在某個路口,赫然看到一個酷似林方文的人迎面走來,身心交瘁的她就暈倒了,醒來發現抱著她的正是她的林方文。

《麵包樹上的女人》:張小嫻,適合過日子的那個人,不一定最愛的

比如程韻和林方文,歷經輾轉,期間各自都有新的愛人,到了最後,當她暈倒時,還是他在她身邊。情竇初開時,他坐在她的前方,總是戴著帽子,她以為他是癩痢頭,特別好奇,哪天終於發現林方文只是愛戴帽子而已;她一直喜歡林放的歌詞,直到某天發現林放就是林方文,而她要求他每年生日都為她寫一首歌,而他照辦;她和他賭氣,以為他早已離開,轉身時赫然發現他就在身後,他總是給她來自背後的擁抱;

《麵包樹上的女人》:張小嫻,適合過日子的那個人,不一定最愛的

她誤以為他和別的女人在一起,一直吃醋,懷恨在心,當日後真的分手後,她站在高樓,狠狠往那個女人身上澆了一身的香檳酒,快意恩仇,卻無法沖淡對他的思念;她和他的姐姐一起躺在他身上,兩個人分享他的體溫,一起看月亮;她一直缺乏安全感,林方文總讓她覺得不可捉摸,她一直猜測他愛不愛她,直到發現他的墮落,她才對前路有了信心;她因為不能忘記他,特意買了有一個小陽臺的房子,只因為曾經和他一起在陽臺上放紙飛機。

《麵包樹上的女人》:張小嫻,適合過日子的那個人,不一定最愛的

朋友說起張小嫻,是這樣的:“看她的書,會意亂情迷。”我現在才想起來糾正他。意亂情迷只是最初,見得多了,也變了觀眾,曉得自己扮演不了那麼多的角色。全情投入一次,就覆水難收、激情不再了。但是至少有第一次。第一次總是很讓人眷戀的。有了第一次,就不知覺被張小嫻這個名字收服了。

《麵包樹上的女人》:張小嫻,適合過日子的那個人,不一定最愛的

剪不開割不斷的愛戀,一直牽扯著他們。太多了,這樣的美好到讓人想笑又想哭的細節描寫。我居然記得這般清楚,太佩服我這樣無用的記憶了。用來回憶這些無關生活的林林總總時,總是生猛無比。最後的最後,林方文抱著程韻,一邊放飛一隻紙飛機,她閉上眼,她相信,那隻飛機一定可以飛得很遠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