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影響東南亞電子商務的幾個趨勢,瞭解一下?

2019,影響東南亞電子商務的幾個趨勢,瞭解一下?

撰文 / @喵吉

校對 / @貓九


根據谷歌和新加坡淡馬錫的一項研究,到2025年,東南亞的電子商務市場將超過1020億美元。

AliExpress、 eBay、Amazon、OLX、GROUPON等國際電商巨頭市場輻射程度普遍很高,東南亞本土電商企業,也正如雨後春筍般崛起。

如果去年被稱為東南亞的“電子商務年”,那麼該行業今年可以期待什麼?我們與行業領導者交流之後,瞭解了一些東南亞在線零售商和品牌的預期趨勢,希望看完你們也有一些啟發。

01

品牌將重點從數據收集轉移到數據使用

線上與線下零售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夠實時跟蹤、收集、監控和管理信息。通過在線渠道,品牌可以從聊天、社交媒體和自己的網站訪問客戶數據,以此設計在線策略。

然而,儘管普遍認同其重要性,但許多品牌並沒有如何利用數據來實現其優勢的概念。

數據收集很簡單,但優化、分析數據卻完全是兩碼事。

據ecommerceIQ的一項調查發現,數據分析是東南亞數字化人才中最難找到的技能之一。品牌不斷尋找數據聚合器,將信息整合到一個地方,以方便檢索和使用,以定位、或重新定位和個性化產品和服務。

Shopee區域商業智能和業務開發負責人Reagan Chai表示,數據採集使公司能夠制定並優化買方和賣方的用戶體驗,同時預先滿足客戶需求並預測未來潛力。

據瞭解,該公司過去一年的網站流量增長超過其他區域參與者。

在中國,阿里巴巴和京東則更進一步,已經在利用網上收集的數據改善實體店的庫存和用戶購物體驗。阿里巴巴首席營銷官董本洪此前表示,阿里巴巴將幫助品牌在整個阿里巴巴系統中追

蹤到合適的消費群體。

02

品牌的新銷售渠道:社交媒體

正如我們所知,東南亞的社交商業在電子商務興起之前蓬勃發展。

Facebook長期以來一直是人們連接買賣商品的在線空間,在推出Facebook的市場功能之前,移動應用和智能手機推動了東南亞的快速增長,90%的在線人口通過智能手機訪問互聯網。

對於一些人來說,Facebook甚至定義了互聯網本身。

隨著眾多潛在客戶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聚集,品牌自然會看到替代銷售渠道。繼Facebook的腳步之後,Instagram和Pinterest等社交平臺也開發了自己的購物功能。

“如果他們沒有社交媒體,品牌就會錯過。獲得消費者反饋的最佳方式是直接對話,“Facebook市場副總裁Deb Liu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表示。


2019,影響東南亞電子商務的幾個趨勢,瞭解一下?


03

電子市場將推出新服務以實現差異化

從發達市場中現有的成功電子商務參與者中不難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完全控制其供應鏈。

京東對其自身供應鏈的開發投資,使得其能夠擴展技術,為用戶提供“零售即服務”(Retail-as-a-Service)服務,以幫助其他零售商或品牌在線銷售。

阿里巴巴更是因其廣泛的商業生態系統而無與倫比,包括其物流網絡公司菜鳥和支付公司螞蟻金服,更不用說它最近涉足娛樂業。

同樣的做法滲透到東南亞,阿里巴巴子公司Lazada在收購後加強了物流部門FBL(由Lazada完成)。

同時,Shopee也表示有意建立自己的物流網絡。

更多的電子市場正在推出新的服務以吸引更多的賣家。

新加坡的Qoo10將於今年推出基於區塊鏈的電子商務網站QuuBee,利用區塊鏈技術來免去賣家的產品刊登費用和銷售佣金,從而提高零售商的利潤率,並實現更可持續的商業方式。

在印度尼西亞,Tokopedia將提供“基礎設施即服務”的服務,注入新資金11億美元。它還計劃將AI用於客戶關懷服務,並對尋求貸款以擴展業務的商家進行信用檢查。

Facebook也表現出更多意圖加入該地區的電子商務潮流。社交網絡在泰國和新加坡推出了市場功能,並沒有大張旗鼓,但最近與泰國Kasikorn銀行合作並允許應用內付款,可能是其努力擴大商業能力並迎合那些消費者的開始。


2019,影響東南亞電子商務的幾個趨勢,瞭解一下?

(Facebook與泰國Kasikorn銀行合作,通過Facebook Messenger聊天,進行


除了綜合類電商平臺,垂直電商平臺Zilingo也獲得2.26億美元資金,因為它將專注於建立一個無論任何商家都可以利用的時尚供應鏈網絡。

Zilingo首席技術官Dhruv Kapoor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必須構建能夠有效地向中小企業介紹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的產品,同時又易於使用,並快速擴展。我們正在重新佈線使用整個供應鏈,以便我們發揮平臺最大價值。”

為了在他們的平臺上招募更多品牌進行銷售,電子市場必然將繼續通過新服務。但電子市場是否已準備好在這場戰鬥中燃燒更多現金以贏得勝利?這個趨勢還有待觀察。

04

品牌將重視評論和用戶購買體驗,

以贏得消費者信任

東南亞的電子市場一直在擴大,為消費者尋求更好的技術和援助是永無止境的。


2019,影響東南亞電子商務的幾個趨勢,瞭解一下?

(Lazada在其平臺上引入了人工智能圖像搜索功能,允許購物者拍攝物品照片,平臺將提供類似的物品)

在做出購買決定之前,在線消費者通常在電子市場平臺上搜索產品信息或閱讀評論,以尋找真實意見和用戶生成的評論來驗證產品,來開始他們的在線購買之旅。

在電子商務平臺上留下產品評論的習慣在東南亞,並不像在美國那樣普遍,亞馬遜甚至為其最多產的評論者提供專門的頁面。

當他們這樣做時,審閱者通常會留下關於產品的信息,而不是關於購買的其他方面(例如,關於交貨時間或包裝的評論)。

像ReviewIQ這樣的平臺被品牌用來提高他們的評級,並評估其電子市場列表的參與度,以幫助消費者做出決定。

雖然使用聊天機器人是一種越來越流行的解決方案,以幫助在線客戶體驗,但它更適合於諸如“我的訂單在哪裡?”或“這個產品是否可用?”等通用問題,而不是諸如“將這款口紅在黃色皮膚上看起來如何?”

因為對於這類問題,聊天機器人是很難給出答案的,而產品評論的功能也就突顯出來。

“如今的消費者希望聽到有關產品的真實反饋和評論,並且非常反感強行推銷。而事實證明,用戶生成內容,例如評論等能夠更好地推動品牌的轉化,”aCommerce泰國渠道經理Edouard Steinert說。

05

品牌將直接面向消費者來獲取其數據

89%的公司現在主要在客戶體驗領域進行競爭,而直接面向消費者(DTC)的方法對於品牌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它可以讓他們深入瞭解用戶並預測他們的需求。

品牌推廣的一個趨勢是電子商務訂閱。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訂閱提供了一種方便,個性化且通常以更便宜的方式來購買他們需要的東西。對於品牌而言,這是在數字領域創造客戶忠誠度的一種微妙方法。

雀巢正在東南亞地區採用電子商務訂閱策略,提供免費咖啡機以換取至少12個月的訂閱。

除了見證銷售增長,雀巢還注意到儘管退出了訂閱計劃,但仍然從不同渠道購買其品牌商品,如電子商務網站,在線市場和超市。

訂閱策略不僅是一個長期的消費推動者,也是整個品牌的消費者收購渠道。

aCommerce的項目管理區域總監Mandy Arbilo表示,電子採樣是品牌用來評估需求的一種流行策略,尤其是電子商務。

線下零售商使用的常規採樣技術價格昂貴,但電子採樣可以提供必需品客戶數據並節省高達40%的成本。

隨著DTC被廣泛採用,消費者將看到品牌使用數字工具想出各種有吸引力的策略,以吸引消費者在他們的品牌上花更多錢。

06

2019年,將看到東南亞地區的全方位電商監管

東南亞地區由於近幾年才興起,其電商實踐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受到監管。隨著行業的發展,政府對這個快速增長的細分市場徵稅,併為外國公司在本地提供數字服務和商品的競爭環境,只是時間問題。

自去年年初,在東南亞國家的電子商務稅收法規實施的消息便一直在流傳,但至今未有具體消息。幾個月前,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的經濟部長簽署了一項協議,為該地區的跨境電商交易提供便利。

雖然沒有任何結論,但有關電子商務稅對進口商品進入該地區的影響的預測比比皆是。在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相關人士預計電商稅的出臺將促進社交電商的增長,因為與電商平臺不同,社交媒體渠道是不受控制的。

隨著價格的上漲,新加坡也可能看到跨境購物減少,因為海外的電子商務商品和服務引入了商品和服務稅(GST)。目前,亞太地區89%的跨境交易均由新加坡人進行。


2019,影響東南亞電子商務的幾個趨勢,瞭解一下?

( ecommerceIQ:東南亞市場主要六個的電商稅收法規狀況)

再看另一個高潛力電商市場:印度,引入了新的電商法律,禁止市場“所有人”通過它所擁有股權的供應商實體,在它的市場上銷售產品。

且防止市場與賣方達成交易,從而賦予產品市場獨佔權。但這些法律是否真的適用於東南亞呢?

無論如何,品牌對新稅收政策的影響微乎其微,但他們將有理由預測將產生的結果,並相應調整在線策略,以減輕客戶行為轉變的影響。

該東盟協議將鼓勵更多本地企業家創造新產品並在線創業,以進入更大,更多元化的市場。品牌現在需要靈活和創新,以適應當地的細微差別和喜好。

07

電商和在線食品交付訂單配送服務競爭加劇

自Uber於去年3月退出東南亞以來,並將相關業務出售給了打車軟件Grab,Grab就在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家進行壟斷,服務和價格的上漲,導致消費者的抗議和政府的罰款。

但隨著最近印度尼西亞Go-Jek的區域擴張,兩者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去年,Go-Jek成功的開拓越南、新加坡和泰國市場。此外,Grab在馬來西亞的競爭對手Dacsee也表達了擴展到泰國的計劃。

事實上,這兩家公司並非在競爭成為東南亞最好的叫車服務提供商,而是更大的目標:搶佔東南亞地區食品和電商訂單配送市場。

目前,Go-Jek已經從谷歌,騰訊和京東獲得了10億美元的資金,與此同時,Grab也從泰國中央集團獲得了2億美元的投資,迄今為止將其估值提升至110億美元。

谷歌和淡馬錫報告稱,2019年在線食品配送業務的複合年增長率為73%。到2025年,他們預測在線食品配送增長率將達到36%的複合年增長率,在線運輸僅增長23%。


2019,影響東南亞電子商務的幾個趨勢,瞭解一下?

(e-Conomy SEA 2018:東南亞乘車行業的市場規模)


“我們將擴大GrabFood和訂單配送業務,並加深與餐館商和一些市場主要合作伙伴的關係,”Grab的區域運營主管Russell Cohen說。

在明年,快遞配送服務供應商將面臨更多競爭。Grab和Go-Jek的激烈競爭必將會提高東南亞地區物流和快遞行業的准入門檻。

08

品牌和零售商將“加碼”全渠道銷售

全渠道購物體驗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但每個公司對這一概念有不同的解釋。據報道,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等在線零售巨頭正在進入實體零售市場,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其全渠道到佈局行動之一。

阿里巴巴敢於走出網絡反映出它決心解決購物體驗的核心問題,如分散經營,缺乏支付透明度等。

京東也在雅加達開了第一家無人便利店,利用龐大的數據庫,為品牌提供有益的見解,例如最佳庫存、暢銷產品。通過與泰國中央集團的合資企業,京東還計劃到2020年在該國進行類似服務。


2019,影響東南亞電子商務的幾個趨勢,瞭解一下?


純粹的電子商務零售商和品牌認識到,由於基礎設施分散且購物者數量有限,在線營銷渠道也存在一定缺陷,他們開始將線下推廣作為推動銷售增長的選擇。

在東南亞的其他地方,企業正在緩慢採用這種策略。如泰國的Pomelo和新加坡的Love,Bonito,已經在各自的國家開設了實體店。

2018年,Pomelo開設5個新網點,主要在曼谷的中心購物區、中央商務區、住宅區。同時,Love,Bonito 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柬埔寨已經擁有了17家零售店。

Love,Bonito聯合創始人Rachel Lim 說,“數據可以告訴你什麼東西賣得好,但是在實體店告訴你為什麼有些東西賣不出去,顧客在尋找什麼。”

逛購物中心是東南亞一個受歡迎的社交活動,這種趨勢不會很快消失。品牌應該利用好實體店和網店的雙重優勢。

——————————————————————————————————

目前,很多賣家的目光都集中東南亞這片藍海中,欲知市場究竟如何,賣家還需保持足夠的耐心,觀察,學習,適時看準方向再大規模推進。

以上幾個趨勢,希望賣家看完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如果覺得對您有幫助的話,歡迎關注歪貓派哦。

(文章來源:ecommerce IQ)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