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沒經驗,人才流失,這位管理者如何帶三流團隊完成一流任務?

團隊沒經驗,人才流失,這位管理者如何帶三流團隊完成一流任務?

昨天在家,木辛君翻看了之前的電影《高樓大劫案》。這部由本·斯蒂勒主演的犯罪片,講述的是一位常年在號稱最安全大廈任職經理的男主角,發現老闆把自己和下屬辛苦賺來的錢騙沒後,組團報復詐騙犯老闆的故事。

當然,對於任何事都能想成“職場宮鬥劇”的木辛君眼中,這明顯是一部活生生的職場片。

男主角為了報復前老闆詐騙,硬生生拉了一幫毫無犯罪經驗的“良民”來組團。

這一團隊放在任何人眼裡,都是“烏合之眾”,但男主角還是憑藉自己超高的管理,溝通說服技巧,把這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實現。

想不想知道,木辛君在這部電影中,看到怎麼樣的管理道理呢?下面一起來分析一下:

團隊沒經驗,人才流失,這位管理者如何帶三流團隊完成一流任務?

01、善於利用長板策略,讓團隊更有效率

在管理學中,有一個著名“木桶理論”。

說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是由水桶中最短的木板所決定。由此得出,團隊水平由最能力最差的員工所決定。這好似一個顯而易見的因果關係,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的嗎?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在1937年提出了一個“交易成本”的概念。意思是說,人們日常的商業行為,協作行為,其實都是有成本的。比如制定合同所需要的時間成本,機會成本,協作時候的時間、精力等等成本,都是交易成本的範疇。

一家企業或者團隊,要想提高自身的效率,只能通過降低自己的交易成本,把自己從不擅長的事情中抽離,處理自己更擅長的事情。

這對於管理者來說,也是一個啟示。管理者要想提高行動的效率,最應該做的,並不是讓員工提高自己的短板,而是不斷髮揮自己的長板優勢。

電影中,男主角為了讓這支團隊迅速成形完成任務,並沒有讓團隊去補齊所需的專業技能,而是發揮各自的天然優勢而分配他們所擅長的任務。

比如黑人小偷主力研究開鎖,失業金融分析員做好細節執行,以及妹夫對地形的熟知打通各處關節等。

團隊沒經驗,人才流失,這位管理者如何帶三流團隊完成一流任務?

可以說,男主角能讓團隊成員發揮自己的長處做事,是計劃能完成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那麼在現實管理中,也是同樣的道理,要讓團隊處理一個任務,我們是要讓團隊成員把所有專業技能再做,還是讓團隊成員各施所長?

答案顯而易見,在競爭愈演愈烈,發展越發迅速的今天,效率成為每家企業的代名詞。

發揮每個人的長處,讓更擅長的人,做更擅長的事情,才是管理者降低管理的“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要做的事情。

那如何更好發揮成員長板呢?分享三個方法:

1、隱性長板顯性化:讓團隊每位成員都知道別人擅長的領域,降低協作時的摩擦;

2、團隊協作流程化:把任務所需的能力和成員列一個可執行的流程,一個隊員完成自己擅長的部分;

3、優勢領域垂直化:能力累積是一個滾雪球的過程,讓擅長的員工專注處理某一領域工作,其經驗雪球自然會越滾越大;

團隊沒經驗,人才流失,這位管理者如何帶三流團隊完成一流任務?

02、善用外部資源,讓任務順利完成

在電影中,團隊遇到的首個難題就是,專業能力跟不上。

當男主角帶小偷大哥去模擬開保險箱的時候,黑人小偷卻發現,自己根本開不了這種保險箱。

為了讓計劃順利完成,男主角做的,並不是讓小偷自己學習相關技能,這太耗時。這時,他迅速在團隊外部再找一個專業的人才--從小學習開鎖的黑人女僕,說服並讓她加入團隊,普及她的專業知識之餘,作為這次開鎖的主力。

在中國的很多企業都害怕用“空降兵”,覺得這種人才並沒有經歷一起奮鬥打拼的經歷,在情感連接上並沒有自己培養的員工強。

這在員工管理上,有一定的道理。但個人覺得,有點緊張過度。

團隊沒經驗,人才流失,這位管理者如何帶三流團隊完成一流任務?

不管是任何職場,企業和員工的關係,根本上講的是利益交換關係。簡單來說就是,我出工資解決你吃喝玩樂問題,你出能力解決我公司難題。

因此,在考慮情感之前,利益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只要利益到位了,即使是“空降兵”,也可以為團隊任務完成做出貢獻。

作為管理者,根本目的是組織團隊完成任務,在這個大前提下,善用外部資源或者外部人才,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那怎麼用呢?關鍵還是這幾點:

1、核心資源要保護:防人之心不可無,對於核心的資源和數據,儘可能要保護起來;

2、蛋糕分配要更多:相比於內部員工,空降人才缺少情感鏈接,情感不夠那就利益來湊了;
3、對接頻率更頻繁:不僅市場瞭解工作進度,還要更多點關心,沒有感情那就創造感情;

團隊沒經驗,人才流失,這位管理者如何帶三流團隊完成一流任務?


03、讓團隊在路上,永遠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

要說這個團隊是“烏合之眾”那是一定都不為過,除了專業業務技能不熟練,隊員還時不時的“反水”。

有一句話叫做: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這用在這部電影真的很貼切。

在計劃快要實行的時候,男主角團隊就經歷了兩次“人員危機”。首先是自己的妹夫,經不起詐騙犯老闆的升職加薪誘惑,在還沒行動前反水投敵;其次是作為團隊專業人才擔當的黑人小偷,在行動開戰前拋下團隊單幹。

這在任何團隊中,都是災難性的管理危機,甚至只能終止任務的進行。但在劇中,男主角卻反其道而行,按照原來計劃進行,在執行的過程中,把叛變的隊員重新組織回來。

不管在生活還是經營企業中,我們經常會陷入一個誤區,認為遇到一個難題,就必須先把難題解決了,才能夠繼續實行下一步計劃。

這樣做並不是不可,但很容易讓自己陷入無止境的低效當中。

老路在他的課程中分享了拖延症形成原因之一,為了準求十足的把握,在沒有把握之前絕不動手。比如明明工作已經沒有多大的上升空間了,但你還是告訴自己,要跳槽,得提前做好準備。

其實有時候,難題並不是真的那麼重要,遇到難題,先去解決。在某種程度上,與這種拖延症也有關係。

團隊沒經驗,人才流失,這位管理者如何帶三流團隊完成一流任務?


那麼打破這種拖延症最好的做法就是,永遠先讓自己和團隊在路上。就好像上圖所表述的那樣,你的注意力都在“困難”上,你就會躊躇不前,但當你的注意力都在目標上,眼前的困難,或者真的沒那麼大。

具體應該怎麼做呢?分享三個點:
1、遇到困難回想目標:有目標的人永遠不會迷路,想想自己的目標是什麼,遇到的困難是否需要充分解決的事情,否則先按原計劃執行;
2、讓計劃和解決困難同時進行:在做APP迭代的時候,一般都是優化功能和解決bug同坐同時進行的,在管理中我們也可以這樣進行;
3、碎片化時間解決:不要花大塊時間放在困難上,用碎片化去處理,以免影響進度;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喜歡我的分享,請大家順手轉發、點贊,你的舉手之勞,是對我們的鼓勵。

關注【創騏雲課堂】,我們每天為你分享一篇乾貨文章,並有免費的學習音頻、視頻,希望你的每次到訪,都能得到收穫滿滿。

點擊下方鏈接,我們為你網羅100多位名師的300多門學習視頻。註冊下載,即能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