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寫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小夥伴兒時都有一個作家夢,幻想長大後暢遊在文字的海洋裡,一邊享受文字創作的樂趣,一邊收穫著鮮花和掌聲......

等真長大了,發現自己為了生計疲於奔命,離兒時的夢想越來越遠。夜深人靜之時,也會不禁感慨:時間都去哪了?是否早就忘了初心......

如何讓寫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其實寫東西並沒那麼難,但是由於工作忙、惰性等原因,很多愛好寫作的同學總是遲遲不能行動。

假如你真的熱愛寫作,不妨參加一個寫作訓練營,靠外力幫助自己養成寫作的習慣。

這個道理很簡單,大家都有經驗,在公司加班和在家加班的效率是不同的,家裡有太多誘惑,又沒有人監督,不是極度自律的人根本沒辦法專業工作。

參加寫作訓練營的好處就是,創造一個寫作的環境,靠外力推動自己堅持寫作及打卡。說實在的,每次在訓練營的微信群裡打卡,都隱隱有點自豪感呢。

如何讓寫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筆者前不久就剛參加了一個“21天寫作挑戰”活動,收穫很大。

首先,克服了畏懼心理。

之前一要寫東西,就老感覺困難重重:沒思路咋辦?寫不好咋辦?花太多時間咋整?

這一堆問題在腦中縈繞,導致遲遲不能起筆,也就是“拖延”。

參加21天訓練營,逼迫自己每天寫作,逐漸克服了這些恐懼。

現在的感覺,寫作是一件挺自然的事,就像天天打籃球一樣,累不是沒有,但是也享受這個過程。

第二,總結了寫作方法。

之前提筆就寫,思路很亂,寫到哪算哪。

當然,偶爾也能寫出不錯的東西,可很多時候,結構是不夠清晰的。

現在由於經常寫,逐漸摸索出了自己的方法,且可以靈活使用。

例如,想結合一則新聞寫一篇關於“夫妻之間好好說話”的文章。

就先列列提綱。

如何讓寫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1、簡述該新聞。

2、根據新聞分析夫妻吵架的原因,像妻子當眾不給丈夫面子,丈夫也不夠大度等等。

3、深入分析為什麼雙方會有上述做法,例如不懂得換位思考,不會靈活處理等。

4、如何解決上述問題,給大家的建議。

然後開始寫作。

寫作過程中也不追求一氣呵成。

過長或不好寫的部分,可以先省著不寫。等通篇基本完成,再回來補。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會卡在某個地方,整體過程更流暢。

第三,收穫了成功的喜悅和對自己的肯定。

雖說21個作品有好有壞,但堅持下來已是小小的成功。

伴隨著成功的喜悅,還有對自己的肯定。

這種肯定越多,自信就越多,自我懷疑就越少。整個人的狀態就更好,一想未來都是希望滿滿。


說了這麼多,那從哪裡去找這樣寫作訓練營呢?

豆瓣、活動行、百度、寫作類公眾號......假如你有心改變,相信這不會是個難題。

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議,也歡迎留言討論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