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私立學校到底"貴"在哪裡?

沃敏斯特,是英國一所歷史悠久的

私立貴族學校, 現在已成為英格蘭西南部眾多私立學校中的“領頭雁”,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名校”。每週50萬鎊的工資,相當於人民幣400多萬!去做一個社會地位更高、更受人尊敬的的私立學校的校長還不幹,是什麼讓女校長如此堅定?

深思:私立學校到底

原來,是根植在女校長心底的教育情懷和教育使命,讓她堅定地堅守。女校長一直在探尋:窮人和富人的孩子,在教育上真有壁壘嗎?而長大後優秀或平庸的孩子,他們的差異,和學校直接相關嗎?

在英國,只有7%的人接受過私立教育,正是這一小部分人佔據著國家的高級職位,私立教育給學生帶來了顯赫人生,一代又一代地分隔著英國教育體制。BBC記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分化》,通過記錄公私兩所學校的校長和學生交換體驗,為我們客觀揭秘了答案。

深思:私立學校到底

我們總以為,好學校,一定是老師有著相當了不起的授課水平。而記錄片中,無論公立還是私立學校,彼此的上課模式基本相同。也就是說,老師講得都挺好!真正決定孩子差異的,不是課堂授課,也不是父母的經濟地位,而是學校整體“軟環境”對每個孩子獨一無二的品格、特質、精神和信念的激發。那些“隱秘的”細枝末節的制度和管理,對孩子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雖然兩所學校佔地都很大,但公立學校的社會實踐器材並不多,社會實踐全憑孩子自願。每天下午2點50分放學後,大多數孩子,都直接回家,要麼看電視,要麼無所事事。反觀私立學校沃敏斯特,各種硬件設施都非常豐富,光是網球場就有12個,各種場地、器械一應俱全。每天下午,孩子們,都在老師有序統一的組織下,選擇自己喜歡的社會活動,週六統一運動,每週日去教堂做活動。當孩子在社會實踐中獲得樂趣,對新鮮事物就不會逃避,會很自信地參與其中。

我相信,不止我有過這樣的感覺吧,那便是:當你周圍都是好學生,迫於同伴壓力,你也願意好好學習。

由此可見,環境,對一個孩子的帶動和影響,不可同日而語。好的環境和有序的組織,會讓孩子體驗到挑戰自我的自信和自我價值感;而欠缺條件和管理的孩子,他們很自由,但那更像無聊的放縱。

在私立學校沃敏斯特,有著一套高標準、嚴要求的管理制度:學生走在路上,不能拿手機出來看;課堂紀律嚴明,學生說話只被提醒一次,第二次就請出課堂;孩子們必須衣裝整潔:不允許穿短褲,不準散開頭髮,不準戴大耳環,不能染奇怪顏色的頭髮……私立學校的孩子們每天時間安排都很緊湊:他們6點半起床,8:45到17點上課,放學後選修興趣課,每週一三五還要參加統一集會,每週聽各種講座,每個孩子都很忙。正如校長馬克所言,讓他們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正是為培養自律做準備。

而公立學校的孩子表示“這樣的作息,簡直不是人活的”。公立學校同樣8:45上課,孩子們卻普遍8點起床。下午3點放學後,基本就進入無所事事的狀態。可能你會以為,私立學校的孩子會很壓抑。可恰恰相反:私立學校的孩子都很怡然自得。他們積極振奮,會走冷淡的“牛津步”,昂首闊步的身影裡,有自信,還有驕傲。

深思:私立學校到底

原來是我們誤解了精英教育。精英教育,不是剝奪孩子的快樂,而是在高標準中塑造孩子的優秀習慣,在優秀和自律中,幫孩子們習得自我掌控的深層次精神快樂。對優秀的渴望,人人都有。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那麼幸運,能在父母和學校的恰當幫助下,早日體驗到優秀的自豪感。私立學校的孩子們:入學時,各科老師會給出考評,以確定他們是否需要上輔導班;學校給每個孩子的測評,精密又細緻,每個階段的特長、才能、潛質發展都很詳細;校長還會親自單個面試學生,提出許多有思考性的建設性意見……

在如此周密的幫助下,孩子們縷出了一條清晰的人生脈絡和方向。他們有信心,在成人強有力地支持下,一步步達成目標。

私立學校沃敏斯特,每週全校集會三次,並把正式晚宴,列為正式的教學環節。晨會上,不管是學生,還是校長教師,一律正裝出席,禮樂儀式,盛大莊嚴,師生共唱讚歌後,校長會頒發了學校各月份的獎章,併為孩子們講述名人故事。定期集會,會培養和加強學生的集體意識。盛大而莊嚴的儀式,能讓孩子們感受到了集體賦予的巨大力量。儀式感,確實能給孩子注入這樣一種向心向上的強大精神力量。為孩子注入強大精神力量的活動,不是用說教去改變孩子,而是讓活動激發孩子自我勉勵。

深思:私立學校到底

私立學校沃敏斯特,特別重視孩子內在力量的發掘。課上教育和課外教育同樣重要。激發孩子的榮譽感,就是這樣一種課外教育。正式集會上,校長每次都孩子講述名人勵志故事;學校也常請名人來做講座。孩子們那麼輕易就能接觸到各界大人物,這就給他們一個暗示:未來,我也會成為像他們一樣的大人物!

孩子入學之初,校長會盡量和每個父母見面;平時也非常關心孩子的成長,會單獨和每個孩子們談話,瞭解他們的心理動向。能被校長單獨關注,這會給孩子一種“我很重要,我能變得更好”的心理暗示。榮譽感加持的孩子們,在學校各種倡導下,更加勇於嘗試和實踐,充分調動了他們對學習、對人生的積極性,拓寬了追求視野。孩子們更自信、談吐更有度、更懂得自己要什麼,正是因為,他們被調動了積極性,目標明確,也具備實現目標的勇氣和途徑。相信,是一種“我可以、我願意、我一定能”的積極信念,它會變許多不可能為可能。

所以,即便看起來不太可能,我們也要教孩子,永遠懷揣相信。

在孩子的教育中,金錢和好學校,都不是最關鍵的點,最關鍵的,是用何種方式,激發孩子人性裡的更積極、更有溫度、更有創造性的能量。儘管,教育優秀孩子,我們沒有現成可以借鑑的路,但記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分化》仍帶給我們一些視角和啟發。希望對這部紀錄片的解讀,能給每位父母,一些有意義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