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深思的——複製

在我的印象中,童年時讀的第一本書是一本幽默書。我還記得其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笑話,曾令我和夥伴們捧腹大笑:“想要錢,就去造——你要絕對精確地模仿。

值得深思的——複製

我已經告訴你這是個笑話,但其中的含意非常嚴肅。

為什麼我們找不到複製創造財富的途徑?

想一下,我們複製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不是嗎?我們唯獨沒有學會複製真正的財富。讓我們花幾分鐘談談複製的威力,然後我們來看看大多數人找不到複製創造財富途徑的一些原因。

我們所有人都很擅長的一件事——模仿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些與生俱來的天賦或素質,它們使我們成為獨一無二的人。一些人成為了偉大的舞蹈家,而另一些人的腳卻跟不上節拍;一些人有藝術天分,另一些人則畫不出一根棍子;一些人是偉大的運動員,而另一些人則跌跌撞撞才能走完一條直路。

然而,我們所有人都毫無例外,非常擅長的就是—模仿。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模仿得有多麼棒?在模仿方面,我們都有天賦。我們是“複製”天才!模仿是我們優秀的共同特徵,無論我們住在哪裡,無論我們的個性如何,無論我們多麼貧窮或多麼富有,黑皮膚或白皮膚,男性或女性,我們都很擅長模仿。

然而為什麼我們找不到模仿創造財富的途徑呢?

值得深思的——複製

從搖籃到墳墓的模仿

我們從生下來就開始模仿,模仿語言、飲食習慣、髮型、走路姿勢、衣裝穿著…進入學校後,我們通過模仿來學會閱讀和寫作。如果你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你會模仿從左到右的閱讀習慣,如果你在亞洲的某些地區受教育,你會模仿從右到左寫字。長大後,我們又通過模仿來學習駕車,不是嗎?教練告訴我們如何檢査後視鏡、開轉向燈、輕踩油門、不超速駕駛、在十字路口停下來。對駕駛教練模仿得越好,你考駕照就越容易。

入鄉隨俗

人鄉隨俗這個說法就是模仿的代名詞,我們走到哪裡就模仿到哪裡。但是,我們已經習慣了模仿周圍的習俗,所以當我們接觸到其他文化時,常感到有趣或驚訝。看一看世界各地電視愛好者喜歡的零食清單,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

美國—爆米花

中國南方—風爪

日本——茶、三明治

墨西哥—燻玉米粒

印度—羊肉三明治

韓國——曬乾的蝦皮

你會不會嚇一跳:“他們怎麼會吃那些玩意兒?”曬乾的蝦皮、鳳爪?開玩笑吧?但如果你在韓國長大,你就會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曬乾的蝦皮了。

模仿我們工作的方式

不同文化間有很大差異,但所有文化的共同點是模仿,我們正是通過模仿來融入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的。模仿已經成了我們的第二天性、就像呼吸那樣。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模仿創造財富的途徑呢?

模仿是人類所知道的最有威力的學習工具,它影響了我們的一生,從細微的習慣到改變命運的決定。我們把生命的一大半時間花在工作上,但是否停下來思考過我們是如何完成工作任務的?如何學會用電腦寫信?如何知道穿什麼衣服去辦公室?我們教導新員工,不也是讓他們模仿我們嗎?心理學家把這類模仿稱為“示範和鏡子效應”,我稱之為“職業複製”

毫無疑間,我們一生中從籃到墳墓都在模仿,因為它做起來很容易,無需重新創造,而且很有效果。俗話說:“猴子看,猴子做( Monkey see, monkey do)”也可以說:“人看,人做( People

s, people do)”所以我說,我們生活在一個複製的世界裡。如果有一件事是世界上每個人都擅長的,那就是模仿。

模仿打工的一段簡短歷史課

我們甚至模仿了賺錢的方式。幾千年來,農夫的孩子模仿父母而成為農夫,鞋匠的孩子同樣成為鞋匠。所以很多人的姓來自行業名稱,如 Farmer(農夫) Smith(鐵匠)、 Carpenter(木匠)Tailor(裁縫)

工業革命後,成千上萬的農夫和鞋匠的孩子脫離了家族的行當,湧人城市裡模仿一個新的工作概念—打工。

模仿在幾代人中都有不錯的效果,尤其在美國。20世紀的前半部分有兩次世界大戰和一次經濟大蕭條,大多數人都在模仿打工,併為獲得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歡欣鼓舞。只要人們期待的收入不超過實際生活水平,模仿打工的人們就會對已經擁有的東西心滿意足了。

模仿前三思

正如生活中大多數事情那樣,模仿也有不足之處。單純模仿些東西,並不能讓它們變得更好、更有效率或更有生產力。模仿打工就是如此。

不幸的是,太多人把模仿作為我們思維懶情的藉口

它讓我想起了一個老店主的故事。他在店前的窗臺上放了一個從曾祖父那兒傳下來的掛鐘。幾年來他注意到一個衣著高貴的男人每天中午在掛鐘前停住,掏出懷錶,小心地對時間。

一天,店主終於按捺不住好奇心,問那個男人為什麼要這麼做。

男人笑著說:“我是一個廠長,每天5點鐘的時候要吹下班哨,我要讓哨子每天都準時響起來。”

店主驚訝地看著他,然後捧腹大笑。男人退後一步,怒氣衝衝地說:“有什麼好笑的?”

“對不起,”店主說,“我不是有意笑話你,但有件事必須告訴你多年來我一直是根據你的哨聲給我的掛鐘對時間的。

瞧,我們模仿別人,別人也模仿我們。大家都假設模仿的對

象有“正確的答案”。我重複一遍,我們總是假設模仿的對象是正確的。

大多數人都假設,打工是創造財富的最佳途徑。事實上,打工並不是在創造真正的財富。打工創造的是臨時收入、兩者之間有重大的差異。

讓我們來重新審視打工

正如我前面所說的,模仿是我們人類所知的最有威力的工具。但我們要時不時停下來審視我們對模仿對象的假設,以便確認模仿真的給我們帶來我們希望的結果。

在本章裡,我一再問這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沒有找到模仿創造財富的路徑?”結論是令人痛苦的一我們大多數人一直都在模仿打工軌道,而不是創造財富軌道

為什麼?因為大多數人假設一份工作是實現他們經濟夢想的唯一途徑。可能他們並不知道打工以外的選擇,可能他們不相信財富另有來源,可能他們不相信自己能通過打工以外的方式來創造真正的財富。

無論是什麼原因,結果都是一樣的。大多數人成了95%的人,而不是5%的人,因為他們模仿了打工軌道,創造的是臨時收入而非真正的財富。

你又如何呢?你選擇模仿什麼?你選擇像那些模仿打工軌道的95%的人?還是選擇像那些模仿創造財富的5%的人?

跳出你的假設

有位智者曾經說過:“你的思想就像一個降落傘,只有打開時才能工作。”今天,我們應該明白打工僅僅是創造收入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創造財富。

我相信人們如果嚴肅認真地希望自己能在生活中前進,而不是前混,他們就應該跳出假設,為創造財富之路打開思維之門。我相信那些95%的人,也就是那些不斷進入標明“打工”之門的人,會不斷地回到他們出發時的大街上。但是,我相信如果我們確實真誠地想要不同的結果,成為59%的人,我們就需要邁過適向創造財富的門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