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致敬英雄外,我們還能做什麼來告慰30位逝去的英靈?

“焚我殘軀,熊熊烈火。喜樂悲愁,皆歸塵土。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一場熊熊燃燒的烈火,帶走了四川涼山森林裡的無數草木,也無情地吞噬了30位英勇無畏的消防戰士的鮮活生命,連帶著他們的一切喜樂悲愁,都化歸於塵土,永遠的定格在了這一天。

他們是如此的偉大,一肩挑起世人的憂患。

看著這些可愛的人,不久前還通過朋友圈向大家展示他們的工作與生活,闡釋他們對生活是多麼的熱愛!而今,轉眼間卻徒留下一張張黑白照片。

看著24位和我一樣同為90後的年輕小夥和兩位比我還小10歲的00後小弟,就這樣漸行漸遠,最終離我們而去,我心裡猶如刀攪般痛苦。

但我終究過了那個可以通過痛哭流涕來緩解內心傷痛的年紀,無法哭出聲來。我開始思考,除了痛悼默哀、致敬英雄外,我還能做些什麼,來告慰他們的英靈,來緩解我的痛苦。

經過一番苦苦思索,我似漸漸明白可以做點什麼,能夠做點什麼,以及應該做點什麼了。

1、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生如夏花般絢爛美好,可是他們卻再也沒法享受完整了。他們不是不珍愛生命,而是為了更崇高的事業,奉獻了自己年輕寶貴的生命。他們替我們遮風擋雨、負重前行,才換來我們當前的歲月靜好。

世間諸事,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可是,遇到艱難險阻時,他們卻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我們普通人都遠遠逃離時逆風前行,用血肉之軀幫我們抵擋。

他們有的在抵擋的過程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並將自己對生活的無限熱愛,都寄託在了我們活著的人身上。我們又有何理由不去珍愛自己的生命,熱愛自己的生活呢?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倘若心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會被悲觀、絕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途註定是如負重登山、舉步維艱了。

當我們為著這十之八九的人生不如意之事悲觀失望,看輕生命時,可曾想過,有無數人為了我們能享受人生中十之一二的如意之事,而拼死守護。

那些對我們來說無法逾越的大坎,已經被他們填平,對於剩下的那些小坎,我們又有何顏面說自己無法邁過去呢?我們又如何能輕言生死呢?

所以,我們要“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用心感恩那些為我們遮風擋雨的人們,慶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之一二,最終以豁達與堅韌去化解並超越苦難。

再者,我們之所以有十之八九的不如意,是因為我們有身體這個載體,有人生這段旅程,若是我們沒有這具或健康、或疾病的身體,沒有這段或喜樂,或悲愁的人生,我們還有什麼可憂患的呢?

所以,無論如何我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除了致敬英雄外,我們還能做什麼來告慰30位逝去的英靈?

2、勇於承擔責任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們不是天生無所畏懼,他們也有小家,有父母,有妻子,有兒女。但是,他們明白只有自己肩負起了守護家園的這份重擔,身後的人們才能生活安好。

所以,他們不是不想退,而是不能退;他們不是不怕,而是再怕也要勇往直前。

30位英雄的逝去,背後是30個破碎的家庭,父母永遠的失去兒子,妻子永遠的失去丈夫,孩子永遠的失去父親。

他們的傷痛是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感同身受的。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為的是背後的人們能安定的生活、社會能夠和諧、國家能夠富強。

作為他們背後的一員,我們雖無法像他們一樣偉大,但是我們也應當在工作和生活中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社會,為國家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繼承他們的遺志。

如果是醫生,當竭盡全力的救死扶傷、挽救生命,承擔起作為醫生的責任,為國家的醫療事業奉獻一份力量;

如果是教師,當竭盡全力的教育好學生,承擔起作為教師的責任,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奉獻一份力量;

如果是律師,當竭盡全力的維護公平正義,承擔起作為律師的責任,為國家成為法治社會奉獻一份力量;

如果是官員,當竭盡全力的造福一方百姓,承擔起作為官員的責任,為國家的富強奉獻一份力量;

如果是技術人員,當竭盡全力的做好技術,承擔起科技創新的責任,為國家的科技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果是農民,當竭盡全力的生產糧食,承擔起農民的責任,為國家的農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果是學生,當竭盡全力的學好文化知識,承擔起作為學生的責任,為國家將來的發展奉獻一份力量;

……

同時,作為家庭的一員,我們還應當勇於承擔起家庭的責任,贍養父母,善待自己的另一半,言傳身教自己的孩子。我們也要承擔起對於自己的責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修養等,過好自己的人生。

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必定社會和諧、國泰民安,又何必擔心外面有虎狼環伺呢?

所以,無論如何我們要勇於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除了致敬英雄外,我們還能做什麼來告慰30位逝去的英靈?

3、積德行善

他們行的是大義,積的是大德,為的是大善,用他們生命的本身來踐行“無我利他”。

我們雖然無法做到他們這麼偉大的程度,也應當從身邊的小德、小善一點一滴的做起,努力向他們看齊,至少也應該做到儘量不給他們添麻煩。例如:

出門關好煤、氣、電,避免發生意外火災,而致使消防戰士身處險境;

清明焚香祭祖期間,避免明火無意引燃周邊林木,而致使消防戰士冒生命危險去救火;

照看好老人和小孩,避免發生危險情況,而驚動消防戰士前來冒險救援;

路上遇到消防車、救護車、警車等,主動讓行;

……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一個微小的舉動,可能當時覺得沒什麼影響,但誰知道這背後有沒有“蝴蝶效應”呢?也許我們的一個小小的善舉,就避免了一場大的災難。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始於壘土。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堅持積德行善,那我們周圍的環境會越來越好,我們的社會會越來越好,我們的人生也會越來越美好。

電影《芳華》裡有一句話: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也許如此,但是我更想說:相信美好,時刻施與美好的人,才更能吸引美好,也更容易遇見美好。

所以,無論如何我們要積德行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除了致敬英雄外,我們還能做什麼來告慰30位逝去的英靈?

致敬英雄,唯願他們能一路走好,在彼岸喜樂安寧;唯願他們的家人節哀順變,早日走出苦痛。

餘生很短,唯願我們能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勇擔責任,積德行善,以告慰逝去的諸位英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