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電影,是那個年代人的一種情懷,一種信仰

在農村,如果家裡遇到什麼大喜事,或者許下的心願實現了,人們就會以一場電影來做對老天爺的回報和對自己諾言的兌現!因為電影在當時來說比舞臺大戲還吸引人!這個習俗一直到今天。

看露天電影曾是70,80人特有的集體記憶,在文化生活匱乏的那段歲月,沒有電腦,沒有手機,又缺少報紙和週刊。有電影看顯得是件很重要的事情,70,80的人很多人還都會對當初看電影的場景記憶猶新,就像過年一樣值得記憶和回味,無論是城市、鄉村;是電影給予當時的人們樂趣和希望。

露天电影,是那个年代人的一种情怀,一种信仰

在那個年代,小孩子最高興的事情,誰家要許一場電影,一個月前大家都會知道了,只盼著看到村裡空地上,有人埋樹幹;因為今晚就可以看電影了。

全家人都會提前吃晚飯,早早的搬著凳子,在幕單前可以搶個好位置,如果去晚了只能站在背面或側面看了,最前面的大部分都搶到位置坐下了,去解趟小便,生怕被別人把位置搶跑,有時候只能一直憋到看完電影。不管天氣是好是壞,也不管是不是遇到雨雪和大風,人們總是會把電影堅持看到最後。

露天电影,是那个年代人的一种情怀,一种信仰

在當時,放電影的設備很簡單,一臺電影放映機,一個大喇叭,一塊白熒幕,大都把幕單綁在樹木或電線杆。放映機的光束照射上去,四四方方的燈光和畫面就投到熒幕上了。看電影的觀眾都會時不時的把自己的手放到投射的燈光中,把自己的影子投到熒幕上,這時候,場下的觀眾都會吁吁起來。

露天电影,是那个年代人的一种情怀,一种信仰

那個年代的電影演員,不用整形多化妝和整容,基本上都是天然帥哥和美女。當時的人們也沒現在的追星族那麼狂野,基本沒有什麼明星概念!

儘管,影片不是那麼清晰,現場有多雜吵,但觀眾還是看得津津有味。

那個時候的影片多以喜劇、歷史、戲劇、愛情片、解放戰爭片等為主。

露天电影,是那个年代人的一种情怀,一种信仰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信息時代的今天,電腦、手機大量的信息逐步把露天電影淡出生活,這是必然。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喜歡到電影院去享受高畫質、高音質、高製作水平的現代電影了。

露天电影,是那个年代人的一种情怀,一种信仰

之所以現在還能在大街上露天電影,那是那個年代人的一種情懷,一種信仰。

這種場面還能持續多久?估計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也是都不願意回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