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桃花源:簌簌衣巾落枣花,日高人渴漫思茶

芳草萋迷,落英缤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可谓是东方的"理想国",安宁和乐,令人向往。

而苏轼在任徐州太守的时候,真的到过桃花源!

他还为这个桃花源写下了一组《浣溪沙》。

苏轼是怎么找到"桃花源"的?

苏轼的"桃花源"和陶渊明的有何不同?

苏轼和陶渊明有何相同之处?

我们一起来看~

苏轼的桃花源:簌簌衣巾落枣花,日高人渴漫思茶

【前情提要】

熙宁十年(1077年),42岁的苏轼被调到徐州做太守。

上苍总是喜欢考验苏轼,刚刚上任,徐州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苏轼每天衣不解带,身披蓑衣,在一线指挥抗洪。心力交瘁的他感慨,"决口为塞,河水日增,劳苦纷纷,何时定乎?"

历经70多天的艰苦奋战,洪水消退了。可是接下来却又逢大旱!徐州百姓几乎陷入了绝境。

作为地方最高长官的苏轼,又前往城东20里外的石潭求雨,或许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雨姗姗来迟,旱情解除,百姓欢欣鼓舞。

在一个初夏的早晨,苏轼照例去谢雨,归来的途中,看着麦田生机勃勃,百姓安居乐业——这不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吗?

欣欣然,苏轼写下《浣溪沙》五首。

苏轼的桃花源:簌簌衣巾落枣花,日高人渴漫思茶

【诗词原文】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宋·苏轼

其一: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其二: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其三: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其四: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其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苏轼的桃花源:簌簌衣巾落枣花,日高人渴漫思茶

【诗词赏析】

这五首词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村落图画,堪比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第一首词写路上所见之景。

温暖的阳光照在水中,鱼儿也自在地游着,溪边的绿荫下,是鸟儿的家。老人、孩子都出来看我们"谢雨盛会"。

胆小的麋鹿还不习惯这么多人的大场面,猿猴听见鼓声却好奇地来微观。这些有趣的事儿啊,将成为人们回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呢。

第二首词着重写人们热闹的集会。

古时候娱乐活动很少,这样的"谢雨盛会"就像过节一样。

村里的姑娘们匆忙点染脂粉,三三两两挤在篱笆门前,争相看前去谢雨的使君——苏轼。哎呀,不小心还踩破了谁的罗裙呢!

村民们正在举行麦子收过之后举行的祭神谢恩的活动。惊起乌鸦和鸢鸟在空中盘旋。黄昏中,一个老人太高兴了,居然喝醉了倒在路边。

苏轼的桃花源:簌簌衣巾落枣花,日高人渴漫思茶

第三首词则关心民生根本——农业。

田地里,层层麻叶因雨的滋润而泛着光泽,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煮茧的清香。篱笆那边,缫丝女子莺声燕语,谈笑声声。

白发苍苍的老翁已经眼花了,却仍旧忙着劳作,捋下新麦捣成粉末用来果腹。苏轼亲切地上前询问:田间的豆子什么时候能成熟啊?

第四首词描绘了这"桃花源"的宁静祥和。

簌簌枣花飘落在行人的衣巾上,家家户户传出轧轧的缫车声。身穿粗布衣的老汉在古柳下叫卖黄瓜。

苏轼中午喝了点小酒,有些困乏,而且长路漫漫,恹恹欲睡。尤其是艳阳高照的午后,真想喝口茶水来解渴。便随意敲开一户农家:您好,能讨口水喝吗?

苏轼的桃花源:簌簌衣巾落枣花,日高人渴漫思茶

第五首词写出了苏轼流连忘返的心情。

新雨过后,柔软的青草和整齐的莎草更显得碧绿清新,骑马走过也不会扬起灰尘。我什么时候才能归园田呢?

和暖的阳光下,桑麻清亮的叶子像水泼过一样,一阵暖风吹来,蒿艾的香气扑面而来。我虽然身居官位,但其实我心里是个农夫啊!

如果说前三首词还是苏轼在探索"桃花源"的话,后两首完全可以说,他找到了!

陶渊明的桃花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苏轼的桃花源"村南村北响缫车"。

陶渊明的桃花源"芳草凄美,落英缤纷",苏轼的桃花源"簌簌衣巾落枣花"。

陶渊明的桃花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苏轼的桃花源"醉叟卧黄昏"。

……

苏轼的桃花源:簌簌衣巾落枣花,日高人渴漫思茶

我国现代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刘永济点评这组《浣溪沙》说:此时东坡但有与民同乐之感想,而无丝毫以官长自居之态度。古语有"民吾同胞,物吾同与"之说,此五词颇具此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