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瓜疼、腦瓜疼,黃瓜靶斑病防治不住,該怎麼辦呢?

最近許許多多黃瓜種植戶開始反映自己的黃瓜得了靶斑病,而且非常嚴重,已經用了兩遍藥了還是沒有辦法控制住,怎麼辦呢,腦瓜疼,腦瓜疼,腦瓜疼。。。。。。

腦瓜疼、腦瓜疼,黃瓜靶斑病防治不住,該怎麼辦呢?

黃瓜靶斑病又稱“黃點子病”,由真菌細菌混合感染,這兩年其已經發展成為黃瓜生產中重要的葉部病害,對黃瓜葉片危害極大,嚴重的可以造成黃瓜90%以上葉片脫落,導致絕收。

腦瓜疼、腦瓜疼,黃瓜靶斑病防治不住,該怎麼辦呢?

黃瓜靶斑病的症狀現在差不多種植戶都可以清楚的辨別,不過我還是針對新手強調一下,以免與黃瓜細菌性角斑病和霜黴病混淆。

靶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在盛瓜期危害嚴重。

黃瓜靶斑病起初為黃色水浸狀斑點,直徑約1毫米左右。

腦瓜疼、腦瓜疼,黃瓜靶斑病防治不住,該怎麼辦呢?

發病中期病斑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形,易穿孔,葉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體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

腦瓜疼、腦瓜疼,黃瓜靶斑病防治不住,該怎麼辦呢?

後期病斑直徑可達10~15毫米,病斑中央有一明顯的眼狀靶心,溼度大時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黴狀物,呈環狀。

腦瓜疼、腦瓜疼,黃瓜靶斑病防治不住,該怎麼辦呢?

黃瓜靶斑病與細菌性角斑病的區別:

靶斑病病斑,葉兩面色澤相近,溼度大時上生灰黑色黴狀物;

而細菌性角斑病,葉背面有白色菌膿形成的白痕,清晰可辨,兩面均無黴層。

腦瓜疼、腦瓜疼,黃瓜靶斑病防治不住,該怎麼辦呢?

細菌性角斑病

黃瓜靶斑病與霜黴病的區別:

靶斑病病斑枯死,病健交界處明顯,並且病斑粗糙不平;

而霜黴病病斑葉片正面褪綠、發黃,病健交界處不清晰,病斑很平。

腦瓜疼、腦瓜疼,黃瓜靶斑病防治不住,該怎麼辦呢?

黃瓜霜黴病

黃瓜靶斑病想要提前預防,我們就要知道哪些因素導致靶斑病發生:

1.黃瓜靶斑病可以隨種子,包括嫁接南瓜種子傳播;

2.靶斑病更多的病菌以分生孢子、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中或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滴飛濺傳播。

3.溫暖、高溼有利於發病。發病溫度20℃-30℃,相對溼度90%以上。溫度25℃-30℃和溼度飽和時,病害發生較重。

4.晝夜溫差大,結露時間長,植株衰弱,偏施氮肥的地塊發病重。

腦瓜疼、腦瓜疼,黃瓜靶斑病防治不住,該怎麼辦呢?

我們瞭解了靶斑病的發病因素,就需要對症預防:

1.可以用55℃溫水浸泡黃瓜種子和嫁接用的黑籽南瓜種子30分鐘,可以殺死種子帶的靶斑病菌。

2.黃瓜移栽前對大棚土壤進行消毒,以及田地周邊。

3.科學澆水,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通風排溼,增加光照,創造有利於黃瓜生長髮育,不利於病菌萌發侵入的溫度、溼度條件。

腦瓜疼、腦瓜疼,黃瓜靶斑病防治不住,該怎麼辦呢?

4.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適量施用硼肥。

5.適當少留瓜,培育壯棵。將植株下部染病嚴重的葉片及時摘除,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同時適當減少留瓜,葉面噴施氨基酸類、海藻酸類、甲殼素類功能性葉面肥,以達到養棵子提高抗逆性的目的。

6.黃瓜結果之後就開始預防靶斑病,藥劑可選用43%戊唑醇、40%腈菌唑、或21.2%氟唑菌酰胺+21.2%吡唑醚菌酯+喹啉銅。

對於已經得了黃瓜靶斑病的植株要進行及時治療,把損失降到最低:

1.及時清除病蔓、病葉、病株,並帶到田外燒燬,以防侵染源繼續危害。

2.黃瓜靶斑病剛剛侵染的時候,這裡我們一定要快速辨別出靶斑病侵染的症狀,及早用藥,不然當侵染葉片達到3%以上的時候,就非常難以防治。

發病初期藥劑選擇:25%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倍液、40%施佳樂懸浮劑500倍液、25%咪鮮胺乳油15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43%戊唑醇懸浮劑3000倍液等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加入磷酸二氫鉀和天然蕓薹素同噴,防治效果更佳。

發病比較嚴重的話,可選用20%硅唑·咪鮮胺、10%苯醚甲環唑+40%百菌清、噻唑鋅500倍液+霜黴威750倍液、噻唑鋅500倍液+霜脲錳鋅800倍液、或30%嘧菌酯·苯醚甲環唑+75%百菌清+30%琥膠肥酸銅等進行噴霧。

由於靶斑病病菌很容易產生抗藥性,所以要儘可能減少用藥次數,輪換使用不同類型的藥劑和使用復配藥劑。

腦瓜疼、腦瓜疼,黃瓜靶斑病防治不住,該怎麼辦呢?

特別注意:如果你出現黃瓜靶斑病打藥好幾遍都沒有防治住,可能這點你做的不到位。

①菜農給黃瓜澆水後,當天就噴藥,效果肯定不好,棚內溼度大對病害防治無疑是“雪上加霜”。

②連續密集的單一用藥,使病原菌產生了抗藥性,最終導致靶斑病治不住。

最後提醒:當黃瓜靶斑病、細菌性角斑病、霜黴病混合發生時,為了兼職三種病害,可以用新氯溴異氰尿酸15克(單獨溶解)、10%苯醚甲環唑10克、蕓薹素20毫升、水15公斤進行防治。如果霜黴病特別嚴重加霜黴威20-30毫升,如果靶斑病特別嚴重加咪酰胺25毫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