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9個多小時的生命賽跑,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一患者成功保肢、保命!

经过9个多小时的生命赛跑,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一患者成功保肢、保命!

近日,一位在家犁地時被犁的尖部割傷,造成左膝關節嚴重離斷傷的村民,被120緊急送往濱州醫學院煙臺附院醫院手足外科,經過9個多小時的生命賽跑,患者成功保肢、保命!

時間回到2019年3月23日星期六中午,隨著一陣“叮鈴鈴”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手足外科值班醫生李成立接起電話,“喂,手足外科嗎,創傷中心120送來一位左膝關節離斷傷的患者,患者失血過多,隨時可能喪命,請你們來急會診”,電話裡傳來了急診科創傷中心醫生急促的聲音。

李醫生第一時間趕到醫院創傷中心,此時患者由於失血過多,已處於休克狀態,面色蒼白,血壓測不出,脈搏微弱。創傷中心立即開通綠色通道給予患者進行院前急救,吸氧、心電監護、輸液、抽血……各項術前檢查緊張而有序的進行。患者傷處在左膝關節,左腿基本斷下來了,僅有少量皮膚相連,傷肢及以下已經沒有血運。面對從家中緊急趕到的手足外科主任徐林教授,家屬哭著、焦急的懇求“大夫,快救救我們家老於吧,他不能沒有腿呀”。時間緊迫,多耽誤一分鐘患者的危險就多一分,徐林教授顧不上午飯,立即與曲軍傑醫生、李成立醫生組成了手術團隊,制定了周詳的手術方案。

患者受傷嚴重,如果穩妥一點,保命,需要給患者截肢,手術時間短,患者存活的幾率相對大一些。但如果保肢,因為手術時間長以及術後的“感染關”,醫生可能要承擔巨大的風險,而且像這樣的嚴重損傷,國內報道並不多見,成功的案例則是鳳毛麟角。但是,看著患者家屬渴求和信任的眼神,憑著二十幾年從醫處理過無數次急危重患者的經驗,徐主任做出了最後的決定——“保肢、保命”。

经过9个多小时的生命赛跑,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一患者成功保肢、保命!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手術室麻醉科賈樹山、孫成飛兩位主任及手術室護士的密切配合下,手術開始了。無影燈下,徐林主任發現患者受損的情況遠超術前所看到的情況。患者左側膕動脈、膕靜脈斷裂且形成血栓,膝部前後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腓腸肌、趾長伸肌均斷裂,脛腓骨、脛骨平臺、髕骨骨折,半月板損傷,左足背動脈斷裂、左足背、小腿皮膚撕脫傷,僅有脛神經、腓總神經還連著,但挫傷嚴重。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徐林主任及其團隊沒有退縮,鎮定自若,有條不紊,按照術前設計的方案,先給予傷口徹底清創,剪去失活及壞死的組織,後用大量雙氧水、生理鹽水反覆沖洗傷口,又用碘伏液浸泡傷處,因為是開放性骨折,無法用鋼板,就用外固定架固定脛腓骨骨折處,像蓋房子一樣,先把框架支撐起來,再用鉚釘固定斷裂的韌帶,在顯微鏡下用8-0的無創縫合線吻合斷裂的膕動脈、膕靜脈,血管吻合好後,在鬆開血管夾的一瞬間,原本蒼白的左足立即恢復了血色,一次性通血成功,再縫合肌肉、皮膚……,術中患者共輸血2500ml,相當於輸了體內一半的血量。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當手術完成的時候,已經過去了9個多小時,臨近凌晨時分,此時人們都進入了夢鄉,而此刻卻有這樣一群人奮戰在手術檯上,與死神賽跑。在參與院前急救、手術醫生、麻醉師、護士的精心配合下,手術取得圓滿成功,緊張的手術過程使徐林主任忘記了疲憊、忘記了飢餓,那一刻幸福的微笑掛在了每一個參與手術的人的臉上。

患者手術後被送到重症監護病房,一天後轉回手足外科病房,楊柳護士長帶領管床護士悉心照療、仔細護理,心電監護、吸氧、測血壓、觀察末梢血運、打針、輸液有序進行。當徐林主任查房時,患者家屬眼含熱淚激動的說“主任,我丈夫受傷時,村裡人都看見了,他們私下說老於受傷太重、失血太多,恐怕命不一定能保住,沒想到現在不但命保住了,左腿也保住了,村裡人知道了都稱讚濱醫煙臺附院專家的醫術太厲害,幸虧送到咱們醫院來救治”,徐主任謙虛的說“醫者父母心,我們與你們患者家屬的目標是一致的,哪怕有1%的機會,我們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只要能救治成功,就是對我們醫生最大的褒獎,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患者早日康復。”

正如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所著《大醫精誠》中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勿避艱險、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救助患者,是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挽救生命,是醫生刻不容緩的使命。對待每一位危重患者,醫護人員都將永不拋棄,永不放棄,永遠做生命的守護神。

此次急危重大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在重症急危搶救顯微手術方面達到國內領先的水平,在院前急救、手術配合、麻醉監護、術後護理等各個方面的協作配合達到了新的高度。

徐林,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骨科主任,手(顯微)外科、足踝外科主任,科技與研究生處處長(兼),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內著名足踝外科、手外科專家,美國足踝外科學會國際會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足踝外科學組青年委員,山東省手足外科學會委員,煙臺市手外科學會主任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神經再生學組常務委員,中國修復重建外科學會委員,《足踝外科雜誌》常務編委,《中國矯形外科雜誌》編委,研究方向為足踝矯形重建與周圍神經疾病診治。從事骨科、手足外科專業20年,對足踝創傷、複雜足踝畸形矯形、手外科疑難疾病及周圍神經疑難疾病診治有較深造詣。(孫德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