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馬蘭頭----欲識黎民攀戀意,村童爭獻馬攔頭。


馬蘭,別名:馬蘭頭,雞兒腸,紅管藥,狗娃花,菊科,馬蘭屬。

馬蘭頭原名叫“馬攔頭”,一到春天就瘋狂生長至七八十釐米高,經常會阻礙馬的通行,故有攔馬之說。在我們鄉下有句民謠:“馬攔頭,攔路生,我為拔之容馬行。”

馬蘭頭全身都是寶,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中國醫學大辭》中介紹:“馬蘭根露,馬蘭根蒸取之露也。辛涼無毒。散結清熱,破宿血,能治痔瘡。”《本草正義》也有介紹:“馬蘭頭最解熱毒,能專入血分,止血涼血,尤其特長。凡溫熱之邪,深入營分,及癰瘍血熱、腐潰等證,允為專藥。內服外敷,其用甚廣,亦清熱解毒之要品也。”


“三月馬蘭勝似藥”的說法,在春天吃些馬蘭頭,能清火解毒,對人體有好處。

野外採擷馬蘭頭回來之後,首先要進行挑揀,把又大又嫩的馬蘭頭挑出來,一些太長的根莖要摘除至根部,並用清水洗乾淨。

生火開始燒水,等水燒開後,將洗淨的馬蘭頭倒入鍋中蓋上蓋子,過三五分鐘後將其舀起,用力擠幹水分,就能去掉苦味。用菜刀把煮熟的馬蘭頭剁碎,拌進香菜、大蒜泥、細鹽、醬油,再淋芝麻油,一盤綠白相間的涼拌馬蘭頭便出現在眼前。那清香的味兒撲面而來,讓人垂涎欲滴。馬蘭頭那獨特的風味,不遜於任何野菜,回味無窮。

關於馬蘭頭的做法有很多種,有人喜歡將馬蘭頭和香乾切得粗粗的,取其粗豪耐嚼;有人喜歡將之剁成碎末,取其細膩精緻。

吃馬蘭頭等時鮮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吃馬蘭頭有清廉之說。清人袁枚的《隋園詩話補遺》一書,說上海有一官員離職,同事在江邊為他餞行,村童以馬蘭頭獻之。某守備賦詩云:“欲識黎民攀戀意,村童爭獻馬攔頭。”從而也說明了官員與民同樂的圖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