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想法,婚前覺得“真俗氣”,婚後感慨“有道理”

哪些想法,婚前觉得“真俗气”,婚后感慨“有道理”

前陣子,勸慰一個結婚一年多就觸礁的朋友,不知不覺說出來:婚姻和愛情,本來就是兩碼事。

說完自己楞了五秒,作為一名“愛情至上”刻在骨子裡的浪漫主義雙魚座,這種想法曾經是我嗤之以鼻的。

被我嗤之以鼻過的想法還有很多,大部分發生在我情竇初開到婚前那段時間,大部分來自散步時爹媽有意無意和我的聊(ti)天(dian)。

比如,婚姻最好要門當戶對。

比如,如果能找同一個城市裡的最好,會省去很多麻煩。

比如,不光要看對方是怎麼樣的人,還要觀察他家的家庭關係。

心情好的時候聽到這些,在心裡冷哼“真俗啊~太俗了”

心情不好的時候,便直接甩開挽著爹媽的手,氣鼓鼓地走“我不想聽這些,煩。”

愛一個人,和別人有什麼關係?

愛一個人,就是要努力接受他的一切。

任何的附加條件都會讓這份愛變得不純粹,不高尚。

哪些想法,婚前觉得“真俗气”,婚后感慨“有道理”

婚後發現,那些俗氣的“老人言”,逐一在自己身上,或者周圍朋友身上逐一印證了,每一槍都命中要害,彈無虛發。

門當戶對——意味著兩人價值觀相近,在較大的概率上對金錢的看法也差不多。避免出現你認為是正常吃穿用度,對方覺得是大手大腳,揮金如土。

找同一個城市裡的對象——確實會省去許多麻煩,過年不用爭論去誰家,爹媽幫帶娃不用背井離鄉,平時忙不過來娃有地方託付,老人放心,大人省心。

要觀察對方家庭關係——如果對方家庭,女性承擔一切家務,男性主要做甩手掌櫃,那婚後這樣的生活模式基本會原樣複製,沒跑的。

甚至還可以觀察家庭環境,如果家裡窗明几淨,那婚後對方“愛乾淨”的幾率要高一點。如果家裡亂成一鍋粥,那也千萬別指望對方結婚後自動變成愛收拾的人。

哪些想法,婚前觉得“真俗气”,婚后感慨“有道理”

婚前覺得,我們的感情堅不可摧。

婚後發現,感情原來如此脆弱,各種事情都“傷感情”。

下班就癱在沙發上,你累,我不累?傷感情。

今年過年又去你家?傷感情。(為了不傷感情,大家常常逃避到無法再拖了,才探討這個每年一次的千古難題)

錢要全都交給你,我花錢還得問你要?傷感情。

我正苦口婆心教育,你上來就給孩子一巴掌?傷感情。

“愛一個人,和別人有什麼關係?”——如果你把愛定義為花前月下,喁喁私語,這個命題依然成立。當愛延展為共同生活,一個人是他所有成長經歷,所有社會關係的總和,愛一個人,和別人從來離不開關係。小到擠牙膏從尾部擠還是從中間,大到過年回誰家。

“愛一個人,就是要努力接受他的一切”——當有多巴胺加持,這也不是問題,為愛人“讓步、犧牲”還會讓你自我陶醉,感覺良好,進一步感慨愛情的崇高偉大。

但當進入漫長的歲月才發現,每一次“接受”都伴隨著利益的衡量,不那麼心甘情願的“接受”會演變為委屈、積怨,變成下一次爭吵時忍不住掏出來用的砝碼或武器。

歲月是把殺豬刀,殺的可不僅僅是你光滑的皮膚,平坦的腹部。

哪些想法,婚前觉得“真俗气”,婚后感慨“有道理”

so,我們這些庸俗的中年人,到底是否還配擁有愛情?

這大概取決於我們如何定義愛情。

如果愛情是每個214、520的禮物,是包著1314元虛擬貨幣的微信紅包,那對於中年人,愛情不過是揮揮手的日常用品——但是,能想到給你發點日用品也很不錯了。

如果愛情是充滿愛意的凝視,是真誠的讚美,是撩人的情話。那對於中年人,愛情是奢侈品。每天凝視老闆,應付孩子一萬聲“媽!”已經夠累的了,請讓我靜靜。

如果愛情是相互成全。輪換著獲取自由,打遊戲看電影的自由、放下孩子去逛街的自由、不去婆家過年的自由;輪換著讓對方衝一衝事業,自己多帶帶孩子。那愛情,是奢侈品,因為需要放下自我;也是日用品,因為不在於某一個英雄時刻,而在生活的時時處處。

哪些想法,婚前觉得“真俗气”,婚后感慨“有道理”

婚姻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大家捆綁著,你進我退,你退我進,追求舞步的平衡和利益的最大化。不能說,這是出於愛情;卻也不能說,這裡面完全沒有愛情。

這大體就是一個庸俗的中年婦女,對愛情與婚姻的庸俗認知了。

祝大家情人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