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人肉迫擊炮”,解放軍扔手榴彈過百米

看過一些經典的抗日影視劇的朋友會發現,裡面經常會出現用手榴彈炸飛敵人的場景,這些手榴彈動不動就扔得很遠,讓敵人直接倒在戰場之上。手榴彈在我軍抗戰的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真的扔手榴彈時能夠像劇中一樣扔的又遠又準嗎?其實不盡然,很多影視劇是將這個距離誇大了。


堪稱“人肉迫擊炮”,解放軍扔手榴彈過百米

但就是有這麼一名解放軍,他叫宋福旦,破瞭解放軍的手榴彈投擲紀錄,達到了102米,憑著一手扔手榴彈的本領,在這項比賽中先後當了29次冠軍,甚至還拿到了1次二等功。現如今,它已經榮升到了中尉軍銜,但扔的這麼遠,在實戰中效果又會如何?

在正常的訓練中,只要求士兵能夠將手榴彈扔到30米以上就已經算是合格了,超過50米的就可能獲得投彈能手的稱號了。因為在實際的戰鬥中,手榴彈引信的時間只有3.5秒,一般是會要求士兵在2秒左右的時候再扔出去,這樣就能防止敵人將手榴彈炸傷自己人。所以扔手榴彈也並不是越遠越好的,而更多的還是要扔的準才對。

堪稱“人肉迫擊炮”,解放軍扔手榴彈過百米

值得一提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手榴彈給我們的印象就是一個長長的木柄,看起來實在是土。其實手榴彈同樣有無柄的,目前我們解放軍所配備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新式的無柄手榴彈,但舊的的長柄手榴彈依舊在我軍使用。木柄手榴彈作為一種老式的武器,在現在重武器橫行的時代,它的作用似乎已經變得很小了,因此許多國家放棄了這種笨重、工藝又差的裝備,那麼為何現在解放軍還沒有完全放棄呢?

堪稱“人肉迫擊炮”,解放軍扔手榴彈過百米

要知道,我們國家有著20多億支木柄手榴彈的存貨。由於製作工序簡單,生產成本也低,所以在一段時間內,一股腦的製作了數十億支木柄手榴彈,但製作的數量遠遠超過了使用需求,預期白白浪費掉,還不如拿出來讓士兵們進行投彈練習。手榴彈同樣有著它的價值,在近戰中可以體現它的最大價值。所以投擲手榴彈一直都是我軍訓練士兵重要的單兵技能之一,並非毫無意義。

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國家有著廣袤的土地,同樣有很多地方是山區,新式的無柄手榴彈雖然威力大,但由於它採用了金屬殼面和球狀的結構,這使得表面的摩擦係數大大降低,在山區中使用時常常會滑落。而木柄的在這種地形下更能夠體現價值,現在也還沒有到達退休的年齡。

堪稱“人肉迫擊炮”,解放軍扔手榴彈過百米

手榴彈作為一種重要的作戰武器,關鍵時刻會有出色的發揮,這也要求我們的解放軍在練習時能夠真正做到又遠又準,真正作戰時能夠神勇對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