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和“美人”的区别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

“美女”和“美人”的区别


这句话中的“美人”能否换成“美女”?即“又如刚出浴的美女”。课堂上, 学生均认为不可, ——“太俗了”。再如:

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赤壁赋》)

“望美人兮天一方”也不可改为“望美女兮天一方”。

虽然, “美人”和“美女”只一字之差, 但二者在语用上有很大差异。

一、“美人”和“美女”的语用区别

“美女”这个词出现得较早, 且一直沿用。例如: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 曰:“子苟赦越国之罪, 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春秋《国语》)

晋以垂棘之璧得虞虢, 骊戎以美女亡晋国。 (西汉·刘安《淮南子》)

燕支多美女, 走马轻风雪。 (唐·李白《代赠远》)

楚帝轻盈怜细腰, 宫里美女多饿死。 (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

潘华和萧雅不约而同到王奉家来拜年。那潘华生得粉脸朱唇, 如美女一般, 人都称玉孩童。萧雅一脸麻子, 眼眍齿, 好似飞天夜叉模样。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美女”和“美人”的区别


以上例文中的“美女”均可以换为“美人”。“美女前近王甚, 数掩口。王悖然怒曰:‘劓之。’御因揄刀而劓美人。”“美人”和“美女”出现在同一句子中, 即可以为证。

但“美人”一般不可换为“美女”。例如:

思美人兮, 揽涕而伫眙。媒绝而路阻兮, 言不可结而诒。 (屈原《九章·思美人》)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与美人之抽思兮, 并日夜而无正。 (屈原《九章·抽思》)

“美女”和“美人”的区别


《离骚》之文, 依《诗》取兴, 引类譬谕, 故善鸟香草, 以配忠贞;恶禽臭物, 以比谗佞;灵脩美人, 以媲于君。 (王逸《楚辞章句》)

这句话说得很清楚, 屈原开创了用“香草”喻忠贞, 以“美人”喻君主的传统。后代很多文人也多以“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如:“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赤壁赋》)

由此, 我们知道, 从屈原开始, “美人”就赋予了“政治寄托”, 有了强大的文化内涵, 呈现出一种古典“悲情”之美。在语言使用过程中, 相比“美人”, “美女”则呈现出一种“乐性”之美。如果说“美人”承担的是戴着镣铐跳舞使命的话, “美女”则轻盈得多。它重视外, 而不重视内。在语用上突出视觉上的形体之美, 以符合人们的审美期待。

虽然, 在语言进化过程中, “美人”和“美女”多有交叉、并存现象。如:“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 但“美人”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着深沉的“古典美”意味, 一般不可换为“美女”。例如:

睡美人 (芭蕾舞剧名) 美人鱼美人计

6日, 美国艺术家协会公布了一条消息。宋美龄当选为“全世界十大美人”之一, 并且名列榜首。 (陈廷一《蒋氏家族全传》)

“美女”和“美人”的区别


二、“美女”的现代称谓功能

最近几年, 以“美女”称呼女性, 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广泛应用于各种公共社交场合。“美女”显然成了“小姐”“先生”一类的“称谓”词。例如:

美女, 去买菜了吗?

美女, 下班了!

做完作业了吗, 小美女。

上面的“美女”均不可换为“美人”, 如“*美人, 下班了!”在现代汉语中, “美人”没有这样的“称谓”功能。

当今社会, 商品主义盛行。而“美女经济”就是此种商品主义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所谓“美女经济”是指那些利用女性的容貌、身体及性别特征来刺激消费, 追求商业利益的经济现象。从负面影响来看, “美女经济”是将女性放在了一个被看、被评价甚至被商品化的位置。正是由于此种“美女经济”文化盛行, 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称谓语也就有了新的变化, 由原来的“女士”“小姐”“同志”变身为“美女”。这是“美女”具有称谓功能的社会文化原因。

与此相对的“帅哥”一词, 使用频率则较小。因为社会中对男性的价值评判, 更多还是依据工作、事业等, “帅哥”同“美女”相比, 其“颜值”要小得多。

同时, “汉语称谓遵循两大原则, 即等差原则和情感原则。等差的来源有很多方面:权势、财富、年龄、性别, 以及在社会或群体中所处的地位等”。如:王主任、刘书记。情感原则是人与人相互称呼时, 讲究亲疏远近、注重关系的融洽和情感的交流, 从“情感”“关系”的角度选择称谓词来称呼对方。如“老朱”;“文革”结束后, 北大学生打出来的横幅:“小平, 你好!”, 等等。

显然, “美女”的称谓属性更多来自“情感原则”。而这种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有一种“示好”和“恭维”成分在其中, 使用这样的称谓, 有利于拉近彼此距离, 更有利于对话、合作上的成功。像这样的词语又如“老板”, 是职业称谓的一种泛化。

“美女”和“美人”的区别


但“美女”这样的“语言徽章”,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成为未成年人身份认同的“枷锁”。让一些少男少女只重视外在美, 而忽视内在美, 从而使浮躁的心灵更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