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就業”你遇過嗎?學校畢業率90%,學生卻畢業就失業

2019年的高校畢業生預計有834萬人,人數再創歷史新高,許多媒體都稱這是“最難就業年”。其實近幾年,年年都可以說是“最難就業年”,從2006年的413萬,到如今超過800萬,大學畢業生是一屆比一屆多。

不過即使年年都是“最難就業年”,但是大多數高校的就業率卻能一直保持居高不下,很多還能不減反增。人數多了,經濟增速在放緩,按理就業率應該下降才對,卻出現居高不下、不降反增的現象,豈不怪哉?

“被就業”你遇過嗎?學校畢業率90%,學生卻畢業就失業

說開了,就沒啥意外的了,因為很大一部分的就業協議簽訂是虛假的。比如,就有高校以強制上交就業協議書才給畢業證的方式,使得就業率很好看。甚至到了最後關頭,學校還會“幫助”一些學生和自己的“合作單位”簽訂就業協議。

學生有考研、考公等自己的選擇,學校卻為了漂亮的就業率強行讓學生簽訂三方或者安排出去頂崗實習,這就是“被就業”。以下是一些網友針對“被就業”現象的評論,相信不少網友都曾遇到過。

“被就業”你遇過嗎?學校畢業率90%,學生卻畢業就失業

“我們班48人至少45人全是被就業”、“穩穩的百分之九十高校就業率,卻妥妥的學生畢業就失業”、“正在被就業”、“金融專業為了拿畢業證,去養豬場和汽修廠籤三方”、“我們學校就是這樣的,讓你弄一個假的三方協議,不然畢不了業”。

小知還聽說有學生為了能完成上交就業協議的任務,上淘寶買假章蓋上,電話填自己親戚的,保證抽查時能過關。正是因為“被就業”太瘋狂了,所以上面都看不下去了。日前,兩部門下發紅頭文件,要求企業不得參與簽訂不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希望能夠從企業這塊減少虛假簽訂。

“被就業”你遇過嗎?學校畢業率90%,學生卻畢業就失業

小知認為,解決“被就業”問題,根本上還是要改變用就業率這個數字來衡量一所高校的水平,全社會都理性起來看待,高考報考時,更別被動輒就90%的就業率騙去。你看上的好專業,很可能就是四十個畢業生,不到四個人從事本專業的工作,那些數據和介紹往往都是水分很大的。

大學生就業這個問題自然很重要,但學校要是光是為了一個高數字,實際情況卻是學生畢業就失業,這也未免太笑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