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

大雁塔和鐘樓的地位一樣,是西安旅遊名勝中最著名的地標古蹟,到西安旅遊一定要看一看這座千年佛塔。

一直以來大雁塔有兩個問題困擾著文物保護工作者以及關心大雁塔的普通百姓:

一是大雁塔下是否存在地宮?二是大雁塔是斜的,會不會倒

關於第一個問題,人們一直以來都在猜測,大雁塔下會不會有地宮?

地宮裡有沒有佛祖舍利和價值連城的珍寶?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這個問題在沒有發掘之前誰也不能給出答案,不過我的猜想是大雁塔下肯定有地宮,裡面的寶貝也不會少。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從我國已發掘的很多古代佛塔案例來看,只要有塔,塔下都會有地宮,地宮裡面也都會有東西珍藏,只是不同級別的佛塔,地宮大小和珍藏文物的等級、數量有差別。唐代是佛教文化的鼎盛時期,皇家大力推行佛教,不惜重金在全國各地修建寺廟和佛塔,作為最高等級的大雁塔,又是建在都城長安,怎麼會沒有地宮?

二、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皇家寺院,大雁塔是由唐高宗出錢,玄奘法師主持建造,屬於皇家級別,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差錢”,塔下放一些寶貝完全說得通。

例如我們寶雞的法門寺塔,八十年代因風雨倒塌,塔下地宮發掘后里面珍藏的大量國寶震驚世界,尤其是收藏在八重寶函內的佛指真身舍利和鎏金雙輪十二環銀錫杖,都是國內罕見,錫杖更是全世界獨一無二。法門寺是唐代的皇家寺院,法門寺塔是全國珍藏佛舍利的十九座寶塔之一,而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的等級甚至比法門寺還要高。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三、建造大雁塔的目的主要是存放玄奘法師從天竺取回的佛教典籍和八尊佛像,以及更為珍貴的數量眾多的佛祖舍利。那麼,玄奘帶回的舍利去了哪裡?除了大雁塔下還有哪裡更合適?

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正是大唐最鼎盛,經濟實力最強,又十分奉行佛教文化的時代,玄奘法師更是全國最受尊敬的高僧,他修建的佛塔怎麼能少了最重要的地宮呢?

當然,大雁塔太堅固了,屹立一千多年,現在是重點保護,倒塌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更不允許主動發掘,所以有沒有地宮這個問題會一直留給我們猜想!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第二個問題,大雁塔會不會倒塌?

當然也不會,這座塔已經傾斜了七百多年了,都安然無恙。而且經過近些年文物保護工作者的努力,大雁塔正在逐年“歸位”,也就是說大雁塔不但不會倒,終有一天還會自動扶正。傾斜的主要原因是六十年代地下水開採,為了保護大雁塔,西安每年都會往地下灌水,也起到了“扶正”大雁塔的作用。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據歷史記載,七百多年前有外國傳教士測量過大雁塔,就已經發生傾斜,不過那個時候傾斜的角度應該很小,肉眼幾乎看不到。到公元1719年,塔身出現較明顯的傾斜,所以大雁塔是一座已經斜了七百多年卻不倒的神奇建築。具體傾斜的方向是西北方,我們看幾張照片就清楚了,上面第一張是在塔的南邊拍攝,和大殿屋脊對比明顯是偏向了左邊,也就是西邊;第二張是在大雁塔西邊拍的,塔偏向左邊,即北方。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大雁塔傾斜七百年,那麼塔建成多少年呢?

準備的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大雁塔,內部一千三百多年,外部四百多年

玄奘法師在公元652年修建的是五層磚塔,外面是磚,裡面是土,不夠結實,遭風雨侵蝕,五十多年後損毀。公元701至704年,女皇武則天和王公大臣共同出錢在原址上重建,這一次全部用的青磚,高度一說是七層,另一說法是十層,尚無定論,不過這次建的塔堅持了兩百多年。到五代後唐(公元931年)時對塔進行了修葺,後來又遇到大地震,損毀嚴重。直到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604年),在大雁塔基本形狀不變的情況下維修加固,在塔身外圍增加了厚度達六十釐米的青磚包層,不但使塔更加堅固,也更雄偉壯觀了,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大雁塔的雄姿。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初建大雁塔時,玄奘法師向唐高宗提出的申請是在慈恩寺正門外建造高三十丈的石塔,石塔堅固、防火,適合存放佛經和珍貴的佛舍利,不過這個計劃被高宗否決了,工程量太大,擔心玄奘法師心力有限,難以建成。最後由唐高宗出資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五層磚塔。開始塔的名字叫雁塔,五十年後長安城薦福寺內又修建了一座體型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分,兩座塔就分別叫大雁塔和小雁塔。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大小兩座雁塔為了兩位高僧而建,小雁塔是為了存放義淨法師從天竺取回的經書,他們二人經歷極其相似:

玄奘,十三歲出家,公元629至645年西行印度,學習佛法,求取真經,回長安時帶回了六百多部經卷、八尊佛像和大量佛舍利;

義淨,十四歲出家,公元671至689年去印度取經,帶回了佛經四百多部、舍利三百多顆。

玄奘和義淨法師都是唐代著名高僧,也都去天竺留學十餘年,為佛教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不同的是他們年齡相差三十五歲,屬兩代法師,玄奘取經走的是陸路,古絲綢之路,而義淨走的是海上絲綢之路,始發廣州,返回也從廣州上岸。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雁塔”的名字來源傳說是和雁有關的,玄奘法師在他的遊記《大唐西域記》中有記載,古印度一座寺院的僧人開始是習慣吃雁,有一天一群雁飛過寺院,一位和尚見到群雁,說了一句:“今天大家都沒有東西吃了,菩薩應該知道我們肚子餓呀!”,居然有一隻雁墜死在他們面前,眾僧認為這是如來佛在教化他們,於是就在雁落之處,以隆重的儀式葬雁建塔,並取名雁塔。玄奘法師留學印度時曾瞻仰這座塔,所以就給他在慈恩寺建的塔取名為雁塔。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大雁塔自建成後就成為了長安的遊覽勝地,文人墨客紛紛登塔賞景,形成了“雁塔題名”的習俗,凡是高中進士的學子,都會在大雁塔塔壁題名留念。大詩人白居易二十七歲考中進士,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可惜的是歷代留下的題壁在宋代被大火焚燬。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塔底四面都有石門,門楣門框上雕有精美的線刻佛像及磚雕對聯,在南門東西兩側的碑龕內鑲嵌著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述三藏聖教序記碑》,都是由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碑文主要是讚揚玄奘法師西天取經,弘揚佛法的歷史功績和非凡精神,世稱《雁塔聖教》。是唐代碑刻中的精品,也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珍貴文物。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大雁塔內部是木質立柱和旋梯,現在遊客遊覽時也可以登塔,每層四個方向都有券門,可以遠眺西安。旋梯越往頂層越狹窄,上下相遇需要側身才能通過。為了保護文物,券門是用玻璃封住的,不影響觀景,玻璃上開的圓孔你知道有什麼作用嗎?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西安大雁塔傾斜七百年卻屹立不倒,塔下會有珍藏舍利的地宮嗎?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唐代詩人岑參的詩寫出了大雁塔的恢宏氣勢!你登過大雁塔嗎?你認為塔下會有地宮嗎?歡迎留言,探討。

【作者簡介】:行者老張,摩旅愛好者,歷史文化研究者,用腳步丈量地球。隨時分享旅途見聞。歡迎關注,感謝點贊、評論,不吝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