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淹死的都是會水的、打死的都是犟嘴的”對不對,為什麼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吃虧的都是犟嘴的,就如同淹死的都是會水的一樣。

犟嘴在威海歷來不受人待見。如果一個人沒有德望,卻老是同別人犟嘴,這樣的人威海人稱作“犟驢”。如果因為犟嘴吃虧了,威海人就說:吃虧在於不老實。

把犟嘴歸入不老實,其實很能反映人心。犟嘴的人之所以犟嘴,是因為較真,兩個較真的人碰到了一起,針尖對麥芒,分不出輸贏誰也不甘心。所以,犟嘴本身其實反映的是求勝心理。威海人把這種企圖勝人一頭的心理籠而統之,一併歸入了“不老實”的行列。

俗語說“淹死的都是會水的、打死的都是犟嘴的”對不對,為什麼

犟嘴的人關注的是事情本身的對與錯,旁觀的人關注的卻是犟嘴之外的事情。觀察角度不同,是非對錯自然也就不同。

有一個笑話說:古代,有個人對別人說三七二十三,另外一個人聽到了不服,爭辯了一天沒有結果,一氣之下,告到了官府。結果縣官還沒聽完申訴,就命衙役把告狀的這個人打了二十大板。這個人不服,就質問縣官“他那麼蠢,你為什麼打我?”縣官說“你知道他那麼蠢,你還和他爭辯,你不更蠢嗎!不打你打誰?”

俗語說“淹死的都是會水的、打死的都是犟嘴的”對不對,為什麼

這個笑話裡的縣官,其實代表了大多數人看犟嘴的人的心態:沒有人關注事情的對與錯,只關注該說不該說。

在農村,尊長說錯了話,小輩聽了,明知道錯了,也絕不可以指出來。指出來了,就是忤逆不孝,目無長輩。反之,小輩說錯了話,長輩則可以指出來,甚至當眾訓斥。

人之所以犟嘴,除了逞強心理作祟,恐怕還離不開技癢難捱。心裡有知識,是非對錯一看就明白。明白的人難以裝糊塗,非要讓糊塗人弄明白,一來二去,這犟嘴免不了,吃虧也就免不了了。所以,犟嘴吃虧同知識多有關係,就如同人被淹死同會水有關係一樣。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臨近威海的一個小山村。這個村前面有一條大河,水流常年奔騰不息。因為靠著大河,所以村裡會水的特別多,其中有個人水平極高。高到什麼程度呢?高到渡河如履平地,也就是會踩水。這種水平即便放在現在,也屬於頂級水平了。

俗語說“淹死的都是會水的、打死的都是犟嘴的”對不對,為什麼

踩水示意圖

這年夏天發大水,水勢突然增大。村裡的一位老人挑著擔子往家走,到了河邊,過不去了,被隔在了河對岸。

水太大了,大家都不敢渡河。正在著急呢,村裡水性最好的這個人看到了,踩水過河,把老人背了過來。轉身又到了河對岸,準備把老人的擔子挑過來。到了河中間,從上游衝下來一棵圓木撞到了他的身上。結果,一個踉蹌站立不穩,失去了平衡,被水裹挾到了下游,再也沒能爬上來。

這是一個助人為樂不幸遇難的故事。只是在那個年代,互幫互助是一種常態。所以,雖有犧牲,卻很少有人會去過度渲染。不過,這件事情倒是加深了人們對“淹死的都是會水的”這句話的印象,也成為了證明“淹死的都是會水的”這句話正確的例子。

過去,有不少家長不允許孩子玩水,往往就用這個例子教育孩子

其實,遠在二千多年前,偉大的思想家莊子就發現了這個規律。莊子說:“善騎者墜於馬、善水者溺於水、善飲者醉於酒,善戰者歿於殺

俗語說“淹死的都是會水的、打死的都是犟嘴的”對不對,為什麼

俗語說“淹死的都是會水的、打死的都是犟嘴的”對不對,為什麼

莊子畫像

這個規律今天依然適用。不過,勇敢的人不會為了不墜於馬而不去騎馬;不會為了不溺於水而不學游泳;不會為了不醉於酒而不飲酒;也不會為了不死於戰爭而不去搏殺。

中國有句話說:技多不壓人。事實證明,更多時候,技能多的人比技能差的人有更強的生存能力。洪水來襲時,顯然會游泳的人更有可能生存;當人們不得不面對戰爭時,搏擊能力強的人更可能勝出。同樣的,在社會上生存,知識多的人對社會的貢獻可能更多一些,只是不能用錯了地方。

有一句俗話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秀才與兵說理,是說錯了對象。就如同我們普通人要同核彈專家探討核彈原理,不在一個層次,說不到一塊兒去。

<strong>所以,交談是要看對象的。雞對鴨講,講不通。雞與雞講,也得看三觀是否相合,興趣是否相同,利益是否攸關。

<strong>古人說“與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是說同有本事的人交談,其收穫勝過讀十年書。 這是找對了談話的對象。

“淹死的都是會水的,打死的都是犟嘴的”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是,說話要看對象。不看對象一味犟嘴被打了,還真不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