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楷就是印刷體書法,不會悲哀學會更悲哀

“田楷”可謂榮辱一身。所以,才有所謂的“田楷”。

天津田英章、田蘊章兄弟二人,出身於一個書法世家,也都喜歡研究書法,這是值得肯定對的。

說所謂的“田楷”之榮,我想,唯一的榮也就是廣為人知他們都是學習歐陽詢的書法家。

田楷就是印刷體書法,不會悲哀學會更悲哀

田英章兄弟二人,做媒體、出書,走出書齋,傳播書法,還收了不少“徒弟”,據說起碼有一千“入門弟子”。

但是,二田的弟子跟二田都是一模一樣的“田楷”,二田兄弟兩人的楷書,也都差不多。

頂多田蘊章瘦一點,田英章適度而已,這又有什麼區別嗎?

歷史上的歐陽詢歐陽通父子,還有一些不同呢!

田楷就是印刷體書法,不會悲哀學會更悲哀

二田沒有什麼差別,所謂的田楷這是這樣的楷書。他們以歐陽詢為宗師,但是沒有歐陽詢書法的險峻之美,而多了一些圓滑的味道。

但是評論者認為,二田的歐陽詢研究水平,沒有超過民國王維賢,也沒有超過晚清黃自元的高度。

但是,二田弟子眾多,經不起這些嚴格的,起碼的藝術批評,於是有一種“不會楷書就不是書法家”的謬論大行其道。

但是,謬論就是謬論。

楷書寫得漂漂亮亮,這個不是錯,但是,不知道書法藝術,這就是錯。

田楷就是印刷體書法,不會悲哀學會更悲哀

所以,所謂的“田楷”就是當代書法的“印刷體”的代名詞而已。

田楷與歐楷沒有什麼關係,因為歐楷是書法史上的經典鉅著。

這不是誰吹起來的,而是歐陽詢的藝術成就造就出來的。

例如,歐陽詢《九成宮》裡32個“之”字,每一個“之”字的寫法都不一樣,但是,田英章呢?哪怕你有一百個之字,我只有一個寫法。

不要說創作,就是臨摹,也是一模一樣。

田楷就是印刷體書法,不會悲哀學會更悲哀

最近,田蘊章先生出版了一套73歲臨摹的《九成宮》,這個臨摹裡面的“之”字,臨摹出來都是一模一樣的寫法。與《九成宮》中一個“之”字一個學法,大不一樣。

再比如說,《九成宮》中有6個“宮”字,田蘊章臨摹出來也是一模一樣的。

田楷就是印刷體書法,不會悲哀學會更悲哀

至於有人說田蘊章臨摹《九成宮》有點瘦,我認為這個都不是問題。

歐陽詢本人的書法,也有瘦一些的作品。

問題在於,有一種神韻,有一種求最好的精神,這才是書法家的精神。

如果相同的字,寫的一模一樣,也不是錯,但是,從書法來說,只能是一種次好的做法。

書法,一定要有最好的追求精神和創新精神。

田楷就是印刷體書法,不會悲哀學會更悲哀

不要小看一個“之”字的寫法,如果缺少創新精神,那就不是藝術家最好的精神。

問題就是一模一樣,這不是典型的“印刷體”書法嗎?

當然,寫出“印刷體”書法也挺不容易的,不過,真的看不下去這樣的“書法”。

這就是堅持“印刷體”永遠不回頭的“田楷”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