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王陵中出土4000多件青銅器,此鼎笨重,名氣卻最為響亮

楚國王陵中出土4000多件青銅器,此鼎笨重,名氣卻最為響亮

在上世紀20年代,安徽壽縣的村民發現,當地不斷能挖出一些各種各樣的青銅器。這個消息不脛而走後,包括外國人在內的古董商紛紛前來探寶。當時中國處在災難深重的軍閥混戰年代,也沒有人對這些文物進行保護,流失現象非常嚴重。

到了1933年,壽縣相繼爆發了旱災和洪災,出現了大量的饑民。他們走投無路,到處盜挖,結果將楚幽王的墓葬挖掘出來了。令人驚訝的是,竟然此墓中一口氣出土了4000多件青銅器,如果加上前後十多年時間的小規模挖掘,真實出土量是一個驚人的天文數字。

楚國王陵中出土4000多件青銅器,此鼎笨重,名氣卻最為響亮

很多人不解,為什麼楚幽王墓葬中,會出土這麼多青銅器呢?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歷史上存在了800多年時間,先後有七個地方被建為都城,最著名的當然是郢都,到了楚國末年,楚考烈王遷都到壽春,即安徽壽縣,這也成為了楚國最後國都。

楚幽王是楚國倒數第三任國君,據說還不是楚王的後代,而是春申君的兒子。此時,楚國滅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楚幽王一狠心,臨死前遺命將楚國多年來積攢的財富統統陪葬,這才有了堪比盛世的豪華墓葬。

這4000多件青銅器,不僅有華夏民族的共同特色,也有荊楚大地的別樣風情,堪稱春秋戰國時期的瑰寶。它們的命運不盡相同,有的流失海外,有的被民間收藏,有的被博物館找到,有的石沉大海再也沒有了消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應該是戰國鑄客銅鼎。

楚國王陵中出土4000多件青銅器,此鼎笨重,名氣卻最為響亮

在中國的青銅器之中,鼎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本來只是儲存和烹煮食物的容器,卻被作為禮器使用,因此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古代,鼎的規模和數量,就代表著擁有者的地位,是半點馬虎不得,鼎上的銘文,也記錄了當時的歷史,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小珏這麼說,一方面是說戰國鑄客銅鼎本身的血統就高貴,另一方面也是說明它的競爭者也很強大。然而,它的表現並不遜色,在許許多多名鼎之中,佔據著一席之地。

楚國王陵中出土4000多件青銅器,此鼎笨重,名氣卻最為響亮

最著名的鼎,是由郭沫若命名“司母戊鼎”,現在改為“後母戊鼎”。它主要是又大又重,有832.84公斤,除此之外,最重的鼎就是本文中的戰國鑄客銅鼎了,它重達400公斤左右。雖說比後母戊鼎差了一大截,但也是目前第二重鼎。後母戊鼎是方鼎,鑄客銅鼎就是圓鼎之中的第一了。

這麼重的鼎,外表看起來自然是宏偉巨大的,它高為113釐米,口徑為87釐米,腹圍是290釐米,深52釐米。光鼎足就高67釐米,即使佈滿銅綠繡,風采並不減當年。

這件青銅鼎在當時被盜掘出來後,就有安徽省當地政府接到情報,採取措施將其追回,一直存放在省立圖書館。在抗戰爆發之後,為了保護這件珍貴文物,對它進行了千里大搬遷,轉運到四川。抗戰勝利後,它被移交至南京博物館收藏。

楚國王陵中出土4000多件青銅器,此鼎笨重,名氣卻最為響亮

在解放戰爭即將勝利的時候,當局準備帶著它漂洋過海,然而因為人民戰爭勝利來得太快太迅速,這件重器還沒並沒有來得及轉運,幸運地留在了大陸。建國後,它被送回了老家,重新在安徽省收藏,直到安徽省博物館成立後,它就落戶在那裡。

鑄客銅鼎是一件典型的圓形雙耳三足鼎,氣勢恢宏,令人讚頌不已。它做得古樸厚重,並沒有太多的裝飾,只是在鼎足和鼎耳處,有模印菱形幾何紋和浮雕旋渦紋。這讓它在素潔的同時,也顯示出大氣和工整。

楚國王陵中出土4000多件青銅器,此鼎笨重,名氣卻最為響亮

銅鼎之上的銘文,對於研究當時歷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鑄客銅鼎上的銘文只有區區只有三處,其中前足和腹下僅僅刻有“安邦”兩字。這是當時常用的吉語,而最重要的銘文是在鼎口,一共12個字:

鑄客為集脀、造脀、鳴腋脀為之。

所謂鑄客,就是當時的工匠,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個時期的工匠已經有了一定的地位,被當作賓客。那後面這部分是什麼意思呢?小珏老老實實告訴大家,我不知道。文物專家連猜帶蒙認為鳴腋脀應該是負責膳食的機構,集脀、造脀是什麼,至今沒人能說得清楚。您能猜得出是什麼意思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