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林文化-大昭寺覺沃佛胸前的寶物

傳說釋迦牟尼在世時,弟子們為使他的真容傳之後世,特請工匠替他造了4尊8歲等身像和4尊12歲等身像,又稱覺沃佛。

因為釋迦牟尼的奶母等人從旁指導,故造像與其本人酷肖。據藏文古籍《松贊干布遺教》記載,印度國一達爾瑪巴拉為感謝中國國王資助他擊潰入侵者,使佛法重放光明,特將其中一尊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奉送給中國國王。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時,唐太宗將這尊像作為嫁妝,由都城長安送抵拉薩,此後,這尊佛像便與藏傳佛教共榮辱。

藏族人認為它珍貴,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最重要的是認為見到這個佛和見到2500年前的佛祖沒有區別。在為這尊佛像建造的大昭寺周圍,每天都有虔誠的人們禮拜的身影。

在每個虔誠的藏人心中,都有同樣一個願望,用自己的身軀丈量朝聖之路,到勝地大昭寺頂禮覺沃仁波切,以種下解脫的因緣。他們認為左旋螺比九眼天珠更稀有難得,所以把它鑲嵌在西藏大昭寺覺沃佛最重要的位置:胸前。

梵林文化-大昭寺覺沃佛胸前的寶物

覺臥佛胸前的左旋法螺

在清宮中,左旋螺是極為殊勝的法物,滿清兩三百年間藏蒙各地高僧向皇帝進獻的左旋螺屈指可數,因而也頗受帝王推崇。乾隆皇帝曾為右旋螺(即西藏所認為的左旋螺,下同)題詩大加稱讚,詩曰:“白螺右旋為至寶,梵音普具三乘法。如是梵音如是聞,群生悉被福無量。”

梵林文化-大昭寺覺沃佛胸前的寶物

“左旋”還是“右旋”?

海螺有左旋右旋之分,左旋稀少,被認為是“佛門至寶”。生物學家將此種稀有的法螺稱為“左旋螺”,其分辨方法為:將螺嘴朝上,螺殼開口位於螺殼右側的,稱“右旋螺”;螺殼開口位於螺殼左側的,稱“左旋螺”。

梵林文化-大昭寺覺沃佛胸前的寶物

可為什麼佛教自古印度到如今,都將其稱作“右旋螺”呢?原因是佛教是將螺嘴朝下來辨別的。

梵林文化-大昭寺覺沃佛胸前的寶物

因此,藏人所認為的左旋螺與清宮廷及乾隆御製詩中所謂右旋螺實為同一物,只是稱謂不同。詳加分辨,螺口內須有三道橫脊,無此三道橫脊則非純種印度白螺。

梵林文化-大昭寺覺沃佛胸前的寶物


梵林文化-大昭寺覺沃佛胸前的寶物

淵源

右旋白海螺用於佛教法器的歷史約有兩千多年。

《八瑞相》中介紹說:相傳,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傳佛法時,帝釋天等將一右旋白色海螺(即西藏所認為的左旋螺)獻給佛祖。可見,右旋螺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供器之一,成為供養上師三寶的至為殊勝的供品。

梵林文化-大昭寺覺沃佛胸前的寶物


梵林文化-大昭寺覺沃佛胸前的寶物

上師與法螺

藏傳佛教的祖師大德對於此螺極為尊崇,它象徵著迴盪不息的法音遠揚。有位著名上師,因弟子供養了一支右旋法螺而欣喜若狂,他說:由此因緣,其傳承法脈將昌盛一千年。

梵林文化-大昭寺覺沃佛胸前的寶物

宗喀巴大師住世時,哲蚌寺創建人絳央曲結拜宗喀巴大師為師,專攻佛教經典,終成精通佛教顯密宗經典的著名人物。為了進一步弘揚格魯派,宗喀巴大師囑託他建一座規模宏大的寺廟,並贈給他一件象徵吉祥的右旋法螺。這一事蹟,表明了宗喀巴大師對於右旋法螺的尊崇。

梵林文化-大昭寺覺沃佛胸前的寶物


梵林文化-大昭寺覺沃佛胸前的寶物

螺身光滑潤澤,包漿醇厚,形狀完好精緻,加之其左旋生長,極為罕見。


梵林文化-大昭寺覺沃佛胸前的寶物


梵林文化-大昭寺覺沃佛胸前的寶物

是佛教舉行儀式時吹奏的一種㫳振氣鳴樂器,用同名軟體動物“法螺”的貝殼製成的物品。

法螺是佛教舉行宗教儀式時吹奏的一種唇振氣鳴樂器,用同名軟體動物“法螺”的貝殼製成,源於印度。法螺作為佛教法器的歷史非常悠久,傳說釋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帝釋天等曾將一支右旋白法螺獻給佛祖,從此右旋白海螺即作為吉祥圓滿的象徵在佛教中廣為應用。法螺隨佛教傳入中國。現在中國的藏、蒙古、滿、納西、傣、京、漢等民族依然採用。法螺是藏族的八瑞相(亦稱八吉祥徽、藏八仙和藏八寶)之一。

法螺(梵文 dharma-sankha)為藏傳佛教常用的法器。譯為商、珂貝,又稱為法贏、寶螺、金剛螺、蠡、蠡貝、螺貝等。樂器之一種,在卷貝的尾端裝上笛子而成。

在經典中常以法螺之音悠揚深遠來比喻佛陀說法之妙音,如《法華經·序品》中說:“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

如《無量壽經》卷一以“扣法鼓,吹法螺”比喻佛說法之莊嚴。而法螺實際上也是佛事中所使用的法器之一。在卷貝的尾端附笛製成,狀似喇叭。在《洛陽伽藍記》卷五記載,烏場國有早晚吹法螺以禮佛的習俗。《廣清涼傳》捲上記載,五臺山大孚靈鷲寺啟建法會時,即以法螺、箜篌、瑟琶齊奏。 在密教之中,是灌頂所必須的法器之一。如《注進醍醐寺三寶院並遍智院道具繪樣等三昧耶戒道具事》記載:灌頂所用的法螺為白色,長鬚五寸二分。

在《略出經》中記載,灌頂時,上師應授以商佉,告言作是,從今以後,汝應轉動諸佛之法輪。當吹無上之法螺,遍傳大法聲於一切處。

關於法螺的功德在《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第一八卷中說:“若加持螺,諸高處望,大聲吹之,四生之眾生,聞螺聲滅諸重罪,能受身舍已,等生天上。”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則說:“若為召呼一切諸天神,當用寶螺手。”表示為召集眾神的鳴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