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天:我國反芻產業面臨四大挑戰

何新天:我國反芻產業面臨四大挑戰

何新天 中國畜牧業協會 秘書長

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以肉牛、肉羊為主體的反芻動物產業取得長足發展,從家庭副業發展成為規模化產業僅僅用了40餘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一百多年的歷程。2018年,儘管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但是我們行業從業者克服種種艱難,持續前行,受糧改飼、草牧業、產業扶貧等利好政策影響,全年牛羊生產穩定增長。

反芻動物產業連續18年價格溫和增長 在所有農畜產品中絕無僅有

全國肉牛出欄4397萬頭,比2017年增加57萬頭,增長1.3%;牛肉產量644萬噸,增加9萬噸增長1.5%。價格方面:綿羊盈利240元/只,山羊盈利500元/只,肉牛盈利2400元/只,從2000年到現在連續18年價格溫和增長,這在所有農畜產品中絕無僅有。

反芻動物產業產業競爭力仍較弱

從全局看,目前整個行業基本保持穩中有進,但是問題也很多。

一個方面,目前肉牛肉羊產業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水平還不高,生產成本相對比較高,產業國際競爭力不強的問題也依然存在。特別是從肉牛產業看,因為基礎母牛存欄嚴重不足,導致牛源緊缺。

另一個方面,我國肉牛肉羊反芻動物產業與我國整個畜牧業發展一樣,反芻動物及其草食動物產業發展還面臨諸多的挑戰。


何新天:我國反芻產業面臨四大挑戰

中國畜牧業協會秘書長何新天&秘書長助理於潔與衛崗乳業副總裁蔣臨正交流

反芻動物產業面臨的四大挑戰

一是環境與資源約束日益趨緊。隨著去年我國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大豆、玉米、豆粕、牧草需求缺口越來越大,資源供應能力不足,土地資源的有限性成為當前制約畜牧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瓶頸,養殖用地難用地貴,當前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治理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到2020年,全國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要達到75%,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設備配置率要達到95%,這是軍令狀硬指標。

二是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風險長期存在。相對我國反芻動物口蹄疫、布病、結核這些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的壓力一直很大。

三是畜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較為突出。獸藥濫用、非法添加、私屠濫宰、注水注藥,這些都是屢治不斷根、隨時會反彈的老問題,一旦發生質量安全問題,不僅引發輿情風波,讓消費者恐慌喪失對產品的消費信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而且更重要的是對產業產生嚴重的衝擊,使產業遭受重創,而且造成的影響還長期不能得到消除。國家今年將開展獸用抗菌藥專項整治,同時要推進獸用抗菌藥使用檢驗化行動,特別是要重點圍繞肉牛肉羊、包括生豬養殖收購販運、屠宰加工環節,開展瘦肉精的專項整治行動。

四是國際市場競爭壓力日益增大。隨著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中國經濟融入全球經濟是大勢所趨,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國畜牧業也將面臨日益加劇的國際競爭。從現階段看,我國畜牧業整體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的差距,無論是資源稟賦還是科技水平、資本實力等方面,我們在參與國際競爭中都難以佔得上風,近幾年我們國內的肉牛肉羊市場還是受到進口產品的一定的衝擊,同時加上走私違法給國內產業也造成一定的損害。


何新天:我國反芻產業面臨四大挑戰

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劉亞清、中國畜牧業協會秘書長何新天&牛業分會會長許尚忠、中國農科院卜登攀博士以及中牧集團安總&齊總

反芻動物產業面臨一些利好機遇

在看到困難和挑戰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反芻動物產業發展面臨的好的有利因素和機遇。

在農業生產體系中,反芻動物及其草食動物是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的主體。種植業生產的產品,尤其是農副產品,農作物秸稈需要反芻動物及其草食動物來轉化利用需要過戶還田變成有機肥,在現代農業發展中,必須有現代的反芻動物,包括草食動物產業來支撐。

在畜牧業生產結構中,以牛羊為主體的反芻動物及其草食動物是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整優化畜牧業生產結構,推動畜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要大力發展以肉牛肉羊為主體的反芻動物產業,這是畜牧業發展的戰略重點。

目前以糧改飼為抓手的農業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推動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的形成,這也是重大的政策導向和產業扶持。

在現階段我國消費結構升級方面看,表現在畜產品市場供給變化最明顯的就是牛羊肉供給不平衡,生產供不上需求的增長,肉牛羊產業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同樣也為我們產業提供的機遇和發展空間。

當前正在決勝脫貧攻堅關鍵期,這一場攻堅戰這個對反芻動物產業來說,也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和發展機遇。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都是適應反芻動物及其草食動物發展的地區,國家目前扶貧政策支持的政策扶持力度大、普惠金融支持多。地方政府對發展以肉牛肉羊為主的反芻動物產業熱情高,投資環境相對寬鬆。貧困地區目前生態環境相對比較好,環境容量大、土地飼草料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有利於我們構建種養結合的新型農牧關係,有利於我們企業實現綠色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轉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提升反芻動物產業的地位。

鄉村振興產業希望是核心是重點也是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國家在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取向上,將重點支持續行種業養殖機械,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特色生態健康養豬、民族奶業、123產業融合發展以及特色優勢產品進出口貿易,這些都為我們反芻動物產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


何新天:我國反芻產業面臨四大挑戰

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劉亞清&副秘書長邵明君、衛崗乳業副總裁蔣臨正、京鵬畜牧董事長高繼偉

加快反芻動物產業發展 做大做強產業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工作

第一,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目前我國牛羊產業在兩種培育養殖核心技術產品獸藥飼料營養等多方面瓶頸,多推動牛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增強技術創新能力,要突出解決三個方面問題。一是解決科技和產業“兩張皮”的問題,企業和科研單位、大專院校要協同推進產學研創新,提高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二是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跨越基礎研究到產業化之間的“死亡之谷”,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三是企業間形成創新聯合體,共同研究承擔重大科技項目,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第二,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技術需要創新,發展模式同樣需要創新。融合是現代產業發展的顯著特徵和重要趨勢,牛羊產業也是如此,好的融合是推動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當前,全球產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專業分工和產業融合並行共進,全球經濟正加速向以融合為特徵的數字經濟、智能經濟轉型。對於我們來講,就是要下力氣利用好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搞好“智慧牧業”,將是對牛羊產業生產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的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